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9-02 09:34:09
原標題:有必要對冷鏈產品病毒傳播進行全球溯源
來源:人民日報
去年,北京市新發地市場、遼寧省大連市、山東省青島市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經溯源,病毒均由進口冷鏈產品輸入。2019年底,武漢疫情最開始在華南海鮮市場暴發,該市場有許多攤位經營進口冷鏈產品。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冷鏈產品實現遠距離傳播。流行病學專家表示,冷鏈產品是疫情溯源的重要線索,要查清新冠肺炎疫情的真正來源,很有必要對冷鏈產品病毒傳播進行全球溯源。
冷鏈產品是病毒的隱秘傳播途徑
目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零下1攝氏度到零下10攝氏度的環境下可以存活數周至數月,在零下60攝氏度的環境下可以存活數年。中國疾控中心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主任馬會來說,冷鏈產品一般在低溫的條件下保存和運輸,部分海鮮冷鏈產品則需要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保存,這為新冠病毒在體外長期存活提供了適宜條件。
“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多樣,可通過人與人的接觸、飛沫和氣溶膠等方式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傳播。”馬會來分析,病毒污染物品外包裝,物品的轉運過程可能成為隱秘的病毒傳播途徑,冷鏈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傳播方式。
2020年10月,青島發生的疫情就是證明。此前,青島已經連續5個多月沒有病例。馬會來介紹,青島最先感染的兩名病例就是冷鏈搬運工人,經過流調,發現他們均無外地旅行史和醫院就診史,且境外船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搬運過程未接觸到境外船員,唯一可能接觸到病毒的情況是他們搬運了進口冷凍鱈魚。對這批冷凍鱈魚進行大量采樣檢測,最終在進口冷凍鱈魚樣品中,檢測到了高載量病毒。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比對分析,發現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序列與冷凍鱈魚包裝上的病毒一致。流行病學和基因學都證實,兩名搬運工人感染的就是冷凍鱈魚包裝上的病毒。
冷凍鱈魚包裝上的病毒從哪里來?馬會來分析,鱈魚在某國海域由捕撈船船員進行捕撈、加工,儲存在船上冷庫(零下20攝氏度),并搬運到運輸船,抵達青島的運輸船船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但捕撈船船員未進行核酸檢測,提示存在冷凍鱈魚外包裝上病毒來自捕撈船船員的可能性較大。
“病毒通過冷鏈產品傳播給人,途徑更加隱秘,傳播周期更長,傳播距離更遠,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馬會來說,病毒在冷鏈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一旦人沒有做好防護,打開貨物,接觸到了病毒,就有可能引發傳染。冷鏈產品通過海運、空運實現跨國、跨洲運輸,病毒傳播范圍更廣。
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很可能由進口冷鏈產品輸入
“2019年末,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發生的疫情存在進口冷鏈產品輸入病毒的可能。”馬會來說,北京新發地市場、大連水產品加工車間發生疫情之前,兩地都是數十天或更長時間沒有病例,國家和省級疾控部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包括血清抗體檢測、病毒核酸篩查、進口冷鏈產品追溯,同時開展分子病毒學溯源調查,證實兩地的病毒都是通過進口冷鏈從境外輸入。青島發生的疫情也證實了這一點。此后,我國多地發生散發疫情,經溯源發現大多與冷鏈產品有關。2020年上半年,國際上有多個從事冷鏈產品加工相關業務企業發生了疫情。這些都反復證明,病毒可以通過冷鏈產品實現遠距離傳播。因此,高度提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很可能由進口冷鏈產品輸入。
中國—世衛組織聯合專家組對華南海鮮市場和武漢市區的進口冷鏈產品進行了調研。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劉軍就是聯合專家組的一員。劉軍介紹,聯合專家組發現,經營進口冷鏈產品的攤位,病例占比明顯高于其他攤位,感染風險是其他攤位的3.3倍。華南海鮮市場發現的最早3例感染者都是直接從事進口冷鏈產品的經營人員。此外,華南海鮮市場有21個攤位的環境中存在陽性樣本,其中有16個攤位從事進口冷鏈產品經營或者與進口冷鏈產品有業務關系。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傳播與冷鏈產品存在較強相關性。
劉軍說,值得注意的是,國外有報道顯示,在2019年12月之前,有的國家保存的人員血清病毒抗體檢測顯示陽性,說明他們在那時候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華南海鮮市場進口冷鏈產品來源國有一些與這些國家重疊。另外,也有國外報道顯示,有的國家的菊頭蝠體內有與新冠病毒相似的病毒,這些國家也有一部分與華南海鮮市場進口冷鏈產品來源國重疊。所以,很有必要對冷鏈產品病毒傳播進行全球追溯。
冷鏈產品病毒溯源需要國際合作
“傳染病的病毒溯源工作非常復雜,難度很大。”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許文波說,艾滋病病毒溯源工作由全球科學家合作,歷時長達數十年,也沒有得到確切的結果。新冠病毒發現地不一定就是起源地,病毒可能直接傳染給人,也可能從自然宿主傳到中間宿主,再傳給人,最終傳到發現地。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全球科學家通力合作,從各個方面做好溯源工作,其中冷鏈產品就是一個重要方面。
許文波說,只有檢測水平高的國家和地區才能發現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產品傳播。冷鏈產品傳播非常隱蔽,大規模暴發疫情的地區做不到有效檢測冷鏈產品。我國對疫情進行了良好的控制,基本上實現了本土病例清零。我國有能力對每一起散發和暴發疫情進行溯源調查,查清源頭,以此來查找和堵住疫情防控的漏洞。
“冷鏈產品病毒溯源難度很大,需要全球各國合作。”許文波說,全球冷鏈產品貿易量巨大,涉及大量的國家。加之新冠病毒在冷鏈中存活時間長,加大了溯源的難度。國外學者發表的論文顯示,數個國家在2019年9月至11月采集的標本中發現有人員血清抗體陽性,若最終證實是早期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說明新冠肺炎疫情在更早的時候已經開始了隱秘傳播。之后病毒可能通過旅游和商務人員、污染的冷鏈產品或其他途徑進行遠距離傳播。
“如果開展進一步疫情溯源,應該在全球的框架下進行。由全球科學家通力合作,將冷鏈作為重要內容。”劉軍建議,建立冷鏈產品全球監測體系,并由世衛組織來領導,基于科學態度和證據,對進口冷鏈產品來源進行追溯。建立進口冷鏈產品監測體系,對阻斷全球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的冷鏈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劉軍認為,對華南海鮮市場在2019年經營的進口冷鏈產品進行病毒追溯,需要國際合作。華南海鮮市場有678家商戶,其中390家商戶經營冷鏈產品,涉及37個國家共400多種進口冷鏈產品。有必要與進口冷鏈產品來源國和地區開展合作,對從事冷鏈相關工作的人員當時保留的血清進行抗體檢測,對其就醫記錄進行追溯和研究,為查清病毒的來源找到更多線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