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第一觀察|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復興”何以成為關鍵詞?

來源:新華社

作者:

2021-10-10 13:57:10

“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光榮,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通讀4000余字的講話全文,“復興”二字出現了25次。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個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民族復興的大坐標上回望歷史、剖析現實、啟迪未來,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力量。

從“振興中華”到“民族復興”

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以中國近代史的大視野,深刻分析辛亥革命發生的社會歷史背景和重大歷史意義。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英雄的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道路上一次次抗爭、一次次求索,始終沒有屈服。“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面對“強鄰環列,虎視鷹瞵”的深重危機,孫中山先生大聲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率先發出“振興中華”的吶喊。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和影響下,無數革命志士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從“振興中華”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民族的夢想和歷史的主題一以貫之,一代代志士仁人接續求索、不懈奮斗。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回望百年,正是作為“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的中國共產黨人,讓孫中山先生和革命先驅“振興中華”的深切夙愿落實到現實。

車輛行駛在秀印高速公路木黃至梵凈山路段(8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在講話中,總書記提到了孫中山先生在1917至1919年間撰寫的《建國方略》一書。書中提出,要修建約16萬公里的鐵路,把中國沿海、內地、邊疆連接起來;修建160萬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國的公路網等等。

如今,孫中山先生昔日規劃的現代化藍圖,社會主義中國早已超額實現。

5年前的11月11日,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5年后,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中華大地上已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并為之奮斗的偉大夢想已經或正在成為現實,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面向民族復興的歷史啟示

向歷史尋經驗,向歷史求規律,向歷史探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了辛亥革命110年來的五大歷史啟示——

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方位上,這五大啟示深刻回答了民族復興的五個重大問題。

這其中,首先是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如果說武昌城頭的槍聲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那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則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

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并集中回答了這個問題:“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這次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又對這句話進行了重申。這是最重要的歷史結論,也是最寶貴的成功經驗。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

回望百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推動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必須志不改、道不變,牢牢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臺灣問題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

通過電視直播畫面,我們看到人民大會堂里的這樣一幕——

當習近平總書記以堅定的語氣說:中華民族具有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光榮傳統。“臺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現場爆發出長時間熱烈掌聲,這代表了全體中華兒女的決心和意志。

當年,孫中山在浙江海寧觀看錢塘江大潮時感嘆:“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的辛亥革命博物館(10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伍志尊攝)

實踐證明,逆潮流而動者必將失敗。今天,總書記在講話中援引孫中山先生的這句話,并有力宣示:“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回顧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奮斗史和兩岸關系的歷程,臺灣的命運始終與祖國的命運休戚相關,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密不可分。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歷史進程雖會出現曲折,但絕不會停滯不前。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致電朱立倫祝賀其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時表示,期望兩黨登高望遠,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守民族大義,勠力合作,為同胞謀福祉,為臺海謀和平,為國家謀統一,為民族謀復興。

“‘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孫中山先生當年的話,依然具有深刻啟示意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光榮,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中華民族必將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

監制:趙承

策劃:張旭東

主筆:朱基釵、丁小溪

統籌:張曉松、王宇、王絢

視覺 | 編輯:楊文榮、王秋韻、唐興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楊凡、劉桓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兩部門針對陜西、山西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

10月9日12時,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針對陜西、山西兩省近期嚴重洪澇災害,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實地查看災情,...[詳細]
新華社 2021-10-10

貴州一株兩百年古樹樹心不明原因冒煙,起火原因正在調查中

10月8日晚,遵義市匯川區一株有200年樹齡的古樹,樹心內部發生不明原因冒煙。當地消防人員趕到后,采取朝樹心澆水的方式撲救。經過兩小時的...[詳細]
貴陽晚報 2021-10-10

“中國為保護世界自然環境作出重要貢獻”——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蘭貝蒂尼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即將在云南昆明舉行。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馬爾科·蘭貝蒂尼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詳細]
人民日報 2021-10-10

海口三港恢復作業 車輛過瓊州海峽請先預約

中新網海口10月10日電因瓊州海峽風力減弱,據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消息,海口新海港、秀英港、鐵路南港于10日9時恢復作業。該局提示...[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10-10

“中國為保護世界自然環境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為保護世界自然環境作出重要貢獻”。——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蘭貝蒂尼。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馬爾科·蘭貝蒂尼近日在接受...[詳細]
人民日報 2021-10-10

提升固碳能力 實現雙碳目標(科技創新助力“雙碳”③)

無論是降低化石能源在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還是研究用非碳能源進行替代,都屬于從排放端來探討如何減排。實現雙碳目標,還需要在固碳端發力...[詳細]
人民日報 2021-10-10

一條熱線撬動了基層治理!北京這部“為民服務法”是這樣誕生的

從平谷區金海湖的“一聲哨響”至今,接訴即辦改革勢如破竹般推進。2020年10月,市委出臺意見,提出加快推進接訴即辦立法任務。這背后,是北...[詳細]
北京日報 2021-10-10

前三季度我國共發生39次強降雨過程

10日,應急管理部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自然災害情況。前三季度,我國自然災害形勢復雜嚴峻,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94...[詳細]
中國新聞網微博 2021-10-10

棗香帶熱振興路

“我家與田源匯農業綜合體簽訂了1萬斤的收購協議,大棗過節前就賣完啦。為了讓大棗真正成為棗農們的“致富果”,肖莊鎮開始推進“村企聯建...[詳細]
新華社 2021-10-10

應急管理部:前三季度自然災害造成792人死亡失蹤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1-10-10

湖南涔天河灌區控制性節點工程四角山隧洞順利貫通

新華社長沙10月10日電(記者劉良恒、周楠)9日,中鐵五局承建的湖南省最大灌區——涔天河灌區的控制性節點工程四角山隧洞實現順利貫通,標...[詳細]
新華網 2021-10-10

綠富同興需算好三本賬

沙漠生態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偉大事業。沙漠地區植被種植成本高,經常要一次造林種草、多次補植補造,當地政府財力...[詳細]
經濟日報 2021-10-1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