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4-09-12 14:29:09
原標題:半月談丨鹽茶古道走出新“日照”
來源:半月談
原標題:半月談丨鹽茶古道走出新“日照”
來源:半月談
半月談記者 張鐘仁 郭緒雷
日出初光先照。從“一望無際波濤起,半夜垂簾聽海語”到“懸燈洋貨舟中市,插漢虹梁郭外城”,走過千年歲月,山東日照這座岸線曲折的海濱小城依海而立、因海而興,始終勇立時代潮頭。經過治理、保護和修復,昔日坑坑洼洼的鹽茶古道、飛沙漫漫的海岸線,如今已連綴起一道道亮麗風景線。
靠海吃海,鹽茶古道歷興衰
在現代漢語中,“海曲”一詞指海隅、海灣。而在西漢時期,“海曲”特指如今的山東省日照市。在日照市博物館,半月談記者看到這樣一枚銅印,它的鼻紐古樸別致,銅印上“海曲督印”四個字清晰可見,篆法精妙絕倫。據了解,這枚銅印是一方漢印,出土于清朝咸豐年間日照縣瞻埠潭一名村民手中。
編修于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日照縣志》上記載:“海限塞山,有此一曲,故名。”“海曲”這個名字高度地概括出了日照的地理特點——被海洋所圍限,被群山所阻塞,這里是山海間的一曲之地,是僻居海隅的一處小地方。
雖然地理位置上略顯偏僻,但當地海洋資源特別豐富,沿海灘涂廣闊,港汊溝渠連為一體,氣候四季分明,是盛產海鹽的寶地。良好的地理條件為先人們“靠海吃海”自給自足打下了基礎。西漢時,海曲縣便設有鹽官,管理當地鹽的生產、運輸和銷售。
在漢代,因為盛產海鹽,海曲縣成為經濟文化發達地區之一。《日照縣志》中記載:“古稱鑄山煮海,軼世富強。”海曲漢墓、大古成墓地發掘出土了眾多的精美漆器和絲織品。“漢代漆器是名貴的手工業品,《鹽鐵論》里所說當時富人使用的‘銀口黃耳’‘金錯蜀杯’,就是這類器物。”日照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李玉說。
與鹽產業密切相關的是交通。約從春秋戰國時期,羊腸山道上的轆轆轂聲,就將黃海灘涂與內陸連接,并為后人打磨出一條商道的雛形。大批食鹽通過車拉、人扛,越過一道道山梁走出海岸線,為沿海人家換回謀生物資。在過去的數千年間,這條翻山越嶺的古鹽道在商隊腳下日益平坦。滾滾車輪、聲聲馬蹄,在打開傳統通商渠道的同時,也勾連著中國商業版圖的演變和興衰。
航拍的茶鹽古道
20世紀60年代,“南茶北引”在日照獲得成功。自那時起,山梁之間,鹽道兩翼原本荒蕪的土地上,一片片茶園不斷延伸,采茶、炒茶成為越來越多鄉村的生產方式。于是,運鹽的道路上又多了運茶的商人,鹽商古道自此更名為鹽茶古道。
然而近些年,隨著周邊道路建成通車,原鹽茶古道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時期的輝煌后逐漸沒落,變得坑坑洼洼,阻礙群眾出行,也阻礙鄉村的發展。
2018年,日照市先后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橋涵工程、生態修復等建設工作。如今,飽經滄桑的鹽茶古道已化身為青山綠水間的一條嶄新柏油路。車行其間,兩翼是無邊的茶園和不斷綻放新顏的村莊。
隨著巨峰鎮小茶山項目、薄家口干茶加工示范區等田園綜合體等文旅項目相繼“開枝散葉”,鹽茶古道成為貫穿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在縱深南北的海岸線上,條條橫亙東西的道路讓山梁與海岸外界相連,也將鄉村振興的希望帶至田間地頭,綠茶觀光休閑游成為外界爭相探訪的詩與遠方。
從破“海禁”到巨港出
因“岸”而興,除了依靠海洋帶來的豐富物產,還有得天獨厚的水運條件。
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剛入二月。紫禁城午門東西兩側的“六科”朝房宮墻高聳,屋頂雪已消融,縷縷春風在庭前拂過。工科掌印給事中丁泰(山東日照縣濤雒人)無暇欣賞初到的春光。他打開空白題本,在起首處鄭重寫下“開海禁疏”四個大字。
“海禁”,作為一項國家海防政策,在明朝初年就已實行,朱元璋曾立下“不許寸板下海”的祖訓。清朝順治八年頒布“遷界令”,將山東在內的沿海五省居民分別內遷30至50里,盡燒民居、船只,不準片板入海,以此切斷沿海居民與抗清勢力的聯系及貿易往來。
禁海之前,每逢水旱災年,江南人民多以產自山東的米豆維持生計。日照縣民,也正是依靠海上運輸米豆補貼生活。但禁海后,江南的糧食供應出現缺口,日照縣谷價也減少大半。一遇水旱災年,南北之間不能互相扶持,兩地人民的生活岌岌可危。
丁泰在《開海禁疏》中指明了由山東向南到淮安府廟灣鎮(今江蘇阜寧)的航線,對貿易船只的活動范圍與載重量做出建議,還對海防、納稅等事項提出了解決方案。康熙十九年(1680),山東正式開海并隨即成為全國開放“海禁”的先聲,開海之議進入高潮。3年后,清廷宣布全面廢除“海禁”政策,準許開海通商,又在東南沿海地區設立多個海關。沿海居民的生活有如重生。
海運漸開,商賈駢至。1977年初,因地理位置優越,國家決定在日照市的石臼所建造5至10萬噸級深水碼頭。在既無中大型城市依托,又無老港依靠的艱難條件下,來自全國各地的港口建設者與當地群眾迎難而上。1985年12月,一座大型現代化深水煤炭輸出港(石臼港)躍然水上。
7月2日拍攝的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 郭緒雷 攝
40年過去,當年的石臼港如今已“進化”成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日照港。茫茫天海間,一臺臺高聳的橋吊舒展長臂,精準地從岸邊貨輪上抓取一個個集裝箱,無人駕駛卡車往來穿梭,將集裝箱運往相應堆場……從單一的煤炭輸出碼頭到全球“最年輕”的5億噸級港口,日照港建設發展的實踐再次生動地驗證,通過傳統產業不斷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式現代化正一步步邁上新的臺階。
“我們今年已成功研發出輕量化集裝箱軌道吊,下一步將對變頻器的水冷化等一系列新裝備進行測試,目標是今年年底實現全域全流程自動化。”山東港口集團日照港安全環保科技部副部長王衍棣說。
護海為民,打好“生態”牌
山東日照在歷史上開海為先,如今,又在護海為民的生態之路上走在前列。
艷陽高照,蟬鳴晴空。家住安徽的孫飛飛驅車數百公里,來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日照海邊。“沒見過這么長、這么美的海岸線。我早上和妻子去趕海,下午陪女兒挖沙。”雖然同樣的日程已重復兩天,但孫飛飛一家意猶未盡。
20世紀60年代,日照北部海岸曾是滿目荒蕪。常年風吹浪打,使這里形成一道道沙丘,遠遠望去,恰似邊疆的大荒灘。這處大荒灘涉及附近9個村,但沒人管、沒人問,曾被民間戲稱為“大沙洼”。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大沙洼有‘三寶’:飛沙、海霧和‘小咬’(飛蠓)。”
20世紀末,為解決固沙難題,當地根據“大沙洼”多水多沙的情況,挖出1.5米深的排水溝,并用挖出的沙子堆成臺田用于植樹。隨著棵棵黑松、水杉站穩腳跟,“大沙洼”成為國家森林公園。夏日漫步其中,微風拂面,樹影斑駁,格外涼爽。
海岸線治理,讓當地產業從有到“優”。在日照市禹海紅旗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一尾尾石斑魚靜棲池底,水質情況一目了然。公司總經理趙奎峰說,在政府政策和資金扶持下,公司采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對養殖廢水中的營養物質進行收集利用,對污染物進行降解處理,養殖尾水排放量由養殖水體的3倍降到1/10。
日照市已累計撥付7000萬元扶持資金,開展現代漁業園區建設,促進海水養殖產業化、規范化發展。同時,開展現代漁業園區連片治理,實施養殖尾水循環利用、池塘沉淀凈化及生物處理,實現養殖尾水精準高效處置。
日照東港區秦樓街道萬平口景區陽光海岸綠道
在修復整治海岸線的基礎上,日照遵循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原則,建設陽光海岸綠道、發展文旅產業。一條約28公里長的綠道循岸線、連山海、穿松林、過村居,串聯起萬平口景區、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兩城河口濕地等自然人文節點,形成獨具特色的濱海慢行網絡,給市民和游客帶來“空中走”“畫中游”的體驗。
鍋爐房改造成的游客中心、蓄水池改造成的潛水教室、育苗廠房改造成的咖啡廳……昔日養殖產業遺存正以另一種面貌呈現在游客眼前。
“分割沙灘的養殖池不見了,被海風卷著跑的沙子也在岸邊安了家,海岸線重新成為風景線。”市民張舒童把家鄉的變化看在眼里。大學畢業后她返回家鄉,以一名導游的身份支持家鄉的旅游產業。
海邊民宿爆滿,社交平臺上陽光海岸綠道好評如潮,持續推進的海岸線治理厚積薄發,反哺日照的文旅產業,使其躋身熱門海濱旅游城市。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日照市共接待游客2160余萬人次,其中省外游客量達826.5萬人次、占比為38.3%。
“串起日照海濱生態與發展的不只是海岸線,還有多年來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的深刻變革。”日照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管恩余說,當地將嚴格自然岸線執法監管,堅決守護好“藍天、碧海、金沙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