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1-05-12 20:40:05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2日訊 今天下午在北京舉辦的“短視頻、直播與生活美學”論壇上,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胡智鋒認為,短視頻、直播平臺,降低了影像內容創作的門檻,讓原本高度專業化的影像內容創作成為大眾日常。大眾通過短視頻記錄美好生活,并以點贊、轉發、評論等形式實現互動的過程,就是在集體創造當代生活美學的過程。短視頻為大眾共享共創生活美學提供了新工具、構建了新空間。
胡智鋒分享到,他在抖音等短視頻上觀察到了生活藝術化“上揚”的趨勢:普通人通過短視頻、直播表達他們對生活的藝術想象,展現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謂生活美學,追問的正是這種生活中的美和藝術,“如果我們的社區、院校、城市處處都透露著美,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會明顯提升。抖音等短視頻正好提供了一個讓大家發現、記錄美的工具,服務了健康美好生活氛圍的形成”。
胡智鋒指出,內容行業的審美升級,最重要的意義在于給予用戶良性引導:用戶在制作、上傳、互動評論內容等自我實踐中,逐步培育審美能力,轉化為優質內容鑒賞者、消費者。
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在論壇現場發布《藝術生活影像力:短視頻、直播構建大眾生活美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技術進步影響著影視領域的各類實踐,也成為了以影像構建大眾審美和生活美學的新驅動。從傳統的電影電視,到今天的短視頻、直播,影視藝術的生產模式、傳播方式和接受形式都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注意到,科技的便捷使藝術消費越來越普遍,生活化的影像成為了獨特的藝術門類。藝術家和普通大眾,都需要更富審美化的理念來記錄生活,也需要更加生活化的視角去詮釋美好。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顧亞奇表示認同,他認為,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社交屬性和審美風尚,讓全代際的影像生產者都能分享各自審美風格的創作體驗,不同的生活美學空間彼此交融、增益,進一步推動了藝術的大眾創造與萬眾創新。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則更關注短視頻、直播將傳統戲曲向日常生活延伸,很多戲曲演員正在漸漸把鏡頭轉向日常生活,這類創新內容同樣受觀眾喜愛。
《報告》也指出,作為新興的藝術實踐介質,短視頻與直播激活了傳統藝術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創造性。
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程檣基于上述數據判斷,短視頻和傳統影像內容之間能夠形成優勢互補、和諧共生的關系。
《報告》研究表明,傳統影像內容宣發以電影、電視等大屏橫屏為主,短視頻、直播的豎屏化影像創作讓觀者能夠獲取更精準的信息傳達。大眾主動創造的豎屏影像實踐,從鏡頭取景到空間布局,從音樂選取到場景剪輯,為影像藝術的生產與傳播提供充滿創意的美學空間,拓展了影像內容的宣發渠道,讓大眾獲得全新視聽體驗。
閃電新聞記者 王志芹 北京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