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2-01-29 11:13:01
1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我國第五部航天白皮書——《2021中國的航天》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后的第一版白皮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發布會上表示,過去5年,嫦娥攬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奧秘,中國航天砥礪奮進,創造出新的成就,實現了新的跨越。據統計,2016年—2021年,我國共實施207次發射,長征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率96.7%。運載火箭加快更新換代,以長征五號為代表的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陸續投入使用,商業運載火箭不斷涌現,形成陸地、海上多樣化的發射能力。航天重大工程亮點紛呈。中國空間站建造全面實施,6名航天員先后進駐,開啟了有人長期駐留時代。探月工程“繞、落、回”圓滿收官,“嫦娥四號”首次著陸月背巡視探測,“嫦娥五號”帶回1731克月壤。“天問一號”實現中國航天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空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形成體系能力。航天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在軌工作的各類衛星超過500顆,廣泛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為平安中國、美麗中國、數字中國建設等發揮重要作用。通信衛星為農村及邊遠地區1.4億多戶家庭提供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農村電商等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北斗系統廣泛應用于大眾出行、智慧物流、精準農業,特別是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精準定位導航服務。航天技術推動了新能源、新材料等一大批新興產業發展,促進了智慧城市、無人駕駛等新業態的興起。
吳艷華介紹,未來5年,在重大工程方面,我國將建成中國空間站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實施探月四期、行星探測等新的重大工程,推進重型運載火箭研制,建設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應對體系,培育太陽系邊際探測等重點項目,推動運載火箭型譜化發展,持續完善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健全空間環境治理體系能力。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介紹,未來5年,我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完成月球極區采樣返回;發射“嫦娥七號”探測器,完成月球極區高精度著陸和陰影坑飛躍探測;完成“嫦娥八號”任務關鍵技術攻關,與相關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伙伴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繼續實施行星探測工程,發射小行星探測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樣和主帶彗星探測,完成火星采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關鍵技術攻關。論證太陽系邊際探測等實施方案。
據介紹,探月工程四期規劃了4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已成功實施的“嫦娥四號”,后續還有3次任務,分別是“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其中“嫦娥六號”主要到月球的高價值地區進行采樣返回,后續還有新的月壤、新的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七號”主要對月球極區進行科學探測,特別是對月球的水分布進行探測;“嫦娥八號”將實施極區的科學探測以及為科研站后續的關鍵技術進行驗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