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1-09-23 15:18:09
春華秋實,春種秋收。當前,秋糧收獲陸續展開,豐收在望。在黑龍江佳木斯的高標準農田里,機器轟鳴,稻谷飄香;在浙江嘉興的現代化大棚下,智能控制,綠色高效;在貴州畢節的特色鄉村中,農業同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正在加速……
今年是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的第一年,各地高度重視,層層壓實責任,千方百計挖掘糧食面積潛力。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本版推出特別報道,呈現多地奪取農業豐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
——編 者
“三、二、一……開鐮!”近日,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北大荒集團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大興農場的10臺自走式割曬機斜成一排,在金色稻海里轟鳴。機身后面,收割的稻谷整齊排列,柔軟黢黑的沃土展現在眼前。
2020年,佳木斯糧食產量達221億斤,占全省的1/7。今年,全市糧食產量保守預計可達225億斤,同比增長1.8%。眼下,鄉道村路兩旁,各類農機隨處可見,三江平原上的糧食作物陸續進入收獲期。
緊鑼密鼓,做足準備喜迎秋收
行走在大興農場,機器聲“隆隆”,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刮路機、壓路機一前一后,正進行道路刮平、壓實作業;鉤機在田邊忙個不停,努力疏通溝渠;種植戶們跨上農機,為割曬做足準備;晾曬場上,各色苫布接連張開,為收好的稻糧遮風擋雨……
“今年由于局部氣溫較高,且有效積溫高于往年,對水稻的生長極為有利。加上地表水水量充足,田間管理科學,利于稻穗豐化、粒重增加,肯定又迎來一個豐收年。”大興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學軍說。
“三春不比一秋忙,今年水稻長得好,秋收更要加把勁!”早晨7點,大興農場第三管理區種植戶孫國富就啟動了院里的割曬機。他挎著工具包忙前忙后,開始進行最后一輪檢修。
“這檢修忙活10多天了,把零部件都拆下來,加固更換……”半個多月前,孫國富直接住進靠近自家水田的土坯房里,“排水曬田、平埂打道、修機車備物資……住在地頭,干活省時省力。”
“9點了,霜散了,出發!”隨著水田標準化改造的完成,新的農田規劃模式大大提高了機車作業效率,“去年割曬200多畝地花了12個小時,今年,同樣的時間能割曬完360畝!”
“你看這水稻長勢,色澤金黃,籽粒飽滿,畝產應該不低于1200斤。”爬上五六米高的割曬機,孫國富一臉喜色,“等年底賣完糧,給家里添點新物件!”
“今年水稻株高較高、千粒重較重,遇到雨量大時,容易出現倒伏,造成損失。”在大興農場的生產指揮中心,農業生產部門工作人員楊成林緊盯大屏幕,“我們實時進行氣象監測,每天的秋收氣象專報通過兩級技術員的指導群覆蓋全體種植戶,及時指導農戶做好防倒伏、防病蟲、防澇災、防冰雹和防早霜工作。”
加大投入,基礎設施升級換代
風吹稻浪,金穗垂首,在佳木斯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田字格”般的地塊一望無際。
“看這長勢,合作社今年能多打200噸稻谷。”在一條田間小路上,理事長劉春邊走邊說,“誰能想到,10年前這里還是沒人看得上的低產地?”
糧食豐收,離不開農田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
10年前,當地修建灌渠引來松花江水灌溉,“井水變江水”讓土地上“補丁”一樣的鉆水井、曬水池,都變回了耕地。“土地面積多了2%。”劉春開心地說,最重要的是,江水富含微量元素,提升水溫積溫,讓土地“減肥”,水稻提質。
“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后,既能實現二者間的采補平衡,還能帶動每畝水田年增產40公斤。”佳木斯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王鵬介紹,近5年來,全市又新建灌區6個,新增灌面286萬畝,壓減地下水超采量11.44億立方米。
“2018年,土路變成了砂石路。”當年,合作社被納入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農技部門上門測土配方,每畝地每年還有40元的補助。”劉春說著走下地頭,抓起土壤,用力緊攥后依舊松軟,“那之前可不同,有的土地發灰泛白,一捏硬得像石頭。”
“秸稈還田、有機肥施用、耕層構建、深松深耕……”劉春介紹,一系列黑土地保護措施開展后,自家原來的3000余畝低產田增產7%左右。
受益的遠不止劉春一個,目前佳木斯已有80萬畝耕地被納入黑土地保護項目。2020年,保護性耕作應用面積同比增長49%,達到530.67萬畝。
“今年,這里建成了高標準農田,鋪上了水泥路。”劉春樂了起來,“一方面,小塊并大塊,田埂變良田,地又‘多’了2%;另一方面,不靠天吃飯了,一鍵干渠放水進田,一拉開閘送水出田,機耕路直通地頭,收割機連著大貨車,一腳油門,就運出去賣錢了!”
今年,佳木斯批復建設高標準農田89.8萬畝。“截至去年,已累計建成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560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畝均增產200斤。”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綜合科孫國杰說。
開源節流,整合優勢補齊短板
這兩天,在富錦市錦西灌區渠首,6臺水泵已經安裝完畢,鉤機、斗車穿梭不停,建設如火如荼。項目全面投用后,將引流松花江水實現灌溉面積110萬畝,一年預計壓減地下水超采量1.07億立方米。
“目前全市已建成32個萬畝以上灌區,我們一方面加快灌區建設,一方面加快維修養護骨干工程。”王鵬介紹,之前由于維護資金不足,部分干支渠及其建筑物存在跑、冒、滴、漏的問題,“不僅浪費水資源,還會有少部分沿線農田受此影響減產。”
“今年,修繕計劃正在全面推進,預計明年6月底,各地將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目前,黑龍江省水利廳已下達2021年大中型灌區骨干工程維修養護項目建設計劃,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
與此同時,由于水稻灌溉用水量巨大,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態勢,大力開展田間環節和輸水環節的節水顯得尤為重要。
“水是水稻的命,水多就反而成了病,本來準備明天灌水,聽完培訓馬上回地里放水!”在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的寒地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培訓會現場,一位合作社負責人說,“控灌能比常規灌平均增產5%—10%。”
去年,佳木斯組織培訓14次,新推廣應用節水控制灌溉技術的面積達340萬畝,估算全年節約水資源5.8億立方米。今年,全市計劃新增推廣面積200萬畝。
除了水資源方面的開源節流,種業發展的瓶頸也有待破解。“種質資源保護力度還需加強。此外,保護好了還要利用好,做好基礎研究,而這方面的資金和人才比較缺乏。”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潘國君介紹。
目前,佳木斯的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達100%,水稻種子銷售量占全省第二、三、四積溫帶用種量的50%以上,但在基礎研究、源頭創新領域仍存在短板,“基礎研究周期長,見效慢,需要多方激勵。”潘國君說。
針對瓶頸,當地整合優勢,積極作為。“已有兩縣獲得國家水稻制種大縣獎勵資金項目,今年項目資金已到位。”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種子專班負責人欒紅介紹。
“我們還將引進一批國家級、省級科研單位和知名高校,強化種業聯盟資源共享,承接攻關課題,協同開展農作物新品種選育、新技術研發、新成果轉化等。”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季明說。
“我們積極開展資源保護、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凈化五大行動,支持開展農作物和畜禽種源技術攻關以及現代種業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兆憲介紹,到2025年,全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將達到100%。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