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2021-11-04 14:24:11
原標題:統計家長身份,你想干嘛?
來源:廣州日報
日前,據媒體報道,某地一小學在情況統計表中將學生劃為11類,其中包括“領導子女”“權勢壟斷部門子女”“家長有犯罪前科的學生”等,引起社會關注。
事件曝光之后,該校馬上終止了該項調查。風波雖平,話題猶在,仍然值得說一說。摸底學生及其家庭基本情況,如果是出于個性化教育和精細化管理的目的,那么應當對此給予肯定。但從媒體披露的情況來看,這份表格標注了家長的特殊身份,譬如,企業老板子女,外地來、各種關系過來的學生。此外,對“有特點”的學生,表格也給予了特別關注。這種標簽化的做法,讓人懷疑是否對學生及其家庭有基本的尊重。
對此,筆者有三個擔心。其一,會不會泄露隱私?統計表中,“家長有犯罪前科的學生”“輟學學生”“談戀愛的學生”等字眼赫然在目。這些信息如果在校園、社區甚至社會上流傳,恐怕會影響當事學生和家人的社會評價。特別在人生的萌芽季節,未成年人隱私被曝光會影響他們的安全感,進而妨礙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二,會不會傷害學生人格?身份標簽夸大了代際身份的影響,割裂了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聯系,有違主流價值觀導向。當未成年人也學會了以標簽識人,內心難免會受到傲慢與偏見的侵蝕,哪里還有向上成長的動力。
其三,會不會影響教育生態?老師辦公桌里放著這樣一份表格,不由得讓人要問,這是出于什么用意,又有什么用途呢?一份學生情況統計表的背后又會有哪些與教學無關的行為見不得陽光?因材施教,絕不是因“身份標簽”施教。否則,難保不對學生區別對待,并損害教育公平的實現。
這讓人想起了某中學老師言論曾被指攀附家長、歧視學生的事。在媒體公開的對話中,那位女老師痛斥學生道:“你爸媽一個月掙多少錢,別怪我瞧不起你!”從此類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實現教育公平,尤其是改變公眾認知,依然任重而道遠。當教育公平的價值追求在人們心中開枝散葉,它才會轉化為一種強大的現實力量,幫助每個孩子實現精彩的人生。 (丹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