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
2025-02-24 14:48:02
地處福建東北部的寧德市下黨鄉,曾是全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交通十分不便。1991年,鄉里才修通了第一條公路。而1988年建鄉時,人均年收入還不到200元。
三十多年來,當地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在絕壁上修公路、在大山中謀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托綠水青山和紅色資源,村民們發展茶產業和旅游業,讓下黨鄉舊貌換新顏。下黨鄉如今交通方便了嗎?這段時間又有什么新鮮事?一起去看看↓
打造“零碳新基建”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總臺記者黃珊:今天,我要帶大家來打卡下黨鄉的網紅新地標,就是我現在所在的這座建筑,它是前不久鄉里剛剛建成投用的“零碳茶館”。
這是一座白色的兩層建筑,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設計非常簡約現代。這里不僅是游客們休息落腳的打卡點,更重要的是,還是一個“零碳茶館”。整個建筑的幕墻使用的都是超白玻璃,可以保證通透的視野和充足的采光。而且在建筑的外觀、扶手欄桿及地面等區域,使用了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再加上屋頂的光伏發電系統,整座建筑可以實現自發電。
在這座建筑的旁邊,還有一個智能充電站,它能夠提供光伏發電、電力存儲和移動充電等服務。村里還新來了一個充電狗機器人,也就是大型的移動充電寶。只要提前在手機小程序上下單,就可以在不同的停車場景,讓它來給你的車充電。充電站、移動充電狗還與茶館聯動,形成了一個“智能微網系統”,可以對整體的儲能用電情況進行智能調度。其實這些,就是下黨鄉正在打造的零碳新基建。
就在我們的正前方,是下黨鄉的食用菌菇房,這兩天這里的銀耳正在采收,在菇房的屋頂上,也是一片光伏發電系統。在不久的將來,“零碳菇房”“零碳茶園”“零碳村”等,你在這里都能夠看到,它們都為下黨鄉的產業振興,插上了綠色的翅膀。
可視化定制茶園
不賣茶葉只租茶園
茶葉是下黨鄉的傳統支柱產業,也是村民們重要的收入來源。這是村民們自己種的特色烏茶,茶湯是琥珀色的,茶香濃郁。下黨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這里的茶農只租茶園不賣茶葉。
下黨鄉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茶園進行整合,以每畝茶園一年2萬元的租金,向全國招募茶園主。茶園主不用自己種茶制茶,每年就可以獲得100斤的生態茶葉,還能到自家茶園采摘,體驗農事活動。而且茶園茶廠都安裝了攝像頭,茶園主還能通過手機隨時查看自家茶園的情況??梢暬亩ㄖ撇鑸@,開啟了鄉村振興的新模式,也是依托這個模式,茶農們每年每畝都能增收4000元左右。
路通迎客來
古村舊貌換新顏
在下黨不變的是繞村而過的修竹溪,是飛架于峽谷之間的鸞峰橋,是古樸靜謐的傳統古民居,而變化的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和越來越熱鬧的村鎮街道。
目前,下黨鄉已經建成5條進鄉公路和10條通村公路。今年的春節到元宵期間,這里還舉辦了一系列傳統的非遺民俗表演,還有熱氣騰騰的百家宴。
據統計,春節到元宵期間,下黨鄉接待的游客量達8.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了470萬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