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2-02-15 15:04:02
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扶貧車間負責人楊文麗(中)與繡娘一道通過網絡直播展示當地制作的手工藝品。史開心攝(中經視覺)
春節假期,一場少見的大雪讓貴州的西北部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靜臥在烏江北岸的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卻自成天地,路邊的三角梅花團錦簇,燦爛又熱情。記者沿著新修的旅游公路、迎著微微寒風走進這個小村莊,火紅的燈籠隨風搖曳。
“去年雖受到疫情影響,但收入還不錯,比在外面打工好。”以前長期在外務工的趙玉學夫婦回到村里開農家樂,一年存了3萬多元。“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在家有了不錯的收入,孩子學習成績也提高了。”趙玉學說。
化屋村地處懸崖之下,耕地少而貧瘠,曾是深度貧困村,近年來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貧困人口清零。化屋村黨支部書記張玉芝告訴記者,化屋村堅持一切圍繞鄉村旅游干,既在服務配套上下功夫,也在豐富業態上做文章,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春節前夕,楊清鑫夫婦開辦的農家樂正式開門迎客,裝修一新的房屋能同時接待10桌客人,“鄉村旅游風生水起,一定大有前途”。
化屋村目前有農家樂33家、民宿和農家旅館12家,其中有20多家農家樂是2021年新增的。如今,化屋村已經成為不少游客向往的打卡地,去年累計接待游客近5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5億余元。
快速發展的鄉村旅游,帶火了傳統工藝產品銷售。在化屋村扶貧車間,負責人楊文麗趁著游客不多的時機,忙著修整房屋、整理產品,為即將到來的旅游旺季做準備。
“我們結合化屋村傳統的苗繡、蠟染等手工技藝,創新開發了50多種文創產品,得到了市場積極回應。”楊文麗告訴記者,2021年以來,化屋村的文創手工藝品銷售走俏,帶動了當地更多繡娘就業。截至目前,該車間吸納了22名苗族婦女穩定就業,每人每月平均收入4000元左右,還有70余名繡娘通過以件計酬方式靈活參與工藝品制作。
除線下和訂單銷售外,扶貧車間還充分運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直播帶貨,拓展了手工藝產品的銷售渠道。“2021年,扶貧車間總銷售額達400多萬元,線上線下平臺各占一半。”楊文麗告訴記者。
記者在化屋村扶貧車間的展臺看到,除了有化屋村村民制作的服飾、蠟染等傳統手工藝產品外,還有來自周邊地區的土特產,小小車間儼然成了黔西特產的展示中心。
雖然剛剛起步,但欣欣向榮的景象讓村民看到了希望,回家鄉發展已成為越來越多村民的選擇。張玉芝告訴記者,去年返鄉就業創業的村民有150多人,這個春節假期更是經常接到外出務工村民的咨詢電話,“大家都希望能夠回家鄉發展,與化屋村一起成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