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1-07-15 14:24:07
原標題:中國文化對人類文明的兩大貢獻——有關文化自信的幾點思考
來源:大眾網
近代中國面臨的種種危機,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我們今天討論這一問題,固然不能不考慮近一百多年來民族文化所遭遇的空前嚴峻的挑戰(zhàn),但5000年的中國文明史,是中國文化強大生命力最有力的證據。立足這一“長時段”的歷史重新審視中國文化,可以發(fā)現(xiàn),其修身的個體人格理想和“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不僅對于當代中國的發(fā)展仍有現(xiàn)實資鑒意義,對人類文明也有特殊的貢獻。
一、文化自信與國家文化戰(zhàn)略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在會議報告《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了制定“文化強國戰(zhàn)略”,重點研究和解決“三個不適應”的問題:一是文化水平與綜合國力不適應;二是文化發(fā)展與經濟增長不適應;三是文化發(fā)展與國民素質要求不適應。從此開始到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實施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各種重要場合被反復提出和強調,這是自1840年以來,從未有過的現(xiàn)象。
這意味著“文化自信”已成為國家戰(zhàn)略問題,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近十余年來,我國的經濟總量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有力地提升了國人的自信,也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現(xiàn)實保障。因此,從學術層面對文化自信問題進行重新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華農業(yè)文明及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陶寺文化遺址的諸多發(fā)現(xiàn),也進一步證實了堯舜時代并不僅僅是傳說。縱觀世界文明史,中國文化悠久的歷史,強大的生命力和應變力無人可以否認。在如此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歷代先賢為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有許多足以引發(fā)我們自豪和自信。在此我們不擬一一展開,只想就如下的兩個問題做一點討論。
二、修身理論與個體人格理想
中國早期文明是典型的農業(yè)文明,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祖先崇拜、宗族制度與宗族倫理三位一體文化特征。其中的宗族倫理,原本是血緣宗族內部的道德規(guī)范。見于典籍記載、堯舜時期的“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即是宗族倫理的最早的典型表述。在周初的禮樂文化大變革中,宗族倫理被擴展到其他宗族,用以加強和維護周王朝的統(tǒng)治。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則將經周初改造的“五教”,進一步擴展至全社會,使之發(fā)展為針對全體成員的美德倫理。如何使人具備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自覺踐行美德倫理,雖不始于孔子,但是把修身作為君子自覺、主動的行為,通過修身完善自我,更好地“齊家”“為政”,則是從孔子開始的。從思想史的發(fā)展來看,修身不僅是宗族倫理和美德倫理的根本,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內核和基石,也是中國文化非常顯著的一大特點。[1]
在孔子那里,個人通過不斷內省而完善自我的修身,不僅僅是個人私事,也與家國天下密切相關。《論語》中對此有很多的論述。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子曰:‘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論語·憲問》)其中的“身正”“正其身”既是修身的結果,也是“為政”“不令而行”的必要前提。《憲問》“子路問君子”章“修己以安人”之“人”,漢代孔安國釋為“朋友九族”,故本章中孔子論修身包含了由個人、宗族友朋到天下眾人三重境界。可見,孔子所謂“修己”已經成為貫通家、國、天下的行為。到了孟子、荀子,更進一步明確了修身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請問為國?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荀子·君道》)都強調了修身作為家國天下之本的重要意義。《禮記·大學》則將修身按先后次序分為八個環(huán)節(jié),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后世學者稱之為“八條目”,儒家修身理論至此完全定型。對“八條目”,歷代學者多有解說。近人熊十力說:
八條目雖似平說,其實,以修身為本。君子尊其身,而內外交修,格致誠正,內修之目也;齊治平,外修之目也。家國天下,皆吾一身。故齊治平,皆修身之事……身與國家天下,雖分本末,而實一體。故修身之功,雖該乎齊治平,而反諸己身,實為根本。[2]
這一解說,將修身分為內、外之目,內修為個體的知識積累和德行修養(yǎng),外修則是將此積累與修養(yǎng)用于“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其中當然包含了以“孝悌”為核心的宗族倫理,但同時又要由“家”擴展至“國”,再擴展至“天下”,這是對全社會每一個個體提出的要求,從孔子“堯、舜其猶病諸”的話可知,這是一個極高的標準,是中國文化提出的個體人格理想,一般人雖很難達到,但在中國歷史上,歷代都不乏“以修身為本”,在“齊治平”方面建立功業(yè)的仁人志士。他們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修身的意義,彰顯修身的價值。不僅為中國文明史增添了光彩,也是中華民族能夠歷經無數(shù)艱辛、挫折和挑戰(zhàn),卻能長期穩(wěn)定的重要憑依。
我們還應當看到,全民對修身立德的身體力行,不僅在歷史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中國當下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從人類未來的理想而言,也同樣可以作為個體發(fā)展的人格理想。西方文化強調個人自由。但我們不能不說的是,以自我為中心,不以修身立德為基礎和前提的自由,很可能發(fā)展為對他人自由的妨害和侵犯,這與我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明傳統(tǒng)也是相悖的。因此,只有修身與自由并行,才可能是人類的福音。這是儒家修身理論和實踐在人類未來發(fā)展中的價值所在,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長期以農業(yè)為經濟主體、自給自足的中國古代社會,原本很容易形成“小國寡民”的局面,但中國文化的另一偉大之處,還在于生活于血緣宗族及小農經濟社會中的先賢,卻不僅有“大一統(tǒng)”的思想,還構建了“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有關這一理想,先秦時代的墨家、道家都曾有過探討,但真正將之發(fā)揚光大,形成系統(tǒng)思想的還是儒家。孔子的仁學,原本就包含仁政在內,其中已有不少相關的論述。孟子則較為明確地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梁惠王上》)“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fā)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但直到《禮記·禮運》,才借孔子之口對大同理想做了系統(tǒng)的闡述: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關于《禮運》的成書年代,學者們多以為不會早于戰(zhàn)國末期[3],也就是說,經過先秦諸子各家,尤其是墨家、道家和儒家的醞釀,到了戰(zhàn)國末期,中國古代有關群體生活的社會理想終于初步定型。《禮運》作者認為,只有三代之前才達到了“大同”的境界,而三代只能稱之為“小康”。按照《禮運》中所述孔子的原話,“小康”社會的特點如下: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禮運》所提出的理想社會,在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國歷代的有志之士,或從思想層面進行深入思考,或在現(xiàn)實社會中展開不懈的實踐探索。[4]當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xiàn)共贏共享,對中國傳統(tǒng)的大同理想做了全新的發(fā)展,以我們的民族智慧為未來人類理想社會建構增添了重要的思想資源。隨著這一“中國方案”的不斷推進,我們對文化自信必將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總之,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積淀豐厚,歷經磨難而生命力愈強的事實,是我們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基礎。儒家修身的文明傳統(tǒng),在中國歷史上,孕育了一大批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立身行事準則,德行高尚、愛國愛民的名臣、廉吏、圣賢、君子,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一文化傳統(tǒng),在當代中國發(fā)展中仍將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作為中國文化在人類個體完善方面的重要智慧,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義。儒家為社會群體生活設計的“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也為歷代無數(shù)先賢所終生服膺,并不斷傳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既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化資源,對族群和諧、國家治理,乃至當下國際社會秩序的重構,也具有重要的思想和現(xiàn)實意義。這兩大文化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已具備了超越時空、種族、國別的人文價值,可看作是中國文化對人類的重要貢獻。
[1]劉懷榮《中國文化的早期生成及特質》,《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21年第2期。
[2]熊十力:《讀經示要》卷一,《熊十力全集》第三卷,長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72頁。
[3]王鍔:《〈禮記〉成書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39—245頁。
[4]丁涵:《大同理想的發(fā)生與傳承》,《青島文化研究》第四輯,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18—33頁。
本文為“青島統(tǒng)一戰(zhàn)線智庫2020年度立項課題”(立項編號:QDTZZK2020YBA23)成果。
(作者:劉懷榮,系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