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堅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從“文化更加繁榮”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21-07-15 11:25:07

原標題:堅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從“文化更加繁榮”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題:堅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從“文化更加繁榮”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新華社記者周瑋、史競男、余俊杰

從每年數億人次打卡博物館、非遺走紅到三星堆考古引發世界關注,從紅色旅游升溫到《山海情》《覺醒年代》《我和我的祖國》等主旋律影視劇“圈粉”年輕一代,從紅火的鄉村文化大院到城鎮密布的圖書館、博物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獲的不僅是物質文明的勝利,更是精神文明的成長、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強,包括文化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高質量發展匯聚成百姓全方位的幸福感、獲得感。

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豐富多彩的文化成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文化人、培根鑄魂。小康中國,正以更昂揚的文化自信走在大路上。

服務美好生活,弘揚時代新風

在東莞圖書館,有一支志愿者服務隊讓人印象深刻,他們默默地在讀者身邊提供服務,其中大部分都是外來打工者:電工、保安、廚師……職業身份五花八門。

“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疫情期間,一位農民工手寫留言深情告白東莞圖書館,感動億萬網友。

城市里的公共圖書館如同一座座燈塔,照亮人們的精神和靈魂。

鋪展開新時代的宏闊畫卷,處處閃現著這樣的動人細節。

數字躍升,見證“文化小康”的堅實步伐——

時間之鐘撥回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極其短缺。1949年,我國公共圖書館數量為55個,博物館數量僅21個。

70多年的持續努力,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2020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12個,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和5214家博物館免費開放,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

來看文化產業“十三五”以來的成績單:2015年至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從2.7萬億元增長到超過4.4萬億元,年均增速接近13%,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3.95%上升到4.5%。

讓我們將時間的縱深拉長:1979年廣州東方賓館開設國內第一家音樂茶座,成為新中國文化市場興起標志;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厘清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系,雙輪驅動的文化體制改革拉開序幕;進入新時代,文化產業穩步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邁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足跡描繪出一條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上升曲線。

風貌煥然,標注“文化小康”的豐碩成果——

在陜西安康,新民風建設引領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幾年來擺酒席減少三分之二,“人情份子”下降七成;在福建福安,舊民居變身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課堂”;在甘肅金昌,“好婆媳、好鄰里點贊”“分餐夾”等文明實踐推動完善村規民約、倡導文明風尚……

賦能美好生活,弘揚時代新風。近年來,結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各地加快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全國累計建成村級文化中心57萬多個。甘肅“鄉村大舞臺”、湖南攸縣“門前三小”(小廣場、小書屋、小講堂)等創新實踐接地氣、旺人氣、正風氣,廣受群眾好評。

隨著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能力也大幅提升,提供“菜單式”“預約式”服務成為常態。據統計,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博物館推出2000余個線上展覽,吸引超50億人次瀏覽,讓“云生活”演繹出別樣精彩。

提振精神力量,傳承紅色基因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掀起年輕人追劇熱潮,陳獨秀的扮演者于和偉喜提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對口扶貧題材電視劇《山海情》從“出圈”邁向“出海”,在國際市場獲得肯定,先睹為快的海外觀眾紛紛點贊……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放眼新時代的中國,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明之花處處綻放。用文化提振精神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形塑億萬中國人的精神氣質。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每年出版圖書1.5萬種,如今每年出版圖書約50萬種。特別是近年來,更是涌現出一大批富有時代精神的‘中國好書’。”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杰說,“書荒”到“書海”的跨越,見證了國家發展、時代進步,也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圍繞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科技強國、抗擊疫情等主題,全國國有文藝院團復排、創排了數千部優秀革命歷史題材、現實題材作品。從民族歌劇《白毛女》、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到話劇《人民至上》、彩調劇《新劉三姐》,再到福州伬藝《血色雞角弄》、萊派爾《有事就找咱書記》,一大批反映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舞臺藝術精品,記錄歷史偉業,激發革命斗志,鼓舞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從“有沒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新時代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發生了深刻轉變。提升文化內涵、為精神“補鈣”的文化旅游休閑活動備受青睞。

2018年4月8日,新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詩和遠方終于在一起了!”這一改革實招戳中人們內心深處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數據顯示,國內游人數從2011年的26.41億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60.06億人次。與此同時,紅色旅游熱度逐年攀升,從2004年到2019年,每年參與紅色旅游的人次從1.4億增長到14.1億。

2021年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聯合中央宣傳部等推出“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沿著中華大地的“紅色版圖”,人們追尋紅色記憶,感悟初心使命。

堅定文化自信,激發創新活力

古老的紫禁城外,身著雅致漢服的年輕人排起長隊,構成一道頗具“穿越感”的獨特風景。在這些“90后”“00后”眼中,這座600多歲的皇家宮殿是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網紅”。

從“紫禁城里過大年”到賞燈“上元之夜”,再到“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故宮正以新創意創造著新價值。

“保護文化遺產,真正的目的是傳承,讓文化遺產成為促進社會進步、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說。

從1987年長城、故宮等成為我國首批入選的世界遺產,到如今以55項世界遺產位居世界前列;從2002年啟動“搶救和保護中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工程,到我國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我們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傳統文化保護傳承之路。

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賡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2017年春節前夕,中辦、國辦出臺《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4年多來,優秀傳統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國民教育各領域,滋養精神根脈、點亮小康生活。

抓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契機,各地因地制宜舉辦一系列接地氣、有生氣的“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許多曾熱衷過“洋節”的年輕人領略到傳統節日的魅力。與此同時,戲曲進校園、進鄉村讓學戲、懂戲、愛戲的人越來越多,節令飲食、中醫養生、傳統體育漸成時尚。

螺螄粉近日火了!這次,它晉級成了國家級非遺。6月10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85項公布,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等上榜。

百姓小手藝,致富大產業。柳州螺螄粉已發展成為面向全國的特色產業,帶動了養殖、種植、加工以及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在解決就業、脫貧致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全國很多地方,傳統手藝正轉化為脫貧生產力。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有關部門支持各地設立各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超過2000家,帶動數十萬人就業增收。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以文化煥發出的內生動力,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力量。中華文化所蘊含的文明價值導向,滋養新時代、照亮復興路。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國家發改委:準備投放超過1000萬噸煤炭儲備

記者15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國家根據煤炭供需形勢需要,先后4次向市場投放超過500萬噸國家煤炭儲備。為做好...[詳細]
@新華社 2021-07-15

致敬老將!東京很可能是他們最后一屆奧運

馬龍、許昕、劉詩雯、施廷懋、顏妮、龐偉、董棟……他們都曾榮譽滿身,書寫傳奇,讓賽場上一次次“升國旗、奏國歌”。可走過“當打之年”,...[詳細]
人民日報微博 2021-07-15

“臺二代”大陸逐夢:“福地”創業遇“貴人”

謝孝杰在車間指導員工。中新網漳州7月15日電“當前,漳州全市上下正在扎實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我們龍文臺商不能‘缺席’,也...[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15

甘肅定西:東西部幫扶科學造林 紓困“年年植樹年年荒”

2019年盛夏時節,圖為航拍鏡頭下的甘肅定西市安定區山梁上。”談及家鄉變化,甘肅定西市安定區白碌鄉前進村村民楊春曉背井離鄉10余年,再次...[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15

專家文章:中國模式比西方民主成功得多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7月14日發表題為《中國共產黨走過的歲月 一段輝煌的歷程》的文章,作者是巴基斯坦歐亞世紀研究所創始所長伊爾凡·沙赫...[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21-07-15

沈陽將承辦第十四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打造衛星導航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單義副市長在會上闡述沈陽市爭取承辦第十四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的信心、決心及優勢。經過十余年的發展,該年會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衛星導航領...[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15

甘肅靈臺“多管閑事”社區書記:“有困難,找淑紅”

圖為靈臺縣東大街社區給轄區老人過生日。中新網蘭州7月15日電在甘肅平涼市靈臺縣東大街社區居民口中,經常傳著這樣一句話“有困難,找淑紅...[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15

前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2.6%

中新網7月15日電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255900億元,同比增長12.6%;比2019年1—6月份增長9.1%,兩年平均增長4....[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15

改日結婚的戰疫“兄弟”,今天領證了

“兄弟,這婚我們改日再結”。現場,工作人員問胡嘉僑 “請問你愿意娶鄒雁冰女士為妻嗎。鼻拭子取樣則令一些小朋友恐懼,鄒雁冰便讓同伴在...[詳細]
廣州日報微博 2021-07-15

專訪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對德中合作前景充滿信心

中新社柏林7月14日電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魏爾(StephanWeil)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對今年九月德國大選后,德中兩國未來合作所具有...[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15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