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14 15:59:02
原標題:滿滿家鄉味,山東煎餅越做越香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滿滿家鄉味,山東煎餅越做越香
來源:大眾日報
一口煎餅很山東!2024年10月19日,在第六屆全國糧食交易大會上,由泰安市牽頭創建的“山東煎餅”區域公共品牌正式發布并推向全國,這道承載厚重歷史文化、極具濃郁地方特色、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千年美食,從此有了屬于它自己的身份商標。
品牌化運營 從“地方風味”到“品牌特產”
“吃煎餅,一張張,五谷雜糧都出香。省工夫,省柴糧,過家之道第一樁。又卷渣豆腐又抿醬,個個吃得白又胖。”這首泰安民謠概括了煎餅的各種妙處。煎餅作為當地人的傳統主食,據說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多以大豆、玉米、小米、高粱等為原料。蒲松齡《煎餅賦》中描述其“圓如望月,大如銅鉦,薄似剡溪之紙,色似黃鶴之翎”。
把煎餅當成日常主食的,除了泰安,還有臨沂、日照、濟南、淄博、棗莊等地,覆蓋大半個山東,在傳承、工藝、口感、口味等方面各具特色,形成了頗具規模和品牌影響的煎餅鎮、煎餅村,產業規?;⒓s化程度不斷提升。
2024年,在“齊魯糧油”公共品牌的引領下,泰安市發展改革委聯合臨沂、日照等市,以優勢企業為主體,構建品牌矩陣,牽頭創建“山東煎餅”區域公共品牌,制定品牌建設戰略規劃,建立起完整的品牌標識體系。依托“齊魯糧油”品牌“IP”生態圈優勢,“山東煎餅”迅速成為國內糧油行業、消費者及媒體關注的焦點。
標準化制作 從“傳統食品”到“健康零食”
2023年9月6日,山東煎餅團體標準在泰安市正式發布。團體標準由山東省糧油檢測中心牽頭組織全省10余家企業共同起草,包括山東煎餅的術語和定義、生產工藝等七個方面內容,方便企業參考使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消費結構、消費群體的變化,山東煎餅企業瞄準中高端市場,融合現代健康需求,升級加工工藝,煎餅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產值規模不斷擴大,原料更健康、營養更豐富、口味更多樣的新式煎餅不斷涌現。
“煎餅的配料過去以玉米、小米、黃豆為主,現在變為由五谷雜糧相配而成;品種既有傳統主食煎餅,又有添加了水果、蔬菜的特色煎餅,還有面向亞健康人群研發的山參煎餅、泰山黃精煎餅等個性化煎餅。”泰安市泰山糧食食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峰介紹。
九品貢食品有限公司另辟蹊徑,選用大米作為主原料,對生產工藝進行創新升級,獨具匠心開發了發酵和蘇醒工藝,制作出來的煎餅入口即化,口感薄軟松甜香,從而使這個傳統主食向日常零食、中式茶點、早餐配餐等多個消費場景轉化。
如今,色澤金黃、薄如蟬翼、營養美味的山東煎餅,正從傳統主食逐漸向老少皆宜的休閑零食、健康食品轉變。
產業化發展 從“百姓主食”到“經濟主業”
在泰安市泰山糧食食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熟練地操作著機器,一張張煎餅在自動化生產線上攤制出來。在這里,煎餅不僅被“吃”出了新花樣,還成了當地的大產業。
近年來,山東煎餅產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不斷提升。僅泰安地區煎餅加工企業就達50余家,個體工商戶上萬個,年產煎餅可達20萬噸,產值30多億元,帶動當地近10萬人就業。
從“百姓主食”到“經濟主業”,山東煎餅產業呈現出產品種類多、龍頭企業強、專業村鎮發展勢頭好等特點,泰安市也借此打造了“中國煎餅第一鎮”(樓德鎮)、“泰山煎餅村”(徂徠鎮南黃崖村)等知名品牌。通過政府引導、企業自治形式,形成協同發展產業集群,實現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當前,泰安正著力打造煎餅產業園,規劃71畝地,投資1.35億元,建設煎餅加工標準化生產車間4處,建設綜合性產品展示交易中心1處。預計建成后入駐企業10家,年加工煎餅1.2萬噸,年產值超過2億元。
越攤越大的煎餅產業,是山東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主食產業化作為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重要一環,聚力推動糧食加工向食品生產轉型,打造主食產業新高地,推動產品供需升級,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米袋子”“油瓶子”。(來源:《大眾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