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2025-01-20 15:12:01
央廣網北京1月19日消息(記者王晶)202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30萬億元,經濟總量站上“新臺階”。在近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康義表示,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了新的臺階,也意味著我國發展的基礎更牢、條件更優、動力更足、抗風險能力更強,還意味著我國為全球發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工人們正在組裝全自動高速插秧機。
總量突破130萬億
——我國經濟家底更加殷實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介紹,初步核算,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34908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024年我國經濟增量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體量。”他說。
康義強調,我國經濟家底更加殷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經濟總量基本每1-2年就突破一個10萬億元的關口。十多年間,實現了從50多萬億元到130多萬億元的歷史性躍升,綜合國力在顯著增強。2024年我國經濟增量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體量。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在顯著提高,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49.2萬億元和76.6萬億元。
另外,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整產業體系的優勢更加鞏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雄厚的經濟基礎、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和完整的產業體系始終是我國應對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48.8萬億元和51.4萬億元。”康義表示。
同時,內需主動力的作用得到持續發揮。我國貨物貿易、外匯儲備、制造業規模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國內消費市場的規模居世界第二,糧食和能源保障能力鞏固提升,5G、算力、儲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在加快布局。制造業強鏈補鏈在扎實推進,安全發展的基礎鞏固夯實。
康義稱,我國對世界繁榮發展繼續做出積極的貢獻。這些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貢獻率基本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我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更多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政策,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進口市場。2024年貨物進口規模達到了2.6萬億美元,中國大市場為各國開放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海口加快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到第11位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的著力點。據介紹,2024年,各方面都在積極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動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促進科技的創造力向社會的生產力轉化,“我國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康義說。
康義介紹,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夢想號”探秘大洋,不斷刷新中國科技的新高度。我國全球創新指數2024年排名升到第11位,是十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另外,康義介紹,我們的研發投入也在持續加大,2024年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6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基礎研究經費增長10.5%,占R&D經費比重為6.91%。
不僅如此,新興產業在進一步壯大。以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向好,產業體系的新支柱正在逐步形成。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康義表示,新的市場需求也不斷地催生更多高品質的產品供給,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中,智能消費設備制造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9%,其中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5.1%、53.5%。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經濟進一步成長。數字技術、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的持續發展,數字經濟也在賦能千行百業,已經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引擎。此外,綠色發展進一步顯效。我國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新能源產業發展成效突出,我國已建成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新能源全產業鏈體系。能源行業的綠色化在加快推進,清潔能源發電占比不斷提高,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占比提高到32.6%,接近三分之一。
康義透露,我國還在積極布局未來產業,量子科技、低空經濟都在加快的走向現實。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各領域在加快搶灘經濟發展新賽道,新質生產力在不斷賦能高質量發展。
文旅融合年味濃 春節消費熱潮折射經濟活力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3.5%
——未來支撐消費增長有利條件較多
康義表示,2024年,各地區各部門在加力實施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穩定和擴大居民消費,特別是四季度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容,效果在持續顯現,市場銷售的增速明顯回升,促進了經濟的回升向好。
市場規模繼續擴大。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規模穩居全球市場前列。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長3.8%,比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經濟增長2.2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拉動1.6個百分點,比三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
以舊換新拉動明顯。2024年,中央向地方下達了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2.3%,比上年加快11.8個百分點;全年家具類增長3.6%,加快0.8個百分點。
服務消費新引擎作用突出。居民消費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態勢比較明顯,消費形態由商品消費為主向商品和服務消費并重轉變。服務消費也日益成為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方向。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服務零售額增長6.2%,快于商品銷售的增速。文旅消費熱度不減,信息消費方興未艾,交通出行類、通訊信息服務類零售額都保持兩位數增長。
新型消費潛力加快顯現。網絡銷售、即時零售等消費新業態不斷發力,2024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5%,帶動了快遞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國貨、國潮、國韻產品備受歡迎,數字文旅、直播帶貨、在線健身等新業態新模式也在層出不窮。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場景持續拓展,展現出快速成長的潛力。特別是高能效等級和智能家電零售額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康義表示,當前,我們也要看到,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仍顯不足,消費的需求確實有待進一步的提振。從未來看,我們支撐消費持續增長的有利條件較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