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1-07-18 16:01:07
原標題:四川梓潼:“兩彈城” 鑄國魂
來源:光明日報
四川梓潼:“兩彈城” 鑄國魂
【紅色地名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坐落在四川梓潼縣長卿山西麓的中國“兩彈城”,是20世紀我國開展三線建設時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即“九院”)的“大本營”,也是我國繼青海海晏金銀灘之后第二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總部。
四川梓潼縣,因“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被譽為古蜀道上的一顆明珠。1964年,九院重新選址時相中了川北山區的這顆明珠。1965年9月,代號為902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梓潼正式開工修建,至1974年基本建成,前后施工面積達到90萬平方米。
1969年9月開始,九院由青海向四川902基地搬遷。在群山環繞之中,以“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于敏、王淦昌、鄧稼先等科學家為首的兩萬余名“兩彈人”,白天挑磚抬瓦搞基地建設,夜晚挑燈夜戰學理論學專業。沒有節日,也沒有星期天,研究室的燈光常常從黃昏亮至天明。為了一個個關鍵技術,他們需要在簡易手搖計算器上計算成千上萬遍。
至1992年遷去綿陽,科研人員在梓潼“兩彈城”的23年中,先后完成了原子彈、氫彈的武器化與定型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關等國防科研內容,其中包括首次豎井地下核試驗、首次潛艇水下發射導彈試驗、中子彈試驗等,為國防尖端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張愛萍、李覺等將軍也曾于此留下足跡。這期間,科研人員們克服多種困難和干擾,圍繞科研生產中心,通力協作,集智攻關,進一步孕育和發揚了“兩彈一星”精神,在我國核武器發展歷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至關重要的作用,有里程碑式的標識意義。
2019年4月,反映“兩彈一星”元勛感人事跡和奉獻精神的話劇《國魂》在中央黨校上演。話劇講述了“兩彈一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奇跡,詮釋了“兩彈一星”元勛愛國主義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
如今,“兩彈城”已經揭開神秘面紗,成為傳承和弘揚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的教育基地。目前,這里仍完整保留著大禮堂、辦公樓、情報中心、將軍樓、鄧稼先舊居、王淦昌舊居等167棟20世紀60年代建筑以及戰備防空洞、國魂碑林等紀念實物。
自2006年起,梓潼縣著手開展保護性維修,致力于科學保護、合理利用紅色資源。梓潼縣先后恢復設立了“鄧稼先舊居”“兩彈歷程館”“三防教育館”,掛牌成立了“兩彈一星”干部學院,并積極開展各類愛國主義教育紀念活動,為進一步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提高社會影響力作出了積極努力。2018年,“兩彈城”被列入“國家第二批工業遺址”和“四川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2019年,“兩彈城”院內七棟專家宿舍舊址(不含原院部辦公樓)成功申報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前,梓潼依托“兩彈城”,正大力實施“文旅興縣”工程,“兩彈一星”紅色旅游研學營地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航天科技館、三線建設博物館項目也正式啟動,“兩彈一星”干部學院辦學成效顯著,被中組部列為“干部黨性教育基地”。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18日 10版)
【編輯:朱延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