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看,田間地頭的“科技范兒”(國際人士看中國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5-02-25 11:23:02

農業科技護航糧食穩產豐產、人工智能賦能農業轉型升級……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成果在農業領域加速應用,持續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不少外國朋友成為中國科技興農富農的見證者和受益者。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來自老撾的留學生、德國的農業專家、日本的植物學專家,聽他們講述中國田間地頭的“科技范兒”。

昆明理工大學老撾籍博士生宋展——

“我想讓老撾的農民也用上更高效、更科學的灌溉與施肥方法”

玻璃溫室里,菜苗正綠。宋展蹲在地頭,記錄菜苗生長狀況。“我來中國學習已經3年,但與農作物打交道可不止3年。”昆明理工大學老撾籍博士生宋展出生于農村家庭,從小就和家人一起忙農活。“黃瓜、芒果……我家在老撾種了許多蔬菜和水果,不過灌溉、施肥全靠人工。”

中國迅速發展的農業工程技術吸引著宋展。云南與老撾地形相似、氣候相近,是他選擇前來學習的主要原因。

跟隨導師楊啟良教授,宋展學習起農業工程,主攻高原特色農業的水肥高效利用技術。“我想讓老撾的農民也用上更高效、更科學的灌溉與施肥方法,提高耕種效率,提升作物品質。”宋展說。

傳感器如何運行、灌溉施肥的管理策略如何選擇,怎樣利用合理的灌溉施肥策略提高食用玫瑰的產量、更高品質的三七需要哪種灌溉方式……課堂上,老師們運用一個個案例,幫助宋展理解復雜的知識。為了補齊短板,宋展幾乎每天都待在學生工作室中。“我在學習水肥知識時有一些困惑,就向同學們求助,沒想到同學們都圍了上來,熱情地為我解答。”宋展話語里充滿了感謝之情。

宋展的課堂不僅在實驗室,也在田間。

“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成就令人贊嘆!”回憶起在云南農村的調研經歷,宋展說,“許多農戶家里都配備了全自動收割機,大型農業灌區能夠實現自動化灌溉、精準施肥。”宋展看到,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噴灌設施鋪設到田間地頭,根據地塊作物長勢隨時調節;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智能施肥機精準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用藥量,既節約資源、提升品質,又降低了勞動力成本。

未來,宋展希望博士畢業后走上教學崗位,向更多的老撾學生傳授科學的灌溉施肥技術。宋展還準備借助昆明理工大學與老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平臺,共同研發適合老撾的特色作物、適應當地地形的農業設備。“希望未來老撾也能用上現代化設備,讓我們的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宋展對此信心滿懷,“中國的現代農業技術與裝備將助力老撾鄉村減貧和農業現代化發展。”

德國農業專家諾伯特·菲舍——

“這幾年中國設施農業的飛速發展,令我印象深刻”

一場新雪,一地銀裝。位于寧夏銀川市賀蘭縣洪廣鎮欣榮村的紅樹莓種植基地溫暖如春。一簇簇紅樹莓枝繁葉茂,不少鮮果已通體透紅,像串串瑪瑙。這里的部分紅樹莓原種,就是德國農業專家諾伯特·菲舍帶來的。

菲舍2000年起就在中國從事樹莓產業的技術咨詢工作。2007年,寧夏科技廳邀請一批專家為當地農業發展建言獻策,菲舍是其中之一。菲舍首次來到寧夏就發現了當地開展紅樹莓種植的潛力,于是長期扎下根來,致力于紅樹莓的引進與培育。

“紅樹莓含水量高,對灌溉的需求大,寧夏降水量遠不如我的家鄉,剛開始種植時我一直擔心水的問題。”寧夏在節水灌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讓菲舍打消了顧慮。大棚的架式栽培田里,高架離地、水肥一體化的種植系統把紅樹莓養得枝葉肥嫩。打開閥門,機器的轟隆聲中,可溶性肥料隨著管道流淌,精準深入到苗間根系。“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還方便種植者根據紅樹莓的生長周期進行細致調整,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菲舍說。

從授粉、病蟲害防治,到種植基地規劃、育苗、剪枝,在菲舍的推廣下,紅樹莓這個“舶來品”在寧夏安了家,成為不少當地百姓的“金果子”。為了表彰他對寧夏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201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向他頒發了“六盤山友誼獎”。在寧夏近20年,最讓菲舍感到驚喜的,是當地在紅樹莓種植領域的自主創新。

賀蘭縣洪廣鎮的種植基地旁,是當地的紅樹莓“冬眠”實驗室。在這里,一批幼苗生長周期結束,正在冷庫里休眠,等待下一步的溫室移植。“每株紅樹莓都有5個月的生長期,通過休眠和調控溫度、光照、濕度等參數,可以讓紅樹莓擺脫季節限制,實現全年掛果。”基地負責人呂品昇介紹,從過去只有30天結果期,到現在可以全年“嘗鮮”,背后離不開冷庫建設、智能溫室、無土栽培等農業科技的進步。

“生產基地里種植的紅樹莓超過15萬株,這樣的生產規模和農業技術運用,在德國很少見。”菲舍說,“這幾年中國設施農業的飛速發展,令我印象深刻。一些種植基地附近就是加工廠,冷凍樹莓、樹莓果干、樹莓飲料,創新產品很多。一些當地民眾發展鄉村旅游和農家樂,獲得了更多收入。”

這幾年,菲舍頻繁往返于中德之間,希望把一些寧夏的好種源、好做法在自己的家鄉推廣。“現在回德國,我都會帶著中國各地的樹莓種子,給家鄉的從業者看。寧夏是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的一個縮影,我相信在更多農業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農業科技建設將取得更大成就,為全球農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菲舍說。

華中農業大學日籍教授津田賢一——

“近些年來,我看到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推廣應用到田間”

將葉片打孔,放到96孔細胞培養板上,再將培養板放進微孔板檢測儀中,檢測細菌的定殖量……走進位于湖北武漢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植物免疫實驗室,日籍教授津田賢一和同事韓曉偉教授正在操作科學儀器,研究擬南芥的抗病性。

“自然界中,植物和微生物之間存在密切的互作關系,有的時候是‘朋友’,有的時候是‘敵人’。我們通過研究揭示兩者互作背后的機理,致力于找到更多讓‘敵人’變成‘朋友’的策略,不斷增強農作物抗病性,提高農作物產量。”津田賢一說,在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領域,中國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

津田賢一曾先后在日本北海道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從事研究,并曾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種研究所擔任研究課題組組長。2019年9月,他受邀來華,任職于華中農業大學。

在科研和教學工作之余,津田賢一深入中國生產一線和田間地頭開展調研。“過去,中國在發展機械化和規模化生產方式等方面相對欠缺。可喜的是,近些年來,我看到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推廣應用到田間。”他說。

津田賢一還留意到,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正在逐步成為農民的好助手。“過去在田間發現病蟲害,農民需要四處跑腿求教。現在一些地方建設了‘智慧農業云平臺’,農民可以直接把照片上傳到‘云端’,平臺依托海量數據庫進行智能化診斷,給出補救措施。”津田賢一說。

農業科研裝備不斷迭代,讓中國農業跑出“加速度”。正在武漢光谷建設的國家作物表型組學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成后將具備每年50萬—100萬株植物的基因型、主要表型特性和相關大數據采集與解析能力,實現育種過程的設計性、預見性和可控性,提高育種效率1倍以上。津田賢一感慨:“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在農業科技和裝備建設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成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韓國在建橋梁發生坍塌已致3人死亡

韓國在建橋梁發生坍塌已致3人死亡

新華社首爾2月25日電位于韓國忠清南道天安市的首爾世宗高速公路施工現場25日發生在建橋梁坍塌事故。據韓聯社報道,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5人...[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5
截至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9.92萬億元

截至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19.92萬億元

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0025家,管理基金數量144071只,管理基金規模19.92萬億元。中國...[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5
法英領導人本周先后赴美 欲勸美國“回心轉意”

法英領導人本周先后赴美 欲勸美國“回心轉意”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和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定于本周先后訪問美國,預期將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點討論烏...[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5
新華社快訊:韓國天安市高速公路一橋梁坍塌,據推測8人被埋

新華社快訊:韓國天安市高速公路一橋梁坍塌,據推測8人被埋

新華社快訊 據韓國YTN電視臺25日報道,韓國天安市高速公路一橋梁坍塌,據推測8人被埋[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5
泰副總理:將聯手柬埔寨老撾鏟除電詐

泰副總理:將聯手柬埔寨老撾鏟除電詐

“泰國將與柬埔寨、老撾一起鏟除電詐窩點。”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22日在社交平臺上宣布,在打擊緬甸境內電詐團伙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政...[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2-25
特朗普:對墨加兩國加征關稅計劃將“如期推進”

特朗普:對墨加兩國加征關稅計劃將“如期推進”

新華社華盛頓2月24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說,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關稅的計劃將“如期推進”。在被問及有關下個月即將到來的美對墨加兩國...[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5
歐盟理事會批準新一輪對俄制裁

歐盟理事會批準新一輪對俄制裁

新華社布魯塞爾2月24日電歐盟理事會24日發布新聞公告稱,烏克蘭危機升級三年之際,歐盟理事會當天批準了針對俄羅斯的第16輪制裁,涉及能源...[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5
過過過!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績明日公布

過過過!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績明日公布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發布消息,2024年下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查詢服務將于2025年2月26日開通。祝你四六級過過過![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5
敲定幾乎所有關鍵細節 烏克蘭盼與美盡快簽礦產協議

敲定幾乎所有關鍵細節 烏克蘭盼與美盡快簽礦產協議

新華社基輔2月24日電烏克蘭副總理斯特凡尼希娜24日稱,烏克蘭與美國的礦產協議談判進入最后階段,已敲定幾乎所有關鍵細節,希望能迅速完成...[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4
水利部:今年氣候年景偏差 須高度警惕水旱災害

水利部:今年氣候年景偏差 須高度警惕水旱災害

記者2月24日從水利部獲悉,2025年我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多發強發態勢,必須始終對水旱災害風險保持高度警惕,加快補齊...[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2-2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