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青年有為|文竹:老鄉為啥說“別看小文年輕,但還真能干實事”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

2023-09-05 11:19:09

“站在這里向南看,我能擁抱整個中國!”

位于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的北極村,是中國最北的城鎮,二十大代表、漠河市副市長、北極鎮黨委書記文竹宛如一株“北極竹”扎根于此。十年間,她從一名大學生村官成長為鄉鎮干部,從幫助鄉親們設計個性民宿,到把“神州北極”打造成為新晉旅游打卡地,如何讓家鄉旅游“網紅”變“長紅”,這是擺在文竹面前全新的課題。今年,客流量又有增加,文竹挨家挨戶走訪調研,征求村民們對村里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

“每家每戶的民宿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不能都長一個樣”“有的旅游景點的商販坐地起價,可不能讓這樣的事兒出現在咱們北極鎮”……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文竹一一記下。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為民辦實事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發展旅游,既要幫老百姓算好眼前的賬,更要算長遠帳……”文竹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村民們的急難愁盼問題,問題主要集中在“旅游項目高質量、有特色”和“旅游服務標準化、規范化”這兩方面。“需要進一步挖掘景區的旅游特色,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規范村民們的經營行為,才能營造更好的旅游環境,為北極鎮帶來好口碑,讓鄉親們增收更可持續。”文竹在筆記中寫道。

緊扣“東北味” 打造更多優質旅游項目

要想旅游體驗好,首先要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文竹經過調研發現,村民的意見有不少是針對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改造,于是經過反復論證,北極村村委會對道路進行了提檔升級,每家每戶門前的柵欄也換成了木質柵欄,極具“東北味”。村委會給每家每戶都發了鮮花種子,鼓勵大家種在院里,夏季繁花盛開。不少路過的游客感嘆,祖國最北的村落在夏天原來這么美!“我想,既然要修,就修得有特色,讓每家每戶的柵欄都有自己的風格,實現村中有景、景中有村。”文竹說。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發展有特色的旅游項目既然是村民們共同的心聲,文竹心里就有了底。“北極光節”是北極鎮的獨特旅游IP,今年夏天,就讓漠河第三十三屆北極光節暨首屆北極夏至音樂節點亮北極的夜空!

“今年的北極光節,我們嘗試邀請了哈爾濱音樂學院的中俄交響樂團來演奏。經典曲目《天鵝湖》和傳統樂器獨奏《十面埋伏》同臺上演,邊陲小城的游客和村民們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不少國際友人來到了漠河,大家通過音樂進行交流,效果超出預料,這都是通過調研、從村民痛點中找到的發展新路子!”文竹說。

天空繁星點點,地上篝火熊熊。伴著北極光音樂節的酷炫潮音,游客圍繞著篝火歡呼,跳起鄂倫春族的舞蹈。音樂節的成功給了文竹信心,她又開始琢磨其他的特色項目。

“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的酷熱夏天,讓很多人對戶外運動“望而生畏”。但盛夏的北極村,日均氣溫僅18℃左右,非常適宜戶外活動。一到夏天,大批背著相機,拉著行李箱的游客從全國各地趕來,期盼著能邂逅極光。文竹和同事們想,何不把戶外運動和追極光相結合,既能吸引更多馬拉松愛好者來到北極,擴大知名度,又能點燃北極村村民全民健身的熱情。

于是,今年夏天,一場“追著極光跑”的馬拉松活動在北極村舉行,這場國內唯一的極晝馬拉松賽事,吸引了3000余名選手參賽。“選手們從北極山莊出發,沿著中俄界江、穿越林海,領略界江風光,從15點左右的天光大亮,跑到晚上9點26分,天還是亮堂堂的,在北極跑馬拉松真是一場特別的體驗!”一名從外地特意趕來的參賽選手這樣告訴文竹。

為了讓游客們有更加豐富的體驗,文竹和同事們還組織村民開辦了“極光夜市”,讓游客能品嘗東北特色燒烤,她還積極聯絡文創公司創制獨具北極村特色的冰箱貼、明信片等,讓游客把旅游的美好回憶化為能帶回家的實物。

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奔著問題去、帶著問題學、對著問題改,是開展此次主題教育貫穿始終的方法論。特色旅游項目有了,要想擴大影響,還得宣傳到位。

什么樣的宣傳才最具東北味,最有北極村味?想不出答案的時候,文竹總會選擇去村里轉轉、去炕頭和大爺大娘嘮嘮。

調研中,文竹在走訪村民時,發現村里的一位大娘,正坐在小院里舉著手機念念叨叨。文竹走進一看,發現平時不善言辭的大娘正舉著手機在短視頻平臺直播,給直播間的粉絲展示小院里的菜地、村里整潔的道路,直播界面上,大娘還敲出了一句話:“誰不說俺家鄉好,農村不比城里差”。

大娘的做法給了文竹新的思路,“在我們村,上了年紀的人也在努力學習新鮮事物,用直播讓更多人看到美麗鄉村,我希望用這種方式來鼓勵所有村民,讓更多人看到北極村人的淳樸和可愛。”文竹說。

這些“帶著泥土清香”的調研給了文竹新的啟發,如今在北極村,每個人都是家鄉的代言人。文竹提出打造“全域旅游代言人”的思路,對每家每戶經營者進行專門的采訪和拍攝,展示自家小店的獨特之處,游客們瀏覽視頻號就能初步了解小店的情況,韓秀婷是北極村村口農家院的經營者,隨著北極村旅游持續走俏,她的小店設施也不斷完善,從原來的家庭旅館提檔升級成了民宿。“我們民宿的裝潢、被褥都極具地方特色,游客都說,花花綠綠的大花炕看著就有東北味!”她說。

抓服務質量 讓游客帶走的只有舒心

一手抓特色,一手也要抓服務。針對群眾提出的“景區個別商販存在不文明經營”問題,漠河市委市政府放出了“狠話”:“北極這塊旅游的金字招牌,不允許任何人破壞。”文竹也深知這個道理,只有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以高質量旅游服務為切入點,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讓旅游產業發展更健康持續,最終真正解民憂、暖民心。

規范村民的服務行為,光靠呼吁是不夠的,更要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健全的市場治理機制。針對村民們反映的個別商戶存在“不文明經營”等行為,今年夏天,漠河市政府成立旅游聯合整治專班,市公安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深入景區,瞄準游客“吃、住、行、消、娛”各環節需求,強化護游措施。執法人員常駐北極村的旅游景點,重拳整治欺客宰客、強買強賣、“黑車”“黑導”等突出問題。對景區內的餐飲、藥店、零售等行業開展抽查,排查食品藥品安全隱患,對轄區內的“非營運”車輛登記造冊,建立專門檔案,檢查相關單位110余家,累計排查登記“非營運”車輛130余輛,努力讓游客吃得放心、購得放心、出行放心。

自進入夏季旅游旺季以來,漠河旅游市場未發生強迫消費、敲詐勒索、倒買倒賣車船票、制作或使用假導游證、在公共場所拉客攬客擾亂公共秩序等違法行為。

積極“走出去”、努力“沉下去”、深入“融進去”,主題教育中,調研既開展在村民中間,也開展在游客中間。

“在景區中,我們設立了咨詢臺”,文竹說,“游客有任何意見都可以直接與我們溝通,我在景區的游客集散點公告欄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游客直接一個電話就可以找到我。我收集到了不少反饋,能更好地協調各方整改,提升旅游服務水平。”文竹說。

打造“全域旅游代言人”概念,文竹還有另一層用意:“暖心的服務可以讓人愛上一座城,幾個不滿的‘差評’也能毀掉一個景區的形象。讓商戶們成為旅游代言人,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履行承諾,誠信經營,為游客帶來賓至如歸的服務。我們還鼓勵商戶們成立‘家庭賓館協會’等組織,大家相互監督,形成行業自覺,共同進步。”

老鄉們說:“別看小文年輕,但還真能干實事”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踐行宗旨為民造福”是具體目標之一。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是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

在“北極光節”現場,一位村民這樣說:“今年的夏天,跟往年都不一樣,北極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國際友人都來到了咱邊陲小城,旅游真的成為了咱漠河的富民產業。”

談及民宿經營的變化,家庭賓館經營者丁莉娟滿臉幸福:“鄉親們靠著民宿、農家樂接待游客,閑暇時賣賣綠色農副產品,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乘著漠河馬拉松火熱開跑的東風,漠河舉辦了第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全民健身、強身健體的理念正蔓延到小城的每個人心中。

老鄉們都說:“別看小文年輕,但還真能干實事!”2023年上半年,漠河旅游人數達到50余萬人,同比增長445.42%。在這個邊陲小城,共識在凝聚、信心在升騰、力量在傳遞。

“這些成果都得益于黨的興邊富民好政策,得益于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指引的發展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夏季消暑,冬日飛雪,獨具特色的自然氣候就是北極鎮的金山。老天爺是賞飯給咱們吃,我們是端碗的人,端完碗之后拿給老百姓吃。”文竹說。

如今,解決問題已形成了文竹和同事們的工作常態。“邊陲小鎮日新月異的變化,就是為民辦實事理念在祖國邊陲落地生根的真實體現。腳上沾了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有多少對農村的情感。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靠的是用真心換真心,用奮斗換幸福。”談及未來,文竹說,她希望讓旅游業成為漠河的經濟產業,讓更多人愛上漠河這座城,讓漠河因旅游而興城,帶動更多村民創收。

【調研手記】

用真心換真心,用奮斗換幸福,永不過時

“過去十幾年都在讀書,來了農村怎么和老百姓打交道”“想干出一番事業,可不知道該從哪下手”……這是不少大學生村官的疑問。

大學生村官難不難?難!怎么破解?或許文竹的經歷能給出答案。

在采訪中,文竹告訴我,來到鄉村之前,她不愛看鄉村題材的影視劇,覺得內容盡是家長里短,來到鄉村工作一段時間后,她才發現原來那些農村題材的影視劇都特別真實,甚至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方式都特別簡單,你家羊吃了我家白菜,我就牽著你家羊滿村“游街”,再去找村主任評評理。在鄉鎮基層工作,可能接觸最多的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怎么和老百姓聊,他們能接受,這些非常考驗耐心,卻也是最寶貴的基層工作經驗之一,只有掌握與群眾溝通的技巧,熟悉各種惠農政策,與群眾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為富民強村作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和文竹的交流中,我漸漸明白了這句話。文竹為什么行?從幫著百姓設計個性民宿,再到打造能吃、能看、能體驗的旅游產業鏈,使北極鎮實現從傳統農業向觀光農業轉變,她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隨著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一件接著一件辦,家鄉越來越美,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只有全身心投入到服務群眾的具體工作中,真正做到沉得下來、鉆得進去,問題才能解決。

用真心換真心,用奮斗換幸福,永不過時。

[責任編輯: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深海一號”大氣田累計產氣量超90億立方米

“深海一號”大氣田累計產氣量超90億立方米

記者10月13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截至目前,“深海一號”大氣田整體已累計產氣超90億立方米,生產凝析油超90萬立方米,保持高產穩產運行狀態。...[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4-10-13
臺胞在渝“玩轉”餐飲:創業不止、創意無限

臺胞在渝“玩轉”餐飲:創業不止、創意無限

中新社重慶10月13日電題 臺胞在渝“玩轉”餐飲 創業不止、創意無限作者鐘旖趙憶閩“30多年的創業經驗告訴我,跟著社會風尚不斷創新,是成功...[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萬人說新疆 | 向“新”向“綠”,新疆“石油之城”的乘“云”蛻變記

萬人說新疆 | 向“新”向“綠”,新疆“石油之城”的乘“云”蛻變記

中新網新疆克拉瑪依10月13日電茫茫戈壁灘上,4000多臺智能化無人抽油機同時作業;絡繹不絕的游客走進克拉瑪依博物館感受“石油之城”的歷史...[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閩臺滑板愛好者“以板為橋” 促兩岸交流交往

閩臺滑板愛好者“以板為橋” 促兩岸交流交往

中新社福州10月13日電2024閩臺青年職工滑板文化藝術嘉年華13日在福州開幕。”臺灣滑板協會理事長陳啟紋表示,近兩年,大陸對滑板運動的支持...[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江西婺源探索“鄉土文化”振興路徑 在文旅融合中實現活態傳承

江西婺源探索“鄉土文化”振興路徑 在文旅融合中實現活態傳承

中新網江西婺源10月13日電“堅持守正創新,注重文旅融合,建立傳統建筑工匠和非遺傳承人培育機制,挖掘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讓悠久的農耕...[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全國殘疾人運動員齊聚呼和浩特 奔跑中展風采

全國殘疾人運動員齊聚呼和浩特 奔跑中展風采

10月13日,內蒙古呼和浩特,殘疾人運動員沖過終點線。當日,全國殘疾人大眾馬拉松項目推廣活動在呼和浩特市舉行,來自全國多個省區市的近30...[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9月中國PPI環比降幅收窄 同比降幅擴大

9月中國PPI環比降幅收窄 同比降幅擴大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及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9月份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環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國內自行車選手湖北當陽比拼“山野騎技”

國內自行車選手湖北當陽比拼“山野騎技”

中新網宜昌10月13日電2024湖北當陽鳳凰山山地自行車賽13日鳴槍開賽。來自河南、湖南、江西等全國各地的200余名山地自行車選手,在當陽的萬...[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稅收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稅收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中國國家稅務總局13日公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在工業運行、新動能...[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見人、見物、見生活 江西高質量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利用

見人、見物、見生活 江西高質量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利用

中新網江西婺源10月13日電“對傳統建筑最好的保護方式,不是簡單地作為瑰寶‘供’起來,而要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活’起來,實現建筑形態與發...[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15城市將與中國移動等央企共建低空經濟生態圈

15城市將與中國移動等央企共建低空經濟生態圈

中新網廣州10月13日電在12日舉辦的中國移動2024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中國移動攜手15家領軍央企、15個領航城市宣布共建低空經濟生態...[詳細]
中國新聞網客戶端 2024-10-13

財經慧說丨財政增量政策來了,規模能有多大?

記者 劉慧、申鋮制作 任軍、張熠南拍攝 賀新新華社國內部出品[詳細]
新華網 2024-10-13
科研人員在水系鋅離子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科研人員在水系鋅離子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據武漢理工大學消息,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麥立強教授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開發了一類初層溶劑化殼層不含有機溶...[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4-10-1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