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4-12-30 16:20:12
原標題:全國科技館和科學技術類博物館達1779個 科普人員突破215萬人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全國科技館和科學技術類博物館達1779個 科普人員突破215萬人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日前,科技部發布2023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統計數據表明,2023年全國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要求,強化使命擔當,堅持在夯實基礎同時不斷拓寬發展空間,推動科普工作向更高質量邁進。
全國科普經費投入創出新高。2023年全國科普工作經費投入首次突破200億元規模,籌集額達到215.06億元,比2022年增長12.60%。以公共財政支持為主的科普經費投入格局穩健持續,各級政府部門撥款167.11億元,比2022年增長8.3%,占當年全國經費籌集額的77.7%。全國人均科普專項經費5.76元,比2022年增加0.46元。科普活動支出81.87億元,占當年科普經費使用額的39.42%,科普場館基建支出31.37億元,占15.1%,科普展品、設施支出22.72億元,占10.94%。
科普人員隊伍建設不斷完善。2023年科普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在“小核心+大協作”模式下多點推進,形成以專職人員為核心、兼職人員為補充、志愿者為后備的人才蓄水池。全國科普專、兼職人員共計215.63萬人,比2022年增長7.99%。其中,科普專職人員29.32萬人,科普兼職人員186.31萬人。中級職稱及以上或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科普人員數量達到134.99萬人,比2022年增長10.11%。女性科普人員98.01萬人,比2022年增長11.42%。科普講解與輔導人員38.86萬人,比2022年增長5.81%。專職從事科普創作與研發人員2.22萬人,比2022年增長9.26%。注冊科普志愿者數量達到804.53萬人,比2022年增長17.16%。
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穩中求進。全國科技館和科學技術類博物館共計1779個,比2022年增加96個;展廳面積660.03萬平方米,比2022年增加6.04%。其中,科技館703個,科學技術類博物館1076個。全國范圍內共有青少年科技館站519個,城市社區科普(技)專用活動室4.8萬個,農村科普(技)活動場地 16.19萬個,科普宣傳專用車1203輛,流動科技館站856個,科普宣傳專欄25.94萬個。
公眾參與各類科普活動積極踴躍。2023年全國組織線上線下科普(技)講座130.54萬次,吸引19.26億人次參加;舉辦線上線下科普(技)專題展覽10.75萬次,共有5.14億人次參觀;舉辦線上線下科普(技)競賽4.13萬次,參加人次達5.66億;建設青少年科技興趣小組12.74萬個,參加人數達877.33萬人次;青少年科技夏(冬)令營活動共舉辦2.69萬次,參加人次為147.13萬;科研機構和大學向社會開放8391個,接待訪問1964.17萬人次;舉辦線上線下科普國際交流活動1315次,參加人次達1150.76萬。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以“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為主題,舉辦線下線上各類科普專題活動12.65萬次,共有4.48億人次參加。
網絡化科普表現搶眼,成為科普傳媒矩陣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重要陣地。2023年全國科普類網站建設2045個;科普類微信公眾號建設9561個,關注數10.45億個;科普類微博建設1513個,粉絲數2.86億個。電視臺播出科普(技)節目22.69萬小時。廣播電臺播出科普(技)節目24.85萬小時。科普期刊發行6622.92萬冊,科普圖書發行4989.74萬冊,科技類報紙發行8026.41萬份。
全國科普統計工作由科技部相關司局負責,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具體承擔。2023年度數據的統計范圍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1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共回收調查表8.49萬份,是目前國內統計范圍最廣、涵蓋面最大、內容最豐富、最為權威的政府科普工作基礎數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