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2021-04-27 09:45:04
原標題:唐諾:“后文字時代”的作家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仇廣宇
2018年,作家唐諾與許知遠在《十三邀》中的對談畫面,記錄下了他和夫人朱天心在臺北常去的那家咖啡館的位置,如今,那一帶區域已經成為知名的文青打卡地。而這對著名的作家夫妻依然保持著每天早上到咖啡館讀書寫作,下午兩點回家,每天寫作大概五個小時的生活習慣,簡單有序。
“哪有那么多戲劇性的變化,(生活)又不是川劇變臉。”已經62歲的唐諾笑稱,這些年來他的生活變化并不大。2021年3月,他在大陸出版了幾年前完成的新書《聲譽》——從漢娜·阿倫特、顏淵、契訶夫寫到亞當·斯密、馬克思韋伯,他開始了自己對關于聲譽、財富和權勢的思索。
作為臺灣知名的“小說家族”的成員,唐諾卻以散文和雜文見長,他和意大利作家翁貝托·艾科心意相通——都被稱為“愛書達人”,都將知識分子的雜文式寫作發揮至極致。“書暗示著多樣、繁華、自由,無拘無束,甚至后來它被組編成一種商品,仍然相當程度地維持著這個燦爛的圖像”。交談中,提到任何與書有關的話題,唐諾都會不由自主地多說幾句。很久以前他就說過,他是一個只和書保持基本友誼的人。
從出版社離開成為職業作家,十幾年來,唐諾堅持用文人式的信步閑庭帶領著人們游蕩知識的密林。哪怕是在圖書排行榜的喧囂推薦和咖啡館顧客的閑聊中,他也能打開他那屬于知識分子的敏銳探針吸取信息,并以豐富的知識和常識,為讀者緩緩拆解時代的真相。
聲譽、財富和權勢
熟悉唐諾作品的人會發現,在《聲譽》這本書里,一貫如兩腳書櫥一般的唐諾似乎有了一些變化,雖然作品依舊是文風輕快而遍布信息量的散文,所談論的話題卻更加直指社會現實。
咖啡館里的時光不是停滯的,唐諾對“聲譽”這一話題的興趣也不是近年才形成的。大概在二十年前他就注意到,來喝咖啡的人不再如他們年輕時一般,會討論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或是聊聊化學、物理之類的純粹知識,他們更喜歡談論影視明星。他聽說,在臺灣最好的高中也就是朱天心的母?!氨币慌小?,一位學生被問到未來的志愿,她說到自己最想做演員和歌手,其次才是考取哈佛大學?!斑@選擇對我們這代人而言,有點刺激?!碧浦Z想,放在他們的時代,幾乎不會有人把考取哈佛大學放在志愿的第二位。
唐諾那一代,指的是生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批臺灣文學青年。1977年,原名謝材俊的唐諾和朱天文、朱天心、馬叔禮、丁亞民等人一起創辦《三三集刊》,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傳播文學作品,這在當時盛行的“歐美風”中是逆潮流而動的存在。更早些時候,唐諾已經成了朱天心父親朱西寧的學生和“朱家客廳”中的一員,客廳中幾乎接待過臺灣文學、文化界“半壁江山”的名人,其中包括影響《三三集刊》至深的胡蘭成。朱天心曾說,是胡蘭成開啟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作家阿城曾說:朱天心和材俊兄(唐諾)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作家,敬佩他們的首先是人格,第二是由這個人格支撐和整理下的文格。在這群人身上,那吸引人的“人格”和“文格”可以形容為一種傳統中國士大夫般“文以載道”的堅持,也可以形容為類似西方知識分子對社會和公共事物的關心態度。
從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后,唐諾到出版社做了編輯,朱天心則繼續全職寫作的生活,他們一天中大部分時光用來看書、寫作,物欲不高,偶爾到丈母娘家蹭飯、和貓狗玩耍,過著如同學生時代一般的生活。時至今日,他們還在扮演歷史賦予他們的“知識分子”角色。但對于更多的人而言,那個文學極大繁榮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往。
“我們這一代活在這個位于臺北市的歷史時空里頭,什么是我們所看到所知道、所想、所理解的?什么是我們所在的處境?10年來我每寫一本書,這些都是隱藏的核心問題?!碧浦Z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在這些書里,他一直在探尋,上述這些社會變化究竟是一時的趨勢,還是真的已經無法回頭。
文字工作者未來的命運
“人可見未來的經濟麻煩仍發生在生存線之上而非之下,在這樣一個后文學后書寫的年代,聲譽無能且不斷變質,書寫領域的下滑速度也一定快過、大過平均值?!痹凇堵曌u》中,唐諾這樣寫道。
以書為友的唐諾從來不關心互聯網上的話題,但他仍有一套如同人類學家一般觀察社會的“絕活”。他會通過刷新電商網站的圖書排行了解哪些書是最受歡迎的。在大陸的排行榜上,他總會看到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這樣難啃的圖書會登上某個圖書排行榜,哪怕他知道,大半的人把這本書買回家后可能不會翻開閱讀,這個發現還是會讓他覺得驚喜。盡管全球出版業均不景氣,他依然感到大陸作家和讀者的生活更加令人羨慕。他曾經幾次對大陸的青年作家提到,中國大陸的書寫者趕上了“最舒服的時代”,無論從經濟待遇、讀者數量來比較都是最好的,哪怕是出版業發達的日本、美國都無法企及。
但這樣的日子能否持續?唐諾還研讀過不少大陸的網絡小說,他曾在這些后輩作者的作品里看到些許靈光,但也驚訝于這些年輕的書寫者每天不間斷地持續寫作,居然能交出5000到1萬字的數量級。這種數量的注水“創作”對靈感和知識儲備的損耗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他看得出影視劇作品的改編需求,熱錢的涌入對這類文字的直接影響。想到這些,他有一種物傷其類的悲哀。
而臺灣的讀書人都去哪了呢?數年前,唐諾曾經提出圖書界“2000冊奇跡”的說法。經過他的計算,一本書賣到2000冊大概是臺灣的出版商能夠回本的最底線,再低的話出版商就不會愿意出版。那時,還在做編輯的他會把他認為優秀的作品以這個數量為底線“摻雜”在一眾暢銷書當中出版。但是近年來,這個“底線”已經下降為300到500本,因為讀書習慣在臺灣2300萬人口中逐漸消退——數年前《聯合報》做過一個調查,有超過一半的人在7年里沒有讀過一本書——也就是說他們上一次讀書是在7年前。
基于以上觀察,唐諾對作家和文字工作者未來的生活樂觀不起來,他感到,即便是在日子還不錯的大陸,隨著熱錢的退去,文學也將會日漸“專業化”“小眾化”。年輕一代的作家必須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在未來,他們可能無法過上如同莫言、王安憶等知名作家如今這樣的舒適生活。
“讀者沉浸式地看就好了”
過去的少年謝材俊是如何變成一個文學青年的,如今的唐諾已經不大回憶得起來,而浸入文學世界的經歷也是一個緩慢悠長的復雜過程,影響到他的書籍實在是太多了。還能想起的片段印象,是少年時期正值青春期的大姐在課本空白處抄寫的“三李”(李白、李清照和李煜)的詩詞,也或是第一次讀到《金銀島》《基督山恩仇錄》,甚至還有他后來想起并不十分喜歡的《約翰·克里斯朵夫》時的細微感受。
泡在書本中四十多年,身邊的親人、摯友都是第一流的小說家,唐諾至今依然覺得自己沒有想過去創作小說,他自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才能——也有可能是時間未到。他覺得,一個天才的小說家得和小說這種題材契合到如同他的好友導演侯孝賢與電影這般緊密的關系才可以。在他的想象中,人的一生中還是有機會寫出一本絕好的書,在小說的世界里被容納,如果能找到那個題材寫出來,那它就可以稱之為一個人的“本命小說”。但迄今為止,他的“本命小說”還沒有來。
理性、博學的唐諾其實自認為笨拙,唯有認真可以稱其為優點,因為“笨拙”,他40歲前后才出第一本書,用了將近20年在書海遨游才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文體?!罢J真”,讓他從少年時期就開始有意識地涉獵文科以外的圖書,只是當年聽到老師胡蘭成說起要去了解些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甚至自然科學知識,不能只用文學的視角思考問題,為了這個“高貴的義務”開始啃書。這種閱讀的開頭是痛苦大于喜悅,因為很多學科對于文科生而言連“語言”都是陌生的,他引用弘一法師的話說,這是一種“悲欣交集”的感受。
后來,在《盡頭》一書中關于雷曼兄弟和克魯格曼的章節里,唐諾發現經濟分析的方法開始真正對自己的寫作有所幫助,那時他的心態又變成了:作為非專業人士,這樣寫會不會很冒犯?在和學者楊照的交談中,他反思過自己為何要這樣自虐般地閱讀各個領域的圖書——得出的結論是,廣泛閱讀還是出于對這個時代理解的需求。他問自己:如果想理解這一代人在臺灣的處境,能不能避開經濟學話題?如果不能,那就讀下去。
交談中,唐諾多次喃喃自語“我老了”,已到“六十耳順”的他不再關心自己的作品對如今的讀者有多少意義和價值,早就放下了各種執念?!白髡叱两降貙?,讀者沉浸式地看,這樣就好了”。但過去的認真、笨拙和日復一日地耕耘似乎總會在某處得到回報。新書《聲譽》近期的銷量不錯,預計很快就要加印。但唐諾本人并無感覺,他總說自己的作品賣得不好。
青年作家鄧安慶談過他為什么如此喜歡唐諾,或多或少說出了如今還追隨著唐諾的讀者的心聲:“讀他的書,會讓你心生謙卑之感。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的作家,好的作品,我們越看越會覺得,自己是小小的,不值一提的;同時,又是幸福的,那么多好的文字在等著我們。在真正好的文字前面,我們會有感激的心情生起。”
(實習生徐盈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國新聞周刊》2021年第15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