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西藏:書寫雪域高原跨越千年新傳奇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21-06-01 16:43:06

告別貧困,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夢想,是各族兒女共同的期盼。但由于歷史、環境等因素的制約,西藏始終面臨發展起步晚、起點低等問題。

脫貧攻堅,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截至2019年底,西藏自治區62.8萬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

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只有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西藏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等待千年的自由解放

今天的西藏,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但回望歷史方知,這份成果得來著實不易。

“以前,我真羨慕貴族家的大房子。”在橫斷山脈的峽谷中,昌都市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84歲的昂旺尼瑪老人時常坐在自家的三層小樓里回憶往事,在舊西藏,他全家都是當地貴族的農奴。

“家里租種了6畝地,貴族、藏軍都要收稅。后來貴族把3畝地收回去,但還要按照6畝的稅來收,日子真過不下去了。”昂旺尼瑪說,為了還債,很多農奴家破人亡。

在舊西藏,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領主”(官家、貴族和寺院上層僧侶)及其代理人幾乎占有西藏全部耕地、牧場、森林、山川、河流、河灘以及大部分牲畜。而占人口95%的農奴和奴隸沒有生產資料和人身自由,遭受著沉重的賦稅、烏拉差役和高利貸盤剝,掙扎在死亡線上。

1951年,西藏宣告和平解放。1959年,延續千年的封建農奴制廢除,昔日受壓迫的人民成了家園的主人。

“是黨給了我們幸福!”在山南市隆子縣,古桑白姆結束了乞討的生活。民主改革后,她家分到了14畝地,一家8口人第一年收獲了120多臧克(一臧克約28斤)糧食。1962年,她甚至有了人生中第一張存折,款額10元人民幣。

社會制度的變革極大解放了生產力。

西藏和平解放后,在不同時期國家相繼安排了一大批關系西藏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項目:

川藏、青藏公路建成,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結束;

各地興辦起現代意義上的學校,西藏第一所大學西藏民族學院1965年成立;

1978年,醫療衛生機構數從1958年的43個增長到855個……

1951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僅為1.29億元,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時,全區生產總值達3.27億元。到2020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已達1902.74億元,較1951年增長321.5倍。

極高海拔的發展實驗

西藏曾是全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區。雪域高原如何實現與全國一道建成小康社會,考驗著執政者的魄力與智慧。

70年來,黨中央從實際出發,不斷豐富關于西藏發展的重要思想。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系、土地政策不斷調整發展。

在雅礱河谷中的山南市乃東區克松社區,社區將600畝土地用于流轉,七成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外出務工。農民還能得到土地流轉費、田間勞務費和土地托管分紅等收入,社區人均年收入已超2.5萬元。

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那曲市雙湖縣是全國海拔最高縣,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2019年底,雙湖縣約2900人向南跨越近千公里,搬遷到了海拔3600米的雅魯藏布江北岸。搬遷點所在地山南市政府還成立了幸福家園建設管理局,統籌規劃搬遷群眾的就業等問題。

“雙湖太冷,學生早上手里抱著暖杯而不是書本。”搬遷點小學的黨支部書記鄧增曲加說,“搬遷之后,校園就能聽到瑯瑯的晨讀聲了。”

《西藏和平解放與繁榮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整合涉農資金753.8億元用于脫貧攻堅,支撐產業發展;建成964個易地扶貧搬遷區(點);建成從學前到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資助體系,對11.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邊境一、二線行政村公路通達通暢,主電網延伸到全部邊境鄉(鎮)……

截至目前,西藏連續選派9批駐村干部20多萬人次,先后有數十名黨員干部犧牲在扶貧一線……

“西藏告別貧困的歷史性成就,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西藏大學教授圖登克珠說。

不能忘卻的手足深情

戰貧過程中,援藏工作不間斷接力,譜寫了民族團結、手足情深的佳話。

“謝謝你,援藏醫生!”去年4月,看到女兒手術取得成功,藏族群眾貢扎和妻子熱淚盈眶。

貢扎9歲的女兒阿吉之前被發現腹膜后長了一個腫瘤,在北京援藏醫生、拉薩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偉的主刀下,原本可能在拉薩無法進行的切除手術順利完成,貢扎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氣。

自1994年中央提出“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方針以來,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中央國家機關、有關省市、中央企業已先后選派9批次9600多名干部,支援西藏經濟社會建設項目6330個,總投資527億元。尤其是2016年以來,援藏項目已累計簽約247個、資金近350億元,絕大部分資金都向脫貧攻堅傾斜。

即便是去年遭受疫情重大影響,來自湖北的援藏工作隊仍克服困難,推進鄂藏兩地產業融合發展;陜西省援藏干部呂智勇還自籌防疫物資,驅車五天五夜,頂風冒雪、萬里奔襲,為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雪中送炭”,感動無數普蘭群眾。

“援藏干部用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堅定了我們齊心協力、共奔小康的決心。”普蘭縣縣長曲次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后召開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走進昌都市實驗小學,校史陳列館一面錦旗上的話格外引人注意。學校始建于1951年,是黨在西藏創辦的第一所現代學校。

“學校繼承了光榮的紅色傳統,在黨的關懷下為西藏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天津援藏教師、學校校長李東銳說,今年是建黨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學校將以此為契機,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

教室中,一張張求知若渴的面孔專注地盯著老師;操場上,少年們迎著高原熾烈的陽光,努力奔跑。

這正如西藏勃勃向上的未來。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