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張車偉:論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2021-04-20 10:48: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這必將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作為一個擁有超過14億人口的大國,我們要實現的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迄今為止,全球能夠稱得上過上富裕日子的所謂發達國家的全部人口,加起來不過10億人,而且他們的這種富裕生活,是經過了幾百年工業化歷程、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資源才換來的。我國僅僅用了幾十年時間,就讓超過14億的人口過上了相對富裕的生活。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培育了4億多中等收入人口,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達到新高度,發展成就舉世矚目。要看到,我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將進入現代化行列,這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必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

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

回顧人類現代化歷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當人們談起現代化的時候,更多指的是工業化或者說經濟活動的產業化和組織化,因為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人民生活大多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迄今為止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還僅限于西歐、北美以及二戰后出現的少數幾個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需要指出的是,現代化的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含義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豐富。我們今天談起的現代化,就不僅僅是指工業化或者說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的文明和進步。因此,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不僅要有先進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還必須要有現代化的經濟體系、現代化的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等。

我國在人口規模大、經濟基礎薄弱的情況下,用了幾十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成為世界制造大國,鋼鐵、水泥、汽車等200多種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水平隨之邁上了一個大臺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正向著整體邁入現代化的目標前進。

要看到的是,我國所追求的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我國的現代化征程實際上就是從優先關注人的發展,并大力投資教育和健康起步的。新中國成立時,文盲人口占80%,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20%,婦女地位低下,流行病和傳染病肆虐,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在黨的領導下,國家不遺余力地發展教育、改善健康、提高婦女地位,到改革開放時,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5.5%,1982年粗文盲率降至22.8%,消滅了天花等極大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流行病和傳染病。雖然從經濟指標衡量,我國當時仍然貧窮落后,但是從人的發展來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67.8歲,接近當時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可以說,通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進而帶動經濟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大特色。

人口規模大在新中國剛成立時并不是發展優勢,還一度成為制約的“包袱”。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水平的改善、婦女平等參與社會事務以及收入水平的不斷增長,我國在幾十年的時間內,經歷了人口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轉變。人口轉變以及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使得人口迅速從“包袱”變成“財富”,我國也從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大國。在此過程中,我國獲得了一個勞動年齡人口占比較高的有利時期,再加上改革開放帶來的制度紅利,經濟迅速騰飛。從1978年到2020年,我國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8%提高到17%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8%左右;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幾十倍。現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正在向高收入國家邁進。

我國目前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但人口已經不再是負擔,而且正不斷地成為發展的有利因素,我國也正在進一步從人力資源大國走向人力資源強國,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現在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54.4%;人均預期壽命77歲,和美國水平大致相當;勞動者技能水平迅速提升,形成了一支規模日益壯大、結構日益優化、素質逐步提高的技能人才隊伍,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創新人才隊伍不斷擴大,研發人員總量自2013年超過美國以來,連續幾年居世界第一位,科學家、工程師數量全球領先。所有這些人力資源優勢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持久動力,也為加快邁入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值得總結的寶貴經驗

在我國這樣一個經濟和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讓全體人民攜手邁入現代化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大事。我國迄今為止取得的這些偉大成就,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和黨中央的正確決策,更離不開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共同奮斗。以下幾點經驗尤其值得珍視。

第一,堅持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就把健康和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們加快完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迅速織起了全球最大的社會保障安全網,民生福祉不斷改善。這樣的發展思路,不同于西方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發展邏輯,看重的是人民的長期利益,計較的不是短期利害得失。我國幾十年發展一個最值得珍視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我們黨長期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在理念上的凝練和升華,我們未來的發展還將從中獲得更大收益。

第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目前,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這一優勢保證我國能夠在統籌兼顧中協調處理好現代化建設各方面、各領域的關系,使得我們能夠在重要產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在面臨重大風險和挑戰時,這一制度還能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就是又一個例證。

第三,建立完整的現代產業體系。我國今天取得的經濟成就不僅體現在增速快,還體現在逐步建立了一個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滿足14億人口的需求,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外部世界,必須擁有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農業關系著老百姓的生存,“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谷物、肉類、水果等第一大生產國,為中國人的飯碗裝滿優質中國糧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是強國之本,關系到國家安全,我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世界上最為完整的產業體系,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為推進現代化進程建立了牢固的產業基礎。

引領人類文明新進程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人口規模巨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看到,巨大的人口規模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巨大的需求。現在我國人口超過14億人,GDP總量超過100萬億元,已經形成一個超大規模市場,而且隨著收入水平增長,市場潛力和影響力還將不斷擴大,為現代化的推進注入不竭的動力源泉。

市場經濟中,需求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原始動力。建立在14億人口基礎上的超大規模市場孕育了多樣化的需求和層次化的消費,這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所在。超大規模市場具有很強的韌性和彈性,騰挪余地和回旋空間大,抗外部風險能力強,就像一艘輪船行駛在海洋中,噸位越大,行駛越穩,風吹浪打甚至狂風驟雨也不能改變它的航向。同時市場也是催生創新的土壤,規模越大,孕育創新的能力越強。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英國的人口不到900萬人,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美國的人口不到8000萬人,與今天中國14億人口形成的市場規模是無法相提并論的。現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我國正在從過去的追趕者和跟隨者變成領跑者,巨大規模的市場不僅可以攤薄創新成本,還可以提高創新收益,這亦為我國在未來成為全球創新活動的重要來源地提供了重要支撐。

總之,回望歷史,在綿延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聞名于世的科技成果。展望未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還會創造人類文明的新輝煌。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未來中國整體邁入現代化,倡導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讓中國的發展成果再次惠及全人類,引領人類文明新進程。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