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2021-06-24 18:23:06
原標題:專家分析:澳大利亞為何出現“中國恐慌”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6月24日報道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6月22日發表題為《戴維·布羅菲談澳大利亞“中國恐慌”的替代品》的報道。報道指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目前處于幾十年來的最低點。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強大和自信,澳大利亞政治精英的共識迅速轉變。悉尼大學中國現代史高級講師戴維·布羅菲在接受外交學者網站記者采訪時談及澳大利亞圍繞中國的公開辯論出現鷹派傾向的原因,及其對澳大利亞華人產生的后果。全文摘編如下:
鷹派與種族主義共生
記者問:澳大利亞專家和決策者對中國看法的負面轉變在很多方面與美國類似,尤其是在時機方面。您認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對抗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國的趨勢,又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國內政治和文化動態?
布羅菲答:顯然一直在進行對話,但我并不認為澳大利亞的立場直接反映了美國的趨勢。在華盛頓表示希望通過“轉向亞洲”戰略對抗北京之后,澳大利亞仍樂于繼續從對華關系中獲益。我認為,澳大利亞作出這一轉變更多地是為了回應一種隨著特朗普當選產生的看法,即面對中國崛起,美國要么不愿、要么無力維持其在亞洲的主導地位。
我沒有過多地利用文化來解釋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但顯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合理的,即如果中國不是一個我們長期妖魔化的亞洲國家,澳大利亞對中國態度是否可能出現如此迅速的轉變?如今,鷹派外交政策和國內種族主義無疑存在于危險的共生關系中。在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后,將澳大利亞華人看作第五縱隊的偏執與同樣長期將亞洲人看作危險疾病攜帶者的理念,交織在一起,創造了一種現在有自己生命的有毒混合物。
問:您對目前澳大利亞關于中國的公開討論深感憂慮。您的主要擔憂是什么?
答:我的動機很簡單:澳大利亞正在推行的政策使其公民不那么安全,置我們的公民自由于危險之中,并且正在煽動仇外情緒和種族主義。僅憑這些事實就應該促使我們大家尋求當前事態發展方向的替代品。但增強軍力和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偏執并不能成為替代品。
“中國干涉論”只是借口
問:從政黨政治到大學校園,澳大利亞安全評論一直被來自所謂“中國政府的‘外國干涉’威脅”所占據,這成為通過新法律和增強澳大利亞安全機構權力的借口。您認為這種威脅是作出回應的理由嗎?您觀察到的一些負面影響是什么?
答:不,我認為這個領域的很多說法是夸大其詞,經不起推敲。我對媒體經常沒有審慎調查或者不在乎這可能對澳大利亞華人產生的影響就傳播站不住腳說法的方式持批評態度。但更深層次的問題與架構有關。過度以權謀私或腐敗事件反映出澳大利亞政治制度的結構性缺陷,而不是源自中國的獨特挑戰。各種各樣的外國游說團體只是可能破壞決策的眾多利益集團中的一些。現在的挑戰不是通過授權澳大利亞秘密安全機構來保護該體系,而是通過提高透明度和加強問責制來使該體系更加民主。迄今為止,澳大利亞采取的措施在這方面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但卻污蔑了尋求行使民主權利的澳大利亞華人。
許多仇華政策應取消
問:對于當前澳中關系糟糕的狀況,您會給澳大利亞領導人開出什么處方?
答:我開出的第一個處方是更加誠實。2017年,澳大利亞政府刻意轉向與中國對抗,完全知道這可能引發貿易報復。當政策產生預料到的后果時,政治家所表達的任何憤怒都只能被描述為裝樣子。有關中國損害澳大利亞主權的言論并不反映現實,而是反映了政府煽動一種受害者民族主義的努力。
如果這里存在主權受損的問題,那就是美國在澳大利亞領土上駐軍和建立情報設施。澳大利亞的姿態應該是尋求緩和及化解該地區緊張局勢,使南海等熱點問題非軍事化,并堅定如一地擁護自主等原則。
在國內,我認為最近許多政策可以而且應該取消。外國干涉法做得太過火,將不應被定為犯罪的事情定為犯罪,令從事涉及國際網絡政治活動的幾乎所有人都處于某種風險之中。應該邀請簽證被取消的中國學者再次申請。我認為,阻撓中國對奶牛場之類的領域進行投資沒有任何價值。政治家們還需要彌補造成的破壞:對反亞裔偏見采取堅定立場,停止縱容有關中國移民缺乏某種虛構的“澳大利亞價值觀”的說法。
然而,退后一步,這里的問題遠不止是對華關系,還有澳大利亞在世界上的作用。澳大利亞決定升級與中國的緊張關系并非出于對美國不假思索的支持,而是出于澳大利亞自身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野心,包括但不限于在太平洋地區建立一個專屬勢力范圍的愿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