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1-11-24 20:29:11
“萬噸煤列”從呼和浩特出發,向東駛去。(苗絲雨,2021年11月23日攝)
時令已到小雪,寒潮開始活躍。承擔著今冬明春向國內18個省區市提供用煤任務的內蒙古自治區,各煤礦生產現場熱火朝天,公路、鐵路運輸繁忙。“保供”成為當地煤炭行業的熱詞,大家傾其所能為兄弟省份“雪中送炭”,努力為大半個中國送“溫暖”。
生產:汗水濕透了衣衫
距地面180米的井下,直徑3.5米的兩只滾筒式采煤刀,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在兩層樓房高的煤壁上垂直飛旋,金剛刀頭所過之處,一層80公分厚的堅硬煤塊如泥般應聲而落。
這是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境內的國家能源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綜采一隊的作業現場。隊長段偉告訴記者:目前這個330米長的作業面,一刀切過去可采煤3000噸。
煤渣飛濺中,記者看到,采煤機對面一排165臺7米高的液壓千斤頂支架下,一位采煤工手持遙控器,操控著前方“鋼鐵俠”的每一個動作,其余10多名工人頻繁穿梭檢查設備、手腳并用整理現場,忙得不可開交。
在井下,采煤也不需親自動手,但工人要穿過5公里長的巷道,來到15攝氏度左右的恒溫作業面,要在機械的轟鳴聲中工作8個小時。記者看到,黑色粉塵模糊了他們的臉龐、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最耀眼的是閃亮的雙眼與潔白的牙齒。
目前,作為神東煤炭集團的主力礦井之一,上灣煤礦正夜以繼日在“保供”:煤礦實行三班倒,日產煤炭5萬噸。這一產量如果每節火車皮載重80噸,則需要625節火車皮才能裝得下。
11月17日,國家能源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采煤現場。新華社 賈立君攝
運輸:車輪滾滾向東行
冬日塞外,草枯風寒。鄂爾多斯高原的柏油馬路上,一輛輛滿載煤炭的大卡車迤邐而行,它們馬不停蹄向東駛去,要跨過黃河、長江,把煤送到華北、華東等地。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鎮境內的榮恒煤礦外的山梁中,大卡車排起了數公里“長龍”。這是一個占地近14平方公里的露天煤礦,礦長柴二榮跑到山頭用無人機觀察,指揮著生產與運輸。據柴二榮介紹,為完成每月22萬噸煤炭“保供”任務,礦里新增400多名工人,購置了25臺挖掘機、90多輛大卡車,加班加點生產。“能為國家‘保供’作貢獻,很有成就感。”他說。
內蒙古榮恒煤礦外圍拉煤車排起長隊等待裝煤。(柴二榮,2021年10月23日攝)
熱火朝天的生產、運輸場面到處可見。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為保證煤炭快速外運,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魏家峁煤礦開通了電子提煤單業務,卡車司機在網上預約時間,將姓名、車牌號、防疫碼、行程碼、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等信息提交給礦方審核,到煤礦后掃描二維碼即可裝煤。
作為內蒙古煤炭外運“火車頭”的中鐵呼和浩特局,集中運力資源,開展保供專項行動。其中,包頭西站“電煤列車優先”,無縫銜接機車與車流,減少沿途作業次數和時間,讓每趟運煤專列發揮最大效率,自10月以來,每天向華東、華南地區送煤3萬噸。
內蒙古煤炭“出區達海”重要樞紐呼和浩特南站,“萬噸煤列”向東疾馳,日均運量35萬噸。今年10月以來,中鐵呼和浩特局已累計向區外發運煤炭2500余萬噸。
保供:傾其所能送溫暖
據介紹,近期為了“保供”,當地政府釋放產能,為115處煤礦核增產能1.69億噸,并調增10處建設煤礦規模,增加產能2160萬噸。10月份,全區生產煤炭近1億噸,創近3年來最高水平。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局長王金豹介紹,目前全區312處在產煤礦均加大馬力生產。11月20日,全區生產煤炭386萬噸,創歷史新高,其中鄂爾多斯市231處在產煤礦生產煤炭280.12萬噸。今年,全區力爭煤炭產量超過10.5億噸,保障社會用煤。
11月23日,運煤列車在呼和浩特南站整裝待發。(紀恩泉 攝)
在增產、擴運的同時,內蒙古號召煤礦企業落實國家保供穩價決策。王金豹說,通過自治區各級政府部署、行業協會倡議、龍頭企業帶頭,鄂爾多斯市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坑口均價,已由最高時10月中旬的每噸1800元降至目前的870元,這對保障全國用煤與煤炭行業的良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談起“保供”,當地政府和煤炭企業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表示,希望“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能夠傾其所能給兄弟省份帶去“溫暖”。(記者賈立君、任會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