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7-24 11:49:07
原標題:“蘇醒”的蘇龍口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7月24日電 題:“蘇醒”的蘇龍口
新華社記者柴海亮、張磊
“村子里又熱鬧起來了,外地人一撥接一撥地來,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人來人往的蘇龍口。”76歲的劉福海坐在村口,一邊和記者說著話,一邊望著遠方,若有所思。
依太行山,傍滹沱河,千年古鎮蘇龍口,曾經像“沉睡”在大山里一樣被人們遺忘。但今天,因為鄉村振興,這里又慢慢地煥發出活力。
山西省原平市蘇龍口鎮,距雁門關不足百里,是東去五臺山的必經之路,歷史上,這里曾是重要的官道、商道、兵道。
“我小時候,村子路邊擺滿了商品,經常能看到‘叮叮當當’的駝隊從這里經過。”劉福海說,“那時候,我時常是聽著這些駝鈴聲睡著的?!?
在劉福海祖祖輩輩生活的蘇龍口鎮下長樂村,如今還散落著錢莊、當鋪、酒坊、祠堂等古建筑,依稀呈現出昔日的繁華。
走進下長樂村,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個石頭的世界——石頭的拱門、石頭的圍墻、石頭的房子……更讓村民津津樂道的是村里的七棵古槐,人稱“七星槐”,樹齡最長的據說有1600多年。
像下長樂村這樣的古村落在蘇龍口鎮有很多。長樂看石門、白石存古風、野莊多名人、辛莊有古堡……這里蘊藏著太多鄉愁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里的古屋倒的倒,塌的塌,大量人口流出,一度成為“空心村”。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當地政府對蘇龍口鎮的古村落進行“文藝復興”:根據當地傳統文化特色和民居規劃,留住鄉愁“底色”,打造出一個個修舊如舊的文化村落;將閑置的古民居和山水林田等資源充分開發,使農戶獲得租金、股權等收益。
“現在好了,這些舊房子都成了寶貝,政府把它們修復以后開發成景點、民宿,來看‘稀罕’的人越來越多。”劉福海說,今年以來,已經來了三四千人,是整個村子常住人口的5倍多。
這里“蘇醒”的既是人氣,又是商機。野莊村的村民郭拴偉瞅見村里沒有飯館,就在自家院子里開起了農家樂,七大姑八大姨都來幫忙。
對于有創業意愿卻沒有技術的村民,當地政府積極提供旅游服務、特色廚藝、旅游工藝品制作等技術培訓指導和資金支持。郭拴偉因為參加了廚藝培訓,加上自家種植的有機蔬菜,生意越做越好。
“最忙的時候家里六七個人都轉不過來,每個月收入都能過萬元?!惫﹤ビ媱澾M一步擴大農家樂的規模,拉扯身邊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一起掙錢。
家鄉的顯著變化,也在吸引著一批批的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90后”大學畢業生張旭康回到了家鄉西峪村,做起了特色農產品加工。
張旭康充分挖掘蘇龍口鎮雜糧等特色農產品,發展特色農禮和地方手工藝品,并探索通過電商、直播等手段推廣家鄉的土特產。去年一年,光是“白石小米”一項,他就在網上銷售了3萬多單,銷售額達到100多萬元。
像張旭康一樣,青年農民孟晉新回村發展養殖業帶動村民共同致富,趙國華回村開發電商驛站方便村民購物……
“這些古村落將在鄉村振興中逐步蝶變成‘畫里鄉村,夢里老家’。”蘇龍口鎮黨委書記張志強說,這里的農民靠著“文化興”“生態美”,正在獲得實實在在的收入,過上好日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