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1-06-23 16:47:06
人民網三明6月23日電 (呂春榮)“革命紅”搭配“生態綠”,這是當前福建三明建寧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記者22日跟隨“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原中央蘇區縣——三明建寧,了解這個革命老區的“前世今生”。
紅色底蘊:反“圍剿”過程發揮重用作用
建寧,隸屬于三明市,系由閩入贛的北大門,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建寧曾是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總司令部、總政治部和蘇區閩贛省機關駐地,閩西北和閩贛省革命根據地中心。”建寧縣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副館長林曉春介紹。
圖為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建寧融媒體中心供圖
林曉春說,在革命斗爭特別是中央蘇區反“圍剿”過程中,建寧發揮了重要作用,“建寧,是1930年第一次反‘圍剿’的籌糧籌款地、第二次反‘圍剿’完勝之地、第三次反‘圍剿’的決策之地、第四次反‘圍剿’的指揮中心和第五次反‘圍剿’的重要戰場。”
值得一提的是,建寧還是人民軍隊無線電事業的發祥地、紅1軍團、紅3軍團山炮連的誕生地。
具有深厚紅色文化底蘊,建寧保存著眾多紅色遺址遺存。據了解,目前,建寧全縣92個行政村都是革命老區村,老區革命基點村204個,中央紅軍村3個。其中領導人故居和重要機構舊址17處,包括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舊址、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等。
紅色土地的綠色發展
近年來,建寧縣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游。與此同時,當地更大力保護生態,發展綠色特色產業,因地制宜推廣通心白蓮、黃花梨、黃桃等兼具觀賞性的作物種植,并圍繞蓮田荷花、桃梨花海打造“為荷而來”等一系列旅游品牌。
山上種梨又種桃,田里還有建蓮和一大片的雜交水稻制種,這是當前建寧縣農民的“致富套餐”。
圖為高峰村的蓮海梯田。人民網 呂春榮攝
建寧是花果之鄉。據悉,當地年種植蓮子5萬畝、種子15.2萬畝、“兩桃一梨”(黃桃、獼猴桃、玉梨)12.7萬畝,已形成蓮子、種子、梨子、桃子、無患子等“五子”特色產業體系,特別是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12%、20%,形成“北張掖、南建寧”種業格局。
蓮花疊水、曲院風荷、夜光跑道、七彩滑道……走進濉溪鎮高峰村,每一處風景都讓人駐足。曾是建寧縣最貧窮的村,高峰村近年來通過走旅游這條新路子,實現“綠色崛起”。
高峰村黨支部書記林長禮說:“雖然先天不足,但我們找準了出路,現在日子越過越好。當前,高峰村直接從事旅游的村民有260多人,占全體人數近三分之一。去年,全村接待游客1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0萬元。”
如今,建寧正利用山區資源優勢,走旅游的新路子,著力培育一批“高峰村”,以此拉長農村生態經濟產業鏈,同時帶動當地百姓致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