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1-10-11 09:19:10
原標題:如何保障參與課后服務教師的權益
來源:中國教育報
實行彈性工作制、設立臨時宿舍、開展心理疏導……自新學期開展課后服務以來,北京市潤豐學校校長張義寶和學校管理層經過反復商討,最終制定了人性化的管理舉措。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學校教師是課后服務的主要承擔者,教師的參與水平直接影響著課后服務的質量。專家表示,如何給予教師更多關愛,建立制度化的激勵和保障機制,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彈性工作制為教師“松綁”
“小學班主任在校時間普遍在11個小時左右,批改作業、備課等工作都要下班后在家進行。”張義寶坦言,盡管教師都積極參與了課后服務,但教師責任重、壓力大,需要給他們“松松綁”。
《意見》提出,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采訪中記者發現,小學放學時間大多從過去的15時30分延遲到17時30分至18時不等,工作時間延長、工作量增多是參與課后服務教師普遍面臨的問題。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新翠認為,與其他行業相比,教師的工作包含很多隱性工作內容,除了上課、備課、批改作業外,還要花費大量時間用于家校溝通、教研培訓以及臨時行政事務性工作等。
考慮到教師實際需求,《意見》明確提出,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新學期以來,不少學校對此進行了探索。
在浙江省金華市,無理由休息日是很多學校的“標配”。金華市武義縣武川小學校長胡愛萍介紹,學校給每名教師發放“時間銀行儲蓄卡”,將晚托服務時間折算成時間積分,存入該儲蓄卡中,用儲蓄的時間積分兌換零星小假。
北京市通過錯休制等方式積極探索彈性上下班制度,保障教師權益。“學校發揮全體教師力量,校長和年級主任一起參與,輪流照看班級,這樣可以讓班主任和主課教師有更多的彈性時間。”北京中關村一小懷柔分校執行校長梁小彤說。
李新翠認為,要真正落實彈性工作制,需要加強師資配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設立教師A、B崗位,將非教學工作任務分離出去。A崗位為專任教師,負責日常教育教學工作,B崗位負責課后服務、暑期托管等工作。“這樣才能有助于教師實現專業發展,集中精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落實補貼政策激勵教師參與
課后服務如何補貼、補貼多少,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然而,由于一些地方財政緊張、配套政策還未落實等,部分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報酬偏少甚至是無償勞動。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鄒敏認為,要保障教師享有休息權、獲取相應的工資報酬等方面的合法權益,避免教師難以獲得合法額外勞動的報酬補償,不應讓為家長分憂的“惠民工程”建立在教師的“無償勞動”之上,確保專項經費得到落實。
今年,江蘇、廣東深圳、甘肅蘭州等地陸續出臺相關文件,確定了對參加課后延時服務的教師的補貼標準。深圳市明確提出各學校課后服務專項經費預算按每生每年1000元標準作為控制數,對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的教師按照每人每次不低于150元、不高于3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江蘇省則明確提出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在法定工作日課后服務報酬按照每課時不低于60元的標準核定發放。
“目前學校教師課后延時服務的補貼為每課時75元,購買服務的指導價格是每課時300元,每名教師平均一周有4個課時,大家的工作積極性較高。”深圳市龍華區龍華第三小學校長費聿玲告訴記者。
李新翠建議,課后服務補貼要明確補貼方式是通過提高生均教育經費入手還是從教師工資結構改革入手,如參考班主任津貼,對課后服務津貼予以單列,從制度上保障課后服務補貼按時足額發放到位。“無論是師資配置保障還是待遇保障,必須建立相應的政策支持配套體系,這樣才能真正保障教師權益。”
引進社會力量擴充師資來源
剪紙課、中醫藥課程、生命安全系列課程、高爾夫進校園……自2019年開展課后服務以來,湖南省長沙市砂子塘東瀾灣小學引進社會力量,打造了豐富多樣的課后服務課程,學生參與率達到90%以上。
不僅是長沙市砂子塘東瀾灣小學,該小學所在的長沙市雨花區每年撥付160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40余所學校提供了木工、陶藝、剪紙、茶藝等系列非遺課后服務課程。
《意見》提出,課后服務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用。
長沙市砂子塘東瀾灣小學校長李湘純認為,將社會專業機構引入校園,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僅豐富了師資結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彌補了學校藝體類教師短缺的問題。“校外師資負責課后服務的時候,學校教師發揮協調、指導作用即可,相應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
如今,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活躍在課后服務的課堂中。江蘇省教育廳聯合省直有關部門,在南京市5個區開展了科學家、院士、體育教練員和專業人士參加課后服務試點工作,首批免費向學校推送462門優質體育和科技類課程。山東省日照市組織開展少年宮進校園、體育藝術科技工作者進校園、家長和大學生志愿者進校園服務活動,實現了校內外聯動。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李海濱建議,要通過替代方式積極擴充課后服務師資來源,鼓勵師范類學生實習、志愿者和長者參與,為學校教師“減負”。可以實行“雙培養制度”,鼓勵師范類的學生實習,增加教師儲備,師范類學生也可以將此作為實習機會。
“引進社會機構需明確準入標準,應該由政府出臺指導意見或者機構白名單供學校選用,加強對課程質量的監管,建立評估和退出機制。”李新翠認為,社會力量參與課后服務能減輕校內教師負擔,形成公辦教育與市場彼此支撐又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