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21-09-30 07:43:09
原標題:半月談:優秀傳統文化復興,僅靠“出圈”是不夠的
來源:半月談
半月談評論員 秦黛新
不久前,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在眾多海內外佳片中,“傳統文化”元素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牡丹還魂—白先勇與昆曲復興》和《京劇搜孤救孤》兩部傳統藝術題材影片出現在了展映名單上。令人欣喜的是,兩部傳統戲曲題材影片不僅上座率頗高,還在口碑上收獲眾多年輕觀眾好評,成為傳統文化“出圈”又一例證。
近年來,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不少相關題材的作品、節目成功“出圈”,吸粉無數。從河南衛視的《唐宮夜宴》《中秋奇妙夜》到三星堆出土文物引發高度關注,從各地定期舉辦漢服文化節等國風活動再到各種文博文創產品成為網紅受人追捧,國風、國潮早已不再是小眾圈子的喜好,而已然成為大眾特別是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
當然,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出圈”只是一個開始,如何讓優秀傳統文化復興走深、走實還需要更多的思考與探索。
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國風題材意外“破圈”的背后是優秀傳統文化回歸的必然趨勢。 五千年華夏文明留下了無數的文化瑰寶,近年來我國不斷推動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并將到2025年全面復興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大國策提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趨勢更是時代使命。
但目前來看,依然有很多人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很多優秀的傳統藝術現場門可羅雀,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無人問津,亟待更多的有心人去發現和傳播。傳承與復興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是要讓“流量”成為引子,借助這些IP和網紅的力量進一步跟進做好持續性的普及宣傳,吸引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去深入了解自身民族文化體系中的瑰寶,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的長久活力。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力度。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推動高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在哲學社會科學及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學科建設,重視保護和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不能只看一時一刻,只有整體系統的研究和推廣才能讓優秀傳統文化走得更遠。
同時,傳承傳統文化也要注意甄別精華與糟粕,要堅決反對“女德”等傳統糟粕借由復興名義死灰復燃。 復興優秀傳統文化并不是全面“復古”,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優秀”的限定絕不能省略。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杜絕封建糟粕改頭換面卷土重來,另一方面也要反對一些人對傳統文化囫圇吞棗、粗制濫造的行為,謹防其濫用流量誤導大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多地開展民俗文化活動,用傳統的方式解鎖了中秋假期。而在即將到來的十一長假,不少地方也將舉辦豐富多彩的國風主題活動和藝術演出,領略傳統文化之美已成為了很多人的假期打卡方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能只靠偶爾的“出圈”,只有讓更多優質的藝術和內容走到大眾身邊,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才是長遠之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