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西藏網
2021-04-25 10:35:04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
4月22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面對全球環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難,國際社會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勇于擔當,勠力同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去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中,發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發展趨于飽和;而發展中國家尚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的初級或中后期階段,對于碳排放空間需求巨大。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從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到“碳中和”普遍有50年至70年的過渡期,我國于2030年達到峰值,再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過渡期只有30年。同時,我國當前尚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仍處于上升階段。事實證明,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壓力不小。
然而,全球變暖趨勢持續、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積極兌現碳中和承諾,堅持綠色發展,契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向其他國家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彰顯了中國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和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清潔美麗世界,在產業和能源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積極實施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有效扭轉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局面。2019年,我國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降低48.1%,超過了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成為世界上減排力度最大、減排貢獻最多的國家。
當前,我國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低碳先進技術和產業,完全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專利數、投資、裝機和發電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資連續5年超過1000億美元;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增量和保有量分別達120萬輛和380萬輛,均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我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從2016年起至2020年12月,我國在發展中國家啟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和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幫助發展中國家能源清潔低碳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還將生態文明領域合作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內容,發起了系列綠色行動倡議,采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一系列舉措。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我國以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與世界各國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守護好地球這顆藍色星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