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2021-10-12 14:37:10
原標題:一方想要安全一方擔心隱私 智能門鈴引發鄰里矛盾
來源:北京晚報
近年來,帶有自動攝錄、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可視門鈴走入越來越多的家庭。然而,智能門鈴為自家帶來安全、方便的同時,也給鄰居帶來了困擾,甚至引發了鄰里糾紛。在自家門口安裝可視門鈴,究竟是否侵犯了鄰居的隱私權?安裝前需要征得鄰居同意嗎?
遭遇
安全和隱私發生碰撞
劉女士和鄰居兩家門對門。今年7月,鄰居家安裝了一款智能可視門鈴,可這個新添置的高科技設備卻讓劉女士倍感焦慮。
這款門鈴具有紅外夜視、實時查看、自動攝錄、人臉識別、云存儲等功能,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用手機打開智能門鈴的APP,就能隨時掌握家門外的所有情況;只要有人在門鈴前停留超過15秒,手機APP上就會收到提醒信息。
兩家入戶門的距離只有兩米左右,對面智能門鈴的攝像頭正對著自家大門。只要劉女士家有人進出,對面智能門鈴就會亮起藍燈,開始自動錄像。一想到自己每天進進出出或是有親友來訪,都被一雙眼睛“盯著”,劉女士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我每天幾點出門,幾點回家,買了什么東西,誰來過我家……所有這些行蹤都被他家了如指掌。就如同有個人站在你家門口24小時盯著你?!眲⑴空J為,對門鄰居安裝的智能門鈴已經嚴重侵犯了自己的個人隱私。
劉女士也曾通過多種方式找鄰居溝通,可鄰居卻覺得,自己安裝智能門鈴,目的是保護家人安全和財產安全,所以不同意拆除。
雙方各執一詞,為此鬧了兩個多月,還找了物業、居委會,甚至報了警。但是,物業和居委會都沒有執法權,只能從中溝通調解;民警也上門進行了協調,可雙方誰也不愿妥協,鄰里關系變得更僵了。
爭論
裝個門鈴需要鄰居同意嗎?
近年來,智能可視門鈴走入了越來越多的家庭。記者在網購平臺搜索發現,智能門鈴的價格從百元到千元之間,多款門鈴的介紹上都宣傳,產品具有“高清大廣角,門外看得更全、更清晰”“智能人臉識別,快速判斷訪客信息”“視頻云存儲,隨時隨地查看門鈴拍攝的視頻記錄”等功能。親民的價格和豐富的功能,讓越來越多家庭選擇了這些智能產品,多家店鋪的月銷量都在1000個以上。
在商品評價的“問大家”一欄中,有關智能門鈴是否侵犯鄰居隱私權的問題,被屢屢問及:“想安可視門鈴,鄰居會不會覺得被監視,侵犯隱私?”“裝了之后鄰居會有意見嗎?大家跟對面鄰居打招呼了嗎?”“可視門鈴安裝在樓道里,違法嗎?”
對于這些疑惑,大家的觀點不一。多數人認為,安裝可視門鈴前,應先征得鄰居的同意。一方面,鄰里之間要相互理解;另一方面,安裝門鈴可能會拍到鄰居的隱私。因此,必要的提醒告知是需要的?!拔野擦艘粋€智能門鈴,對面鄰居說侵犯他家隱私權,限我兩天拆除,不然就砸了?!币幻I家留言說。
但也有人認為,安裝智能門鈴與否是自己的事,鄰居無權干涉?!白呃仁枪矃^域,不存在侵犯隱私權?!?/p>
尷尬
智能門鈴之爭誰來化解?
“在《物業管理條例》中,對居民在公共區域安裝帶有監控的設備并沒有相關禁止性規定?!弊显萍覉@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接到劉女士投訴以來,物業曾7次聯系雙方進行調解,但雙方無法達成共識。物業將該事件上報業委會,物業、業委會、安全監管部門和雙方業主又進行了五方調解,但溝通結果仍不理想。
“我們沒有執法權,只能起到協調溝通的作用。”居委會工作人員說,幾經溝通,裝門鈴的鄰居同意拆除門鈴,條件是誰來拆門鈴,誰就要對門鈴和門漆的完好性負責,損壞了就要負責賠償??蓜⑴坎煌?,認為誰安的就該由誰來拆,兩方繼續僵持不下。
記者咨詢了智能門鈴的經銷商。“可視門鈴配備的人體感應傳感器是可以設置偵測距離的,分為1米、2米、3米三檔。當偵測距離設置為1米時,只有在門鈴1米范圍內有人活動,門鈴才會自動拍攝,這樣鄰居進出門就不會入鏡了。此外,可視門鈴安裝者也可以通過移動安裝位置、進行遮擋等方式,避免侵犯對門鄰居的隱私?!?/p>
“因安裝智能門鈴而引發糾紛,物業協調不了的,可以選擇報警處理,由民警上門調解?!弊显萍覉@所在地的警方表示,安裝智能門鈴,是否損害他人權利,是否構成違法,要視情況而定;如果一方構成了違法事實,可以由警方出面進行拆除。
說法
智能門鈴不能影響他人隱私
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彭艷軍律師認為,業主的進出記錄、會客狀況等信息都屬于個人隱私范疇。如果智能門鈴客觀上可以監控、攝錄鄰居的進出記錄和會客狀況,則涉嫌侵犯了對方的隱私權,其安裝應受到一定限制。當事人在使用智能門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應當盡到妥善的注意義務,避免或減少對相鄰方的隱私等合法權益造成影響,否則需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
我國《民法典》第288條規定了處理相鄰關系的基本原則,即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相鄰一方行使權利時,應減少給相鄰權利人生活帶來不便,避免對他人權利造成妨礙。因此,彭律師建議,安裝智能門鈴最好主動告知鄰居,爭取獲得其理解和同意,并盡可能地根據自己房屋樓層的結構布局,選擇合理的安裝方式及位置,可以考慮在特定角度安裝擋板,縮小視野。
“現實生活中,不同人對于隱私的關注程度和對新生事物的接受過程難免有別,由此產生不同的認識也實屬正常。希望雙方能夠換位思考,充分溝通,各方均在合理限度內行使自己的權利,以妥善化解矛盾,共建和諧的鄰里關系。”彭律師建議,如果雙方確實協商不通,可以到法院提起相鄰關系訴訟,法院會調查安裝智能門鈴是否對相鄰方的隱私或個人信息的保護構成現實威脅,是否對于相鄰方的權益造成實質妨害,判定是否應當予以拆除或者調整安裝位置。
“法律往往會滯后于社會生活的發展,對新生事物往往缺乏法律的制約,智能門鈴就屬于新生事物。”彭艷軍律師補充道,法律法規雖未明確規定,但業主是有權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的。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管理規約應當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管理規約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因此,如果一個居民小區的管理規約對該行為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則業主都應該遵守,物業也就可以行使管理權了。本報記者 褚英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