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以下稱《意見》),在今天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司法部表示,作為近期國家為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推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意見》著力解決涉企行政檢查中的突出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健康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介紹,《意見》對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作出了系統全面的規定。《意見》規定的10項措施都是直奔著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行政檢查方面的突出問題去的。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檢查頻次過高問題,《意見》要求合理確定檢查方式,能通過非現場方式實施的不得入企檢查,能合并的要合并,能聯合的要聯合,同時,還限定了年度檢查頻次的上限。針對困擾企業的檢查標準不透明、不一致問題,《意見》明確要求向社會公布檢查標準,對不同部門檢查標準存在沖突的,要主動進行協調,避免因標準不一致導致企業無所適從。針對社會詬病的運動式檢查問題,《意見》要求嚴格控制專項檢查,提高檢查的精準性,特別是檢查事項涉及多個部門的,要求有關部門聯合擬訂檢查計劃。針對違規異地行政檢查問題,強調涉企行政檢查要以屬地管轄為原則,要求明確相關規則,嚴禁違規實施異地檢查,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要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健全行政檢查異地協助機制。
《意見》強調對行政檢查進行全方位、全鏈條、全覆蓋規范管理。在檢查主體方面,進一步明確了哪些主體可以檢查,哪些主體不能檢查,嚴禁不具備主體資格的組織實施檢查。在檢查事項方面,進一步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要對現有檢查事項進行清理,該調整的調整、該取消的取消,切實從源頭上遏制亂檢查。在檢查程序方面,進一步細化檢查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杜絕隨意檢查。在檢查行為方面,進一步明確提出檢查要做到“五個嚴禁”“八個不得”。
《意見》著眼于推進各項制度措施的落地見效,健全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強化責任意識,明確規定各項工作的責任主體,并對建立分級分類檢查制度、公布檢查標準等規定了具體的完成時限。強化數字賦能,要求加快建成全國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信息系統,全面、統一、及時歸集檢查信息,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高頻次檢查等進行快速預警,提高監督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強化執法監督,要求執法監督機關要通過責令改正、公開約談、直接督辦、通報曝光等方式,嚴肅責任追究,對違規行政檢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強化信息公開,要求嚴格落實執法公示制度,必須按照規定向社會公布檢查主體、事項、依據、標準、計劃、頻次等信息,便于全社會對行政檢查活動進行監督。
胡衛列表示,在實踐當中,確實存在著該查的沒有查、不該查的又去亂查這些問題。因此,落實好《意見》各項措施的關鍵在于如何把握好行政檢查的“度”。對于人民群眾十分關切的,與他們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領域,特別是對于群眾投訴舉報或者有關部門轉辦交辦的這些問題,該查的不但要查,而且要嚴格進行,確保檢查能夠務求實效、不走過場。通過有效的檢查,能夠讓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切實有效的維護和保障。
要注意避免“卸責式”檢查的傾向,防止“查了就免責、不查就追責”的錯誤觀念,行政執法主體要準確把握《意見》的精神要求,在開展檢查時,要真正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既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又保證必要的檢查能夠有效的開展。
閃電新聞記者 王志芹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