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22 17:23:01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冬日堅守 點點星辰暖旅途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冬日堅守 點點星辰暖旅途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22日電(記者張晟)春運的路途,有一群幕后的鐵路“護航人”,他們如同冬日里的星辰,雖不耀眼,卻默默閃爍,用無盡的溫暖和堅守,為旅客出行保駕護航。
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三盛公黃河鐵路特大橋,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烏海工務段烏海路橋車間巴彥路橋工區的守橋衛士們嚴陣以待,迎接春運與凌汛期的雙重考驗。
“有些冰凌比較大,徑直撞向橋墩底部,雖然暫時沒有影響到橋墩結構,但還是要多觀察、勤記錄,確保橋墩狀態良好。”馬瑞祥不斷叮囑工友。
此刻,橋上的風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說話都有些聽不清楚。“記得我剛開始上班的時候20多歲,上橋作業很慌,來車時橋體的震感讓我腿抖。轉眼,今年已經是我的第35個春運了,大橋上的每顆螺栓、每寸鋼軌,我都巡檢過無數遍。”馬瑞祥自豪地說。
圖為馬瑞祥(左)與工友觀測并記錄三盛公黃河鐵路特大橋上游流凌信息。新華社發
在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包頭車輛段包頭庫檢車間內,一列列客車靜靜地停靠在檢修線上。上午8時,對講機里傳來指令:“開始檢車作業。”工長張福林迅速拿起手電筒和檢點錘,帶領工友走進冰冷的檢修庫。
“冬季雨雪冰凍天氣多,加上客車每趟運行時間長,我們手里的檢點錘就類似于醫院大夫手中的聽診器,一列客車的檢修時間通常只有一個半小時,車上車下有上千個檢修項點,我們干活必須爭分奪秒,保證客車正點出庫。”張福林說。
由于崗位重要、責任重大,他們也被稱作鐵路上的“車輛醫生”。“我們一天要走上萬步,檢修15列200多輛車廂。”說完,張福林又不斷重復起下蹲、彎腰、直立動作……
圖為張福林在對列車底部進行檢查。新華社發
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大板機務段大板檢修車間行修組調度員黎士剛,負責回庫機車的調度和搶修工作。由于地處內蒙古東部地區,冬季氣溫常在零下20多攝氏度,每當冬季來臨,行修組就進入“極寒戰斗期”,百米的整備場就是他們的“戰場”。
“行修班組工作特點就是‘急’,機車入段后,經常只留給我們10分鐘到15分鐘的時間進行作業。”黎士剛告訴記者,當前正值春運,旅客列車質量必須保證萬無一失,行修組每天都在為機車準點出庫搶時間。
“冬季內燃機車回庫,柴油機剛剛停機,機械間環境溫度通常在40攝氏度以上,高溫下的‘突擊’作業與極寒天氣下車外零下20多攝氏度的低溫形成極大溫差。”黎士剛開玩笑說,“我們每天就是‘上車一身汗,下車透心涼’。”
黎士剛告訴記者:“過年了,讓旅客平安到家,既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追求。”
圖為黎士剛在檢修機車走行部。新華社發
在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大板車務段大板站,嚴紅紅是這里唯一的女上水工。“上水工作看似簡單,實則是體力的挑戰,也是意志的磨礪。”嚴紅紅說。
圖為嚴紅紅準備給列車注水。新華社發
晚上8點多,氣溫零下20攝氏度,站臺下水管僵硬,給上水作業帶來極大困難。但嚴紅紅習以為常,抻管、接管、注水、拔管,她的每一個動作都那么熟練而有力。補滿一節車廂后,她又爭分奪秒,拖著十幾斤重的水管奔向下一節車廂。“上水時衣袖經常被水花濺濕,里面一身汗,外頭一層冰,但是作業標準不能降低,一個班下來,這套動作至少要重復200多遍。”嚴紅紅說。
“雖然苦和累,但是想到旅客們能在車上喝到熱水,能回家團圓,我就感覺很值得。”嚴紅紅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