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小街巷 大變化 暖人心(辦好民生實事 )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2-01-14 06:58:01

原標題:小街巷 大變化 暖人心(辦好民生實事 )

來源:人民日報

小街巷 大變化 暖人心(辦好民生實事 )

核心閱讀

去年,遼寧沈陽出臺了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3年實施方案,讓許多過去臟亂差的街巷煥發新面貌:加大整治改造力度,解決垃圾亂堆、私搭亂建、隨意停車等突出問題;在建筑設計上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協調各方進行系統提升;按照“一巷一策”原則,在改造的同時注重保留街巷的文化底蘊與風貌特色。

“這條路我和老伴過去走了30多年,路面坑坑洼洼,夏天污水橫流,冬天地凍路滑。”說起門前這條路,家住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講武堂街的秦文亮有一肚子話要講,“如今路面硬化了,垃圾分類了,人車也不混行了,還有專人管護。一條小路的大變化,溫暖了大家的心。”

小街巷連著大民生。2021年年初以來,沈陽市按照“整潔靚麗、暢通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富有文化底蘊”的原則,實施背街小巷改造計劃,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細微處,就能感受到城市的變化和溫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9個區184條背街小巷的提質改造。

出臺實施方案

啟動整治工作

如果說城市主要干道是“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地下管網則是城市的“里子”。一條條背街小巷雖然不起眼,卻是離市民最近的。

然而,由于位置偏僻、體量較小,一些背街小巷往往存在管理不善的問題。電線拉成“蜘蛛網”、排水不暢、綠化缺失、道路破損、垃圾亂堆、私搭亂建、隨意停車……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城市形象,更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臟亂差”的背街小巷也因此常常被許多市民投訴。

為解決百姓痛點,補齊城市短板,2021年初,沈陽市及時出臺了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3年實施方案,正式啟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許多平時臟亂差的小巷,舊貌換新顏。

“過去為了躲開學校早晚接送孩子的高峰期,每天我都要提前1個小時出門,下班也要在單位多待40分鐘。”家住沈河區沈陽建筑大學家屬區的吳冰很是無奈。他所在的小區緊鄰著建院街。建院街是一條全長736米的背街小巷,周邊遍布重點小學、大型購物中心等人員密集的場所。“現如今,改造一新的小巷實現了人車分流,還有專人負責維持秩序,道路順暢多了。”吳冰說。

“這條斷頭路終于修通了,周邊的垃圾堆也改造成了綠地公園,大家下樓就能鍛煉身體,真是太方便了。”家住于洪區渤海路的吳韜說。渤海路緊挨著一條廢棄的鐵路,雖然兩側有不少空地,但改造之前,這里常年被大量建筑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占據。現在,路邊的垃圾被清運一空,新建成的綠地公園還引入了鐵路元素,成了居民們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南昌街位于和平區的核心位置,周邊醫院學校云集。“之前,這條路夏天經常積水,不少商戶私搭亂建,有的還在路邊擺上舊輪胎、破凳子、條形石等占車位,馬路經常被堵得水泄不通。”家住美龍家園的楊倩說,“現在新鋪的路面干凈整潔,還實現了人車分流,上班走這條路能省10分鐘呢。”

征集群眾意見

調動居民參與

“我們這條小巷路燈常年不亮,居民接送孩子、晚上出行都不安全。我反映了情況,沒幾天小巷就裝上了新的路燈。”家住皇姑區陵東街的出租車司機劉景泰非常滿意家門口的變化。

“背街小巷離老百姓最近,小街小巷應該改成什么樣,老百姓最有發言權,要讓居民說了算。”沈陽市城鄉建設局城市建設處處長柳熠說,“改造之初,我們通過媒體面向社會征集意見建議,重點關注如何補齊背街小巷的功能短板。僅僅5天時間,就匯總出市民提出的停車亂、路面坑洼不平、電線亂、路燈不亮等10多類意見或建議,并全部被改造部門所采納。”

“沈陽市背街小巷改造,概括起來就是‘一拆五改五提升’。其中,‘一拆’指違法建筑拆除;‘五改’指道路路面、停車設施、架空線纜、沿街建筑物外立面、戶外廣告及牌匾的改造或整改;‘五提升’指老舊管網更新提升、慢行系統改造提升、交通設施完善提升、景觀綠化品質提升、文化街區精品提升。”柳熠說。

為了尊重街區的原生態文化,沈陽市還專門聘請了小巷所屬地區有建筑設計方面經驗的居民提出意見建議。居民李思奇就是其中一位。李思奇感到很自豪,“街巷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每條街巷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我從小就在凱旋社區長大,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而且我大學學的是城市規劃設計,用自己的所學幫社區做規劃設計,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背街小巷‘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其進行改造提升,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沈陽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何振文說,“小巷不寬,可地下設施一應俱全。為了避免道路二次挖掘,我們協調各管線單位出具承諾函,確保已改造的背街小巷原則上兩年內不允許破路施工。這樣一來,水、電、氣、暖等重要民生設施就能夠實現一并改建到位。”

堅持一巷一策

突出文化特色

老一輩建筑師們的設計圖紙、建筑大學的課程表、1964年的“三好”學生獎狀、上世紀80年代沈陽二中學生的錄取通知書、各種氣象測量儀器……在建院街兩側的文化長廊內,不時有路人停下腳步,欣賞這些蘊含著濃濃歷史感的圖片。

“道路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通通行,我們在改造過程中重新劃分斷面,通過護欄、種植池等進行分隔,實現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離、行人與非機動車分離。”談到建院街的改造,沈河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楊蕾介紹,改造工程一方面進行“硬提升”,拆除了38根電線桿,實施了架空線落地的多桿合一;另一方面進行“軟改造”,在人行道增設灌木,設置休閑座椅、趣味雕塑小品等人文景觀。

經過改造提升,過去問題頗多的建院街換了新顏:人車分離,干凈整潔,道路兩側有綠化點綴,路燈、垃圾桶、指示牌、擋車樁、休息座椅等設施一應俱全。

為了避免“千街一面”,沈陽市按照“一巷一策”的原則進行設計規劃,同時結合街巷文化特色、歷史遺跡等特點,打造特色鮮明、富有文化底蘊和風貌特色的精品街道。

在和平區長白四街,沈陽市渾河上的工農橋、三好橋、勝利橋,長白島環島水系的1號橋一直到10號橋的故事,都被一一展現在文化墻上;皇姑區陵東街將北塔、北陵等人文元素,通過格柵、亮化、雕塑等手法融入景觀提升之中;在渤海路修葺一新的人行道旁,利用廢棄鐵路改造的鐵路文化公園,為居民增加了一個集健身、休閑、生態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社區公園。

截至目前,沈陽累計完成總長87公里的背街小巷提質改造工程。“在改造過程中,我們堅持城市拆舊與更新相結合,整治提升和改善民生相統一,將鮮明景觀特色及地域文化特點,融入歷史街區及重點區域整治提升全過程,從而延續歷史文脈、傳承地域文化、打造高品質精品街區。”沈陽市城鄉建設局局長石堅說。

【編輯:王禹】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體現了生產決定分配、生產力...[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1-14

期末閱讀題太難,北京初中生喊話作家,回應來了

原標題 北京初中生喊話作家期末閱讀題太難,鮑爾吉·原野回應。近日,多地中小學的期末考試剛剛結束,著名作家鮑爾吉·原野收到了一則微博...[詳細]
北京晚報 2022-01-14

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人民時評)。越是這種時候,國有企業越要以奮進的姿態,啃“硬骨頭”、蹚“深水區”,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動...[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1-14

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新論)。始終牢牢端穩自己的飯碗、牢牢把住糧食安全的主動權,才能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1-14

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話說新農村)

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話說新農村)。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以更硬的舉措、更強的執行力,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譜寫鄉村全...[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1-14

人民日報評論員:正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

原標題 正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1-14

封閉管理期間收到政府送來的“盲盒”,破防了…

迎戰奧密克戎病毒的河南安陽。1月8日。“加油[詳細]
人民網河南頻道 2022-01-14

來了!新聞早班車1月14日

北京冬奧會城市景觀布置將于20日前全部到位,3處標志性景觀、10個主題花壇、20萬盞燈籠燈飾將在兩地三賽區呈現。張家口冬奧村13日啟動閉環...[詳細]
人民日報微信公號 2022-01-14

在非華僑華人新年談中非合作未來(僑界關注)

在非華僑華人新年談中非合作未來(僑界關注)。今年開年,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對非洲展開訪問,延續了32年來中國外長新年首訪非洲的傳統...[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1-14

“窯洞之問”的答卷人

“窯洞之問”的答卷人黃土地上的幾孔窯洞,在百年黨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在陜北考察結束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1-14

細分領域比肩國際先進水平 國產工業機器人大顯身手

國產工業機器人大顯身手。然而,實際生活中應用更多、真正能提高效率服務于人、解決實際需求的,卻并非“人形機器人”,而是各式各樣的自動...[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1-14

抓住智能化時代的機遇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機器人...[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1-14

助人為樂 “補衣姐”10年免費為鄰里提供縫補服務

長沙“補衣姐”高燕10年免費為鄰里提供縫補服務。家住岳麓區咸嘉湖街道湖東社區的高燕今年60歲,一直免費為鄰里提供縫補服務,至今已有10年...[詳細]
長沙晚報 2022-01-1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