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7-30 17:08:07
原標題:聆聽中華文明的前進足音——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答卷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題:聆聽中華文明的前進足音——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答卷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王鵬、徐壯
長城獲評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示范案例、“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歷史文化遺產“高光時刻”頻頻出現。
這些“高光時刻”,是新時代中國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長足進展的生動例證——從長城到大運河,從良渚古城遺址到敦煌莫高窟……星散在廣袤大地上的歷史文化遺產,實證著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生生不息,展示著中國文脈保護與傳承的亮眼答卷。
珍視根脈,堅定守護
一把皮尺、一根米繩、一部自制木梯——這曾是山西省山陰縣長城保護員尹成武的全部測量工具。從1979年就開始守護長城的他,靠著簡陋的工具,每天在山上待10余個小時,一米一米咬著牙完成了山陰縣境內長城的測量工作。
“老祖宗的東西,你接觸時間越長越有感情。”尹成武說。如今,當地增加了4名文保員,守護長城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巍巍萬里長城,歷經千年風霜。
不斷壯大長城保護員隊伍,頒布實施《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公布第一批83個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開展長城精細化管理試點,持續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近年來,我國采取的一系列務實舉措,讓古老長城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相關決議認為,中國政府在長城保護方面采取的積極、有效措施,使遺產突出普遍價值得到了妥善保護。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7年前。
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之際,時任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公室主任顧風在激動之余也深深擔憂:申遺成功的大運河能否更有尊嚴地活下去?
這一擔憂并非沒有緣由。長期以來,這條縱貫南北的大動脈,一直面臨著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空間擠壓嚴重等突出問題。
重現大運河的絕美風光,離不開“壯士斷腕”的決心。
揚州為了大運河生態,關停“每年能夠交稅2個多億”的化工廠;杭州出臺我國首個保護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性法規……2019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的印發,更是掀開了大運河歷史的嶄新篇章。
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我國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保護任務的繁重與難度不言而喻。
“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的科學理念,讓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塔、記得住鄉愁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平安故宮”工程、良渚古城遺址展示工程……一批高水平的保護、管理、監測、展示項目實施,有效改善文化遺產保護狀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在文物保護專項經費中支持世界文化遺產監測126個項目,共計6億元;百余部世界文化遺產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出臺,更是為保護工作構筑了銅墻鐵壁。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既是一項殊榮,也對今后遺產的保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后,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第一時間表示,將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決議的要求,持續加強古城考古研究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當讀懂并珍視文化根脈成為一個民族的共同期許,文化遺產的美好未來不再遙遠。
尋根溯源,面向未來
四川廣漢,鴨子河南岸土層下,文明的秘密層層揭曉。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曾在1986年震驚世界的三星堆遺址,在2021年3月以輝煌燦爛的新發現“再驚天下”。黃金面具、青銅人像、青銅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如同6個“考古盲盒”,激發著世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然而,只有35年前那次發掘的親歷者才能體會,考古這門學科已實現了何等驚人的發展——
發掘現場被大跨度鋼結構大棚覆蓋,數個通透的玻璃房子將“祭祀坑”罩住;實驗室“前移”到考古現場,必要的先進設備一應俱全,出土文物可在第一時間進行保護和研究;包括文物保護、動物學、植物學等在內的多學科團隊并肩作戰、通力合作……
先進的技術、新銳的力量,研究最古老的歲月,展現最悠遠的文明。曾被視為“冷門”的學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時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于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傳承,走過怎樣的起承轉合?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考古人所承擔的任務,便是解開文明起源的秘密,夯實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
50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等關鍵領域考古項目重點實施……“十三五”期間,中國考古重大成果豐碩。這些考古發現,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必將深刻影響當下和未來。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云翱分享了2個數據:2003年前后,報考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的學生只有十幾個人,現在則有上百人;去年他受邀作一場博物館相關報告時,線上聽眾多達47萬人。
放眼中華大地,甘肅敦煌莫高窟、江西海昏侯國遺址、浙江井頭山遺址……年輕的考古工作者接過前人的“接力棒”,以自己的蓬勃朝氣和研究成果向世人證明:考古,并不等于故紙堆和冷板凳,而是探尋根脈、面向未來的“朝陽”事業。
薪火相傳,與時俱進
草木蔥蘢的天龍山,這個盛夏格外引人注目——在各方努力下,7月24日,漂泊海外近百年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回歸山西故土,與廣大觀眾見面。
這是近百年來第一件從日本回歸天龍山石窟的珍貴流失文物。“就像見到久別的親人!”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于灝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千年前,頂尖的匠人在這里創造出獨具魅力的“天龍山樣式”,將中國古代石窟藝術推向高峰。
百年前,璀璨的瑰寶遭人覬覦,超過240尊造像被盜、四散飄零,堪稱中國石窟寺史上最為慘烈的劫掠。
今天,國寶歸家的傳奇,一次次喚起人們對家國深沉的熱愛。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曾伯克父青銅組器被跨海追索回國、意大利返還中國700余件文物藝術品……近年來,中國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和流失文物追索能力,與23個國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簽署雙邊協議,建立彰顯中國特色的國際合作機制。
永不言棄的追尋,是為了古老文脈的傳承,更是為了民族精神的弘揚。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
拿起洛陽鏟,舉起“考古刷”——“國寶探秘考古盲盒”亮相山東博物館,9款代表性館藏文物仿制品制成“考古盲盒”,簡化還原的發掘過程滿足了大家對考古的好奇心,也讓體驗者感受考古人的艱辛與執著。
當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正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暑期的首都博物館,成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
泡水皺縮的簡牘靠什么化學試劑才能復原?圓明園獸首如何用射線檢測內部結構完好程度?輕輕一碰就碎成齏粉的出土絲綢怎樣還原本來光彩?……“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展”的展廳里,許多小觀眾好奇地發出追問。
從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大受歡迎,到舞蹈《唐宮夜宴》火遍全網;從2020年5.4億人次“打卡”博物館,到良渚古城遺址“亮相”中學教科書……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漸入佳境,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正在形成。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當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傳承不絕的中華文明璀璨瑰寶,鼓舞著千千萬萬自信的中華兒女,在前行的征途上昂首闊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