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3-08-30 16:54:08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使高質量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這為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般來看,擴大再生產主要有兩類方式,即外延型擴大再生產和內涵型擴大再生產。在此基礎上,逐漸演化形成外延型增長和內涵型增長兩類主要的經濟增長方式。其中,外延型增長主要是通過增加生產要素的數量投入來實現生產規模擴大,進而推動經濟增長;內涵型增長主要是依靠技術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降低環境成本等方式來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效益,從而實現產出數量增加和生產水平提升。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同時,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必須以創新為第一動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對此,實現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更強調以創新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追求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理論層面看,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條件。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是經濟理論中既緊密聯系又有所區別的一組概念。經濟增長主要關注發展生產力問題,而經濟發展則是以經濟增長為基礎,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問題。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只有相互匹配才能形成互促效應。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相比于外延型增長,內涵型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等來推動經濟內生增長,能更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從現實層面看,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途徑。勞動投入增加、資本積累以及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等,均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從發達經濟體發展經驗和我國經濟轉型發展實踐看,只有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具體路徑上,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更多依賴于加快技術進步和改善資源配置效率。通過推動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更好促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使高質量發展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關鍵在科技創新,核心是讓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從不同層面分類施策。
在企業層面,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同時也是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能有效將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緊密聯系在一起,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要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要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加大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積極鼓勵、有效引導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創新,推動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重大原創技術突破中發揮作用。
在產業層面,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實現內涵型增長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實現經濟內涵型增長和高質量發展。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徹底解決重點產業“卡脖子”技術問題;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動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新產品迭代優化升級,切實提升產業鏈創新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力爭使主要產業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制度層面,要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為實現內涵型增長提供良好制度環境。知識、技術、人才等要素在推動一個國家或地區內涵型增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優質高效的創新制度環境能夠充分放大這類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充分調動全社會科技投入積極性,促進資金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保護發明創造,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傅晉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