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閃電新聞
2025-01-20 19:35:01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0日訊 在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介紹,2024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和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糧食生產邁上新臺階,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介紹,2024年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增產。糧食生產克服高溫干旱、極端洪澇、超強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再獲豐收,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達到1.413萬億斤、比上年增產221.8億斤,中國飯碗里裝了更多中國糧。大豆油料擴種成果有效鞏固,大豆產量2065萬噸,食用植物油自給率進一步提高。棉糖膠穩定發展,豬牛羊禽肉產量達到9663萬噸、比上年增長0.2%,肉蛋奶、果菜茶、水產品等供應充足,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增加,老百姓的餐桌更加豐富、吃得更加營養健康。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全國超過六成的監測對象已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其余也都針對性落實了精準幫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提高產業就業幫扶質效,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導產業,832個脫貧縣均培育形成了2—3個主導產業,總產值超過1.7萬億元,近3/4的脫貧人口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截至2024年底,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人數3305萬人,已連續4年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
農業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種業振興行動“三年打基礎”任務順利完成,全面摸清了種質資源的家底。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超過75%。超額完成年度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對各地抗旱防澇發揮了重要作用?;兽r藥施用持續減量增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農膜處置率分別超過79%、88%、80%。
鄉村富民產業蓬勃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效益改善,預計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8萬億元。鄉村休閑旅游發展向好,“鄉游” “村字頭”IP吸粉無數,帶火了鄉村、致富了農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119元,比上年實際增長6.3%。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5%左右,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5%以上。鄉村道路、供水、通郵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整治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減輕了群眾人情和經濟負擔,村跑、村舞、村BA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精彩紛呈,鄉村治理取得實效。
農村改革重點任務穩步推進。在安徽、湖南、廣西三省區扎實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在其他省份的縣、鄉鎮有序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地區絕大多數農戶的承包地總體順延。農業社會化服務擴面提質,109.4萬個經營性主體年服務面積超過21.4億畝次,帶動小農戶9400多萬戶。
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組織各地深學細悟“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分片區召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現場會,實施了一批試點工程,推廣了一批典型案例,因地制宜探索適合不同區域的鄉村振興路徑。
張興旺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農業農村部將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研究謀劃過渡期后常態化幫扶政策舉措,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突出抓好“兩提一促”。
一是優化監測幫扶提效率。加快建設覆蓋農村人口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大數據信息系統,更多依靠農戶自主申報、部門篩查預警和基層干部日常走訪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監測識別,因人因戶開展精準幫扶。
二是強化產業就業幫扶提質量。指導各地按照鞏固一批、升級一批、盤活一批、調整一批“四個一批”要求,因地制宜推進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讓幫扶產業成為持續帶動增收的富民產業。深入推進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提高就業培訓質量,確保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
三是深化重點區域幫扶促發展。聚焦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等重點區域,深化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讓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在鄉村全面振興道路上不掉隊、趕上來。
閃電新聞記者 王志芹 北京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