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3-09-06 09:29:09
原標題:2023服貿會·生活觀察|智慧教育、智能建造、智享出行——從2023年服貿會看未來生活新趨勢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2023服貿會·生活觀察|智慧教育、智能建造、智享出行——從2023年服貿會看未來生活新趨勢
來源:新華社
初秋的北京,服貿會如約而至,2400余家企業線下參展,聚焦服務貿易領域熱點趨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AI智能學情分析系統、空中造樓機、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一系列教育、建筑、交通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在本屆服貿會上集中亮相,為我們勾勒出未來生活智能化的新圖景。
智慧教育:科教融合激發教育活力
走進位于首鋼園的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區,彩色的“智慧樹”映入眼簾。智能作業批改系統、智慧紙筆、AI寫作機器人……展區教育數字化特點突出,體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教育領域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位于首鋼園的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區一角。新華社記者朱舜 攝
“老師通過系統智能化布置作業,學生完成的作業可通過機器自動批改,AI智能診斷學情,據此為學生定制個性化作業。”教育企業飛象星球展臺科技感十足,工作人員正在向參觀者介紹一款智能作業系統,“產品能夠實現‘因人推題’而非‘因題推題’,輔助教師為學生推送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三點半”課后服務時間怎么安排,是很多學校正在積極探索的內容。展臺一側,針對此時間段設計的一款素質教育課后服務平臺,力求降低學校課后服務的實施門檻。游戲化教學、組織模擬實驗、線上線下“雙師”聯動,豐富的素質教育課程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
“寫一篇故宮的游記”“植物需要睡眠嗎”“恒星有哪些特點”……面對現場觀眾提出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展會上最新發布的新款教育模型能夠快速回答。
人工智能企業科大訊飛北京大區總經理朱鵬認為,智慧教育的解決方案能夠助力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為學生、教師和各級教育管理者提供精準、便捷的服務。
智能建造:科技賦能“中國建造”
“基建狂魔”有多強?來首鋼園里的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區看一看!空中造樓機、新一代智能建筑機器人、5G智能生產線……智能建造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加速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在中建三局展臺,三款“黑科技”吸引參觀者駐足,它們是5G室內遠程控制塔機、空中造樓機、住宅造樓機。
“通過遠程控制塔機,在北京能夠控制1000公里外武漢的塔機。”中建三局工作人員介紹,系統利用5G通信實現塔機側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間的信息交互,操作延遲可控制在40毫秒之內。通過集成多視頻、多傳感器的現場信息采集系統,塔機操作人員和控制系統能全方位地感知現場塔機的工況,實現遠程集中操控。
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空中造樓機,全稱為“超高層建筑智能化施工裝備集成平臺”。據介紹,它可以運用在300米以上的超高層項目,猶如一個設在空中的建筑工廠,可實現最快3天一個結構層的施工速度,縮短約20%的施工工期,提升建筑施工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住宅造樓機則融合了空中造樓機的一部分功能,同時具有結構輕巧、適用性廣等特點,實現了由重型造樓機向輕型造樓機、由摩天大樓向普通高層住宅的轉變。
在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區,多款智能裝備亮相。新華社記者朱舜 攝
安全是建筑施工中一切的前提。在中建一局展臺,工地巡檢機器人、建筑變形監測雷達、機電管線智能安裝機器人等多款智能裝備能夠替代“危、繁、臟、重”施工作業,有效提升施工的智能化水平,增強施工的安全性。
中建三局一公司北方公司執行總經理張乃峰說,數智建造驅動產業轉型,智能建造產品能夠提升施工方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等方面的管控能力。
智享出行:“智行+低碳”助力交通出行升級
環境服務專題展是今年服貿會的一大亮點,特別設置低碳科技出行展區,從中可以窺見未來交通出行的兩大關鍵詞——自動駕駛和綠色低碳。
在首鋼園的低碳科技出行展區,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受到參觀者關注。這輛車由江鈴汽車與文遠知行合作,專為城市開放道路開發,全車擁有12個攝像頭,6個激光雷達,擁有360度無盲區感知能力和領先的智駕系統,可支持全天時、全天候、全場景運行。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及相關服務產業的發展。然而在“五一”“十一”假期,高速路服務區的充電樁前常常排著長隊。能源物聯網企業能鏈智電,在此次服貿會上推出了其最新研發的智能充電機器人。
交通出行向清潔低碳轉型,氫能零碳交通也值得關注。在國家會議中心里的服貿會綜合展年度主題專區,國家電投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實現規模化社會化運營,應用場景包括城市客運、物流配送、市政環衛等。除了氫能產業,布局以換電重卡為代表的電能替代,也是國家電投打造“綠電交通”的措施。
氫能汽車具有高安全性、加氫速度快、加速性啟動性快等優勢。國家電投集團首席科學家柴茂榮認為,我國交通前景將以重卡、公交為突破口,建立“柴”改“氫”的工業示范,布局加氫站,擴大氫能的利用規模,逐步拓展到乘用車領域。
江鈴汽車副總裁吳曉軍說,網聯化、數字化進程加速了物流需求形態的變化,特別是人們對運輸車輛合規和綠色低碳的需求會更加強烈。
9月1日拍攝的國家會議中心外景。新華社記者朱舜 攝
激發服貿動能,共創美好生活。
教育、建造、出行等領域的新變化新趨勢只是一個縮影,透過它們,我們看到科技創新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驅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未來美好生活圖景,值得你我期待。
記者:朱舜、王乃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