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1-07-09 03:29:07
原標題:紙,用還是不用歐洲人曾遲疑了幾百年
來源:科技日報
紙,用還是不用
歐洲人曾遲疑了幾百年
紙在中東大受歡迎,傳播毫無阻礙。可到了歐洲,就被冷落了幾百年。尊崇羊皮卷的中世紀歐洲人,將紙稱為“粗陋的羊皮卷”,甚至稱為“渣滓”。
大航海時代
◎小白村
紙,是現代社會的剛需,不可須臾離之。然而,古代歐洲人剛接觸到紙的時候,卻頗為冷淡和鄙視。
500年前,紙在許多歐洲國家還是舶來品。但很快,造紙就成為了各國的戰略產業。產業興衰的背后,是人心之變,時勢之變。
異教徒的“渣滓”
紙是一種低調的材料,任人揉搓。但再牛的人,離不開紙;再牛的行業,也離不開紙。造紙廠的滾筒一停轉,恐怕整個世界都要癱瘓。
講紙的歷史,首先要澄清兩點。第一,紙不是東漢蔡倫發明的。不少證據表明,西漢就有了造紙技術,蔡倫只是改進了它。造紙技術的成熟用了幾百年。
第二,紙也不是由751年怛羅斯戰役的中國戰俘傳到中東。此前,絲綢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已經很熟悉并經常使用中國紙。中東人8世紀開始大力推廣紙,巴格達在8世紀末開始造紙。
紙在中東大受歡迎,傳播毫無阻礙。可到了歐洲,就被冷落了幾百年。尊崇羊皮卷(parchment)的中世紀歐洲人,將紙稱為“粗陋的羊皮卷”,甚至稱為“渣滓”。
1140年左右,法國一位受人尊重的修道士——皮埃爾訪問了西班牙,發現西班牙的穆斯林與猶太人在舊布做的材料上寫經文。他認為這說明了異教徒社會的退化。
皮埃爾寫道:“我們讀的書,取自羊皮、牛皮,或是沼澤的莎草。他們手中的卻是用舊衣服、碎布等劣質玩意兒堆出來的書。”
在皮埃爾生活的時代,由穆斯林統治的西班牙南部,正在生產全世界最出色的紙,然而歐洲人卻沒感到有學習造紙的必要。
意大利人靈活一些,他們終于在13世紀50年代(或更早)開始模仿阿拉伯人造紙,并在隨后200年將技術擴展到德國和法國。
意大利大詩人但丁盡管很熟悉紙,在《神曲》里多次提到紙,但卻不愿意將《神曲》寫在紙上。
同一時期,西西里的國王也規定,法律不得寫在紙上,要寫在羊皮卷上。
紙真正受青睞,并取代羊皮卷,與1450年金屬活字印刷術發明有很大關系。1490年,英格蘭第一家造紙廠是為了供給新建的印刷車間才建立的,波蘭第一家造紙廠建立于1491年,奧地利第一家造紙廠建立于1498年……俄羅斯、尼德蘭、北歐的造紙廠則建立的更晚。
歐洲自有寶卷在手
歐洲人從2000多年前開始用羊皮卷,對它情有獨鐘。因為羊皮卷優點多多,許多方面比紙強。
羊皮卷更確切的翻譯是犢皮,它們不一定來自羊,往往來自小牛。最上等的羊皮卷是胎兒時期動物的皮,以及白色動物的皮。制作羊皮卷,首先需將獸皮浸泡在石灰中,10天后撐開,用刀刮光,晾干,再用石頭打磨,直到完全平滑,就可以用墨水筆書寫了。寫錯了,可以用刀刮掉一層重寫。
除了羊皮卷,歐洲人熟悉的另一種書寫材料是莎草,源自5000年前的埃及。莎草是把埃及沼澤里一種可以吃的蘆葦莖,剝成黏糊糊的一層層,再橫豎交疊,擠壓,粘成一大幅莎草。paper這個詞,就是莎草的意思。莎草的質地挺像后來的紙。
莎草在埃及好保存,但在潮濕的歐洲不能久存。羊皮卷更適合歐洲氣候。羊皮卷比莎草強的另一點在于,羊皮卷可以隨便折疊,不易磨損或裂開。而且羊皮卷釘成冊,比莎草長卷方便翻閱。
羊皮卷很貴,但它耐久。直到今天,各大圖書館和修道院還完好存放大量羊皮卷。
這些古卷是認認真真手抄出來的。裝幀和字體都經過精心設計。封面常鍍金、鑲寶石。書又大又重,一般供起來當作鎮院之寶,偶爾拿出來讀一下,還要放在斜的臺面上。據說14世紀大詩人彼特拉克想要舉起一本書,卻不小心把腿砸成重傷,差點兒要截肢。
羊皮卷遲遲不“退休”,與喜舊厭新的保守心態有關。就像一個用慣了紫砂壺的茶迷,會對搪瓷缸泡茶嗤之以鼻一樣。
另外,歐洲人接受紙更慢,也因其文化與阿拉伯不同。公元1000年時,阿拉伯人識字率更高,經濟更加繁榮,更世俗化,更精通數學、天文、會計、建筑等一切學問,因此需要便宜的書寫材料。
而中世紀歐洲人世俗學問不昌,書籍集中于宗教領域,羊皮卷足夠用了。公元10世紀時穆斯林統治的西班牙科爾多瓦圖書館藏書40萬冊;而梵蒂岡圖書館1455年才藏書5000冊;同期一位葡萄牙國王只有6本私人藏書。
公元1100年后,隨著歐洲引入中東學問,庸常書寫的需求日益迫切,引入紙也就是遲早的事。試想,總不能用昂貴的羊皮去驗算賬目,去登載瞎編亂造的游記和小說吧。
印刷信息爆炸后,大量用紙更是勢在必行。歐洲人發現,紙張同樣可以耐久、美觀,而且比羊皮卷更輕便。1523年,一位威尼斯商人去世,留下了15000冊書。
紙越發重要,各國開始將破布列為戰略資源,禁止出口。有些造紙商人還被國王授予專利特權。
水力打漿后來居上
紙毫無疑問是中國人的發明,但就像很多偉大發明一樣,它今天的成功不能完全歸功于某個天才的靈光一閃,而是要感謝一代代能工巧匠的改進。
在東方,高麗和日本擅長造紙,它們選用桑樹、構樹等植物的韌皮層——就是粗糙表皮下運送水分的那層——造出來的紙又白又耐久,有8世紀造的紙原樣留存到現在。
中東人則發明了完全用破布造紙的工藝。今天一些造紙專業詞還是阿拉伯語源。
歐洲人雖然很晚才模仿阿拉伯人造紙,但很快就造出了最好的紙。
首先,歐洲人用水力打漿,大大提升了產量。打漿是造紙核心環節。所謂打漿,就是敲打植物纖維,使纖維素分子的氫氧鍵與水分子親和。干燥后,纖維素就形成了一個緊密的整體。
中國造紙匠手持木棒打漿;后來,中國人和阿拉伯人都學會腳踩杠桿搗臼。而歐洲人則用河水驅動轉盤,帶著木槌一上一下地擊打。意大利人從13世紀開始造紙,把水力制羊毛氈機,簡單改裝成了水力打漿機。
幾百年前,歐洲人的造紙車間已經很像今天的工廠。它們日夜開工,噪聲大,冒出難聞的味道(臟布頭要泡在尿液里)。
17世紀,荷蘭人又把風車磨坊改成了風力打漿機,還改進了打漿金屬撞頭。
歐洲人還用細細的金屬絲編篩子,比起中國人的竹篩、阿拉伯人的蘆葦篩,篩出來的紙質量更高。
另外,歐洲人還改變了上漿工藝(就是給紙漿加料,讓容易洇透墨水的“草紙”,變成硬挺的書寫紙)。中國用從地衣里提取的膠上漿,阿拉伯人用谷物淀粉上漿,歐洲人則用動物明膠上漿,提高了紙的質量。
歐洲人還發明了水印,讓高水平的造紙工匠能夠銷售自己的品牌。
意大利13世紀剛開始造紙,就成為最好紙張的生產地。那種紙,現在叫百分百布料紙,是文具店的奢侈品。
有趣的是,1450年的歐洲紙之精美達到巔峰;1500年紙的質量開始下滑,變得更軟,更適應印刷。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直到今天,紙的地位不斷上升,質量卻不斷下降。
中世紀那鄭重而緩慢的傳播方式,被茫茫書海淹沒。人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于神圣的大部頭,或神父的吟誦,而是從一個奇趣島嶼跳向另一個,難以安定。
如果修道士皮埃爾知道一定會說:“我早警告過你們了,用紙是一種退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