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2017-02-22 09:30:02
原標題:他們在美國干的這件事,讓日本人暴露了“隱藏的骯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韓莎莎】今年9月,在美國舊金山市的圣瑪麗廣場,將出現一座慰安婦紀念碑——碑的圓柱上,3名年輕女子手挽著手,旁有一名老婦仰望(右上圖);3名年輕女子分別代表中國、韓國和菲律賓當年的慰安婦,老婦代表目前少數健在的慰安婦。這將是首個在美國主要城市設立的慰安婦紀念碑。從2015年7月議案提出,到今年2月6日舊金山藝術委員會全票通過紀念碑碑文,日本方面幾番阻撓,利用當地日本城的領袖做了一些“骯臟的事”。現在的成果,離不開當地各族裔特別是幾名華裔人士的奔走、努力。《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趕赴舊金山市,專訪了議案的提出者及主要推動者。
一個日本人無恥高喊“她是妓女”
“我們從未料到,在舊金山推動建立慰安婦碑會遇到這么多麻煩。”2月中旬,當《環球時報》就慰安婦話題采訪當地多族裔權益組織“慰安婦正義同盟”負責人郭麗蓮和鄧孟詩時,她們的話令記者感觸頗深。兩人都是華裔退休法官,她們為這座紀念碑的設立奔走了一年多。
事情要從2015年說起。那年7月,舊金山華裔市議員馬兆光提出在公共場所設立一座慰安婦紀念物的議案。“(我)不希望這段歷史被遺忘”,馬兆光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之所以提出這個議案,是受我祖母和‘南京大屠殺索賠聯盟’的影響。”
據馬兆光講,他的祖母出生在南京,100多年前來到美國,雖然沒經歷過南京大屠殺,但她了解這段歷史,并講給小時候的馬兆光聽。此外,在提出議案前5年里,馬兆光連續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索賠聯盟”每年12月在舊金山舉辦的“南京祭”活動。“每年人們聚在一起緬懷歷史,這種既悲傷又充滿力量的活動深深感染了我。”
議案提出,“麻煩”隨之而來。“作為議案,必須得到舊金山市議會的通過才能繼續推進。這一步走得尤為艱難”,馬兆光說。郭麗蓮和鄧孟詩深有同感,她們對《環球時報》表示,從那時起到本月初慰安婦紀念碑碑文通過,人為制造的“麻煩”出現在各個環節。
2015年9月,一場決定慰安婦紀念碑命運的聽證會在舊金山市政廳召開。為了這一刻,時任舊金山高等法院法官郭麗蓮(她也是加州歷史上首位女性華裔法官)在聽證會前一天徹底結束32年的法官職業生涯,因為作為法官,她不能參與游說。當時已經退休但被法院返聘的鄧孟詩也放棄了工作。
“我不后悔”,郭麗蓮說,“之前在法院,看到強奸案都屬于犯罪,罪犯要道歉、賠償以及坐牢。而慰安婦,直到現在日本政府還沒有正式承認,也沒有正式道歉。做法官多年讓我們覺得有必要做正義的事情。”
那場聽證會有近400人參加,包括“慰安婦正義同盟”中40多個多族裔團體的組織,以及韓裔、日裔、菲律賓裔和猶太裔社團等。反對者中,一些人專程從日本飛至舊金山。
鄧孟詩第一個發言,隨后約有200人發言,包括反對方。最后發言的是郭麗蓮。但聽證會上最重要的人是87歲的韓國慰安婦幸存者李容洙。她受舊金山韓裔社區邀請,來到舊金山,在聽證會上用韓語講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
《環球時報》記者也是這場聽證會的親歷者,一年多后回想起來,仍為會上的激烈氛圍所“震動”。特別是在李容洙講完后,竟有一名日本人用英語大喊:她不是“慰安婦”,她是個妓女!“當時一位議員連說了三聲‘以你為恥’。”郭麗蓮說,前議員、知名社會活動家阿莫斯·布朗也在,“我們不知道他會不會支持我們,因為他跟(持反對態度的)議長倫敦·布里德關系很好。聽完李容洙等人的發言后,他說,‘我們黑人不會讓別人教我們怎么說話。我現在選擇支持’。”
馬兆光說,“如果沒有李容洙,決議可能不會通過。她的到來,講述她的故事,也改變了(市長)李孟賢及其夫人的看法。”9月22日,11名舊金山市議員對設碑議案集體投了贊成票。
“他們做了一些骯臟的事情”
在美國,有三座日本城,舊金山的這座最古老、面積最大,也是市議會議長倫敦·布里德的轄區。這意味著圍繞慰安婦的斗爭遠不是一兩場聽證會所能體現的。
“最大的挑戰來自市議會和日本領事館。”馬兆光告訴《環球時報》,日本總領館在幕后游說議長布里德。最初,市長李孟賢也未支持該議案。“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贏得11位議員的支持。當時很困難,因為日本總領館及日本城領袖都聲稱,該提案會引發人們抵制日本的情緒,從而損害美日關系。”
馬兆光說,他收到很多“仇恨郵件”和“威脅郵件”,聲稱“慰安婦”不存在,指責他攻擊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但我本人從未直接受到來自日本政府的壓力”,他說,“他們對我很友好,我們經常會面。”
“但是,日本政府很狡猾”,馬兆光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三次重復這句話。“日本總領事館很狡猾。表面上他們并沒有做什么,但我知道他們打了很多電話,不斷拜訪議長辦公室,還利用日本城領袖作為耳目,做一些‘骯臟的事情’。”
馬兆光特別提及日裔人士江美利。“日本城的一些領袖跟我共事多年,其中江美利是我30多年的好友。但他們還是為日本總領館從事著‘骯臟的活動’。”馬兆光說,江美利曾要求刪除議案中所有“日本皇軍”及“日本政府”字樣,要求不能出現“日本軍隊”或“日本政府”。“一些政客擔心,如果不按照日本總領館的要求刪改文字,或不阻止立碑進展,兩國關系將受到影響。”當時,幾位議員提出要修改議案文本,“但如果刪除了行兇主體,這樣的紀念碑就沒有意義了”。
《環球時報》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在舊金山進行反慰安婦行動的有幾名特別突出的日本城領袖,像江美利就是當地政壇名人。還有賈尼絲·美里木谷,她跟丈夫經營舊金山一家有88年歷史的老教堂,從事各種慈善活動。美里木谷曾兩次被任命為舊金山藝術委員會委員,是個特別有影響力的詩人和社會活動家。
來自日本本土的反對者也很多。舊金山藝術委員會公關總監凱特·帕特森-墨菲在給《環球時報》的郵件中寫道:“我們已經收到約300封反對信,大部分來自日本。我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他們的簽名都注明了‘日本’。”當記者問一項公共藝術作品能收到近300封反對信是不是常有的事,凱特回復說:“我們沒有進行數據比較,但通常來講,很少看到有類似的現象。”
根據舊金山公共藝術品的相關管理規定,市議會批準后,慰安婦紀念碑的設計和碑文還需要藝術委員會批準。通過后,慰安婦紀念碑再以禮物的形式送給舊金山市政府,這樣才最終安放在市里。正因為此,藝術委員會也陷入這場紛爭,面臨各方壓力。
也有不少日裔名人支持設碑。凱特在郵件中稱,委員會收到大量來自全美高校、人權組織及個人的支持郵件。她著重列出幾個名字:聯邦前國會眾議員、日裔后代麥克·本田、日裔民權領袖松豊三郎的女兒松豊凱倫。松豊凱倫還積極推動將慰安婦寫進公校課程。
要讓慰安婦寫進美國教科書
美國城市設立慰安婦紀念碑,舊金山并非第一個,但舊金山的這次斗爭格外激烈,原因是全美其他地方的慰安婦碑或塑像都在小城市。更令日本方面尷尬的是,舊金山紀念碑選在離市中心很近的圣瑪麗廣場安放,要知道舊金山日裔眾多,每年的“櫻花節”就是專門慶祝日本文化的節日。
大阪市長吉村洋文2月1日發給舊金山市長李孟賢的信件中就提及此點。信中稱,大量日本民眾和日裔居住在舊金山,每年大批日本游客到舊金山,“我嚴重擔心這會給兩市交流帶來負面影響,最終影響兩國交流”。
有消息稱,日本政府專門為這場反慰安婦行動提供了1億日元游說經費。此說法難以證實,但日本官方的身影一直都有。臺灣旅美學者徐綽不久前撰文記述說,去年12月臺灣首個慰安婦主題紀念館開館時,他同前來參加活動的加州韓裔協會執行長菲莉絲·金和日籍韓裔學者絹川知美進行了交流。文章稱,2010年,新澤西州小城帕利塞茲帕克市設立美國第一座慰安婦紀念碑,兩年后日本派了兩個官方代表到該地要求撤碑,結果不但要求被回絕,更激怒美國各地韓僑起而效尤。
2013年,菲莉絲·金的居住地格倫代爾市豎起慰安婦像,次年密歇根州的紹斯菲爾德立了一座同樣的慰安婦像。在日本政府慫恿下,南加州右翼團體控訴格倫代爾市政府,被法院駁回后,又鬧到上訴法院,最近再次被駁回。菲莉絲·金說,對方財雄勢大,還想上訴到加州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拒絕受理。
在采訪的最后,馬兆光、郭麗蓮與鄧孟詩都對《環球時報》記者提到,未來要繼續推動慰安婦內容進入課本。他們說,“慰安婦正義同盟”在加州推動慰安婦進教材,目前在推動進舊金山學校,他們希望經過舊金山市的努力、州與州的推動,最終實現全美學校的教科書都有慰安婦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讓人們了解真相,也有利于在美國推動建立更多的慰安婦紀念碑。然而,這些努力同樣遭到江美利等人的阻撓。這意味著,斗爭仍在繼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