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5-02-04 10:49:02
原標題:年貨消費里的新春華章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年貨消費里的新春華章
來源:新華社
乙巳蛇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的首個春節。春節期間,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慶的氛圍,一份份蘊含著心意的年貨在人們手中傳遞。年宵花、紅福字、紅燈籠……今年春節,年貨市場紅紅火火,消費熱力十足。
■年貨市場供應足
置辦年貨是中國人過年的“重頭戲”,在春節的重要儀式感中,煙火氤氳,暖意盎然。今年春節期間,各大超市年貨供應充足,禮盒、水果、掛飾、糖果等傳統年貨一應俱全,全力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
道口燒雞是河南的一道傳統美食,為春節餐桌送上一份老家味道。
■年貨產品花樣多
春節期間,年貨消費市場“熱辣滾燙”。
春節前后,東北年貨市場熱氣蒸騰,年味十足。今年,棉襪悄然成為了東北地區的年貨“香餑餑”。一雙雙棉襪被放進禮盒中、塞進“紅包”里,成了當地人們過年期間走親訪友的溫暖伴手禮。
鹿茸等吉林特產的梅花鹿產品成了當地年貨“新寵”,受到市場熱捧。同樣,產自云南省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牛油果成為年貨市場新寵,備受全國消費者青睞。
產品創意更優、文化意蘊更強、購買場景更豐富……今年,涌現出“文化熱”的年貨市場,為春節增加了更多絢麗的色彩。
在天津,泥人張泥塑作品做工精湛;在廣西,六堡茶茶香氤氳;在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里的紅包商品經過重新設計,不僅加入蛇年元素,表面還采用了絲綢覆膜……隨著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對非遺產品認知度的提高,年貨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精美且文化意蘊深厚的商品。
1月29日晚,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小西街選購文創商品。 新華社發(張鷹攝)
■年貨消費活力旺
麥香四溢的石磨面粉、滿口醇香的土蜂蜜、酥軟可口的旱酥魚……山東淄博博山區八陡老街的“黃河大集”上,聚集了160多個攤位,千余種特色產品讓人目不暇接。與以往大集不同的是,如今不少商家攤位前都擺上了直播設備,把最真實、熱鬧的趕集現場通過小小的屏幕展示給全國各地的觀眾。
據了解,山東各地還策劃了貫穿春節、元宵等主要節點的系列主題活動,通過一系列可玩、可看、可體驗的特色大集,點燃文旅消費“冬天里的一把火”。
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萬良鎮被稱為“人參小鎮”。春節期間,當地的人參交易市場中人來人往,人參產品銷售進入旺季。
新產品、新創意、新業態、新場景,彰顯著年貨消費里的新春華章,也折射著紅紅火火的春節假期“年經濟”。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