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7-04-24 16:50:04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徐祥麗)“‘一帶一路’有著獨一無二的遠見,中印兩國非合作不能實現各自的夢想。” “‘一帶一路’前途遠大,將惠及所有南亞國家。”上周,在四川南充舉行的 “‘一帶一路’與南亞:信任與合作”研討會上,來自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的40多名學者,就南亞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亞國家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和態度、中國與南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合作等問題,展開了為期兩天的深入坦率交流。本次研討會由察哈爾學會與西華師范大學大學共同舉辦,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南亞是“一帶一路”建設最關鍵地區之一,“一帶一路”在南亞的推進將為各國發展提供機遇,在交流溝通中,各國不僅要了解彼此的歷史文化,更要加強政治決策、發展戰略的互通。
南亞既是“一帶一路”目的地 也是中轉站
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學者希蘭亞·拉爾·什雷斯塔說,在南亞八國之中,五國與中國在陸上接壤,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都在海上絲綢之路上與中國相連。從古至今,中國與南亞國家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不斷。地理和歷史的原因,讓中國與南亞國家成為鄰居、朋友和經濟合作伙伴。中國與南亞國家應為了人民的福祉共同合作。尼泊爾將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中中國的重要伙伴。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宗義表示,21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一帶一路”是地緣經濟倡議,也是推動全球化的具體措施。南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處于地理上的中心地位,既是“一帶一路”的目的地,也是中轉站。南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讓我們看到一個繁榮發展的亞洲世紀。
斯里蘭卡企業界人士、獨立學者莎妮莉·瓦達說,印度洋將非洲、中東、東亞和澳大利亞與歐洲和美洲連接起來,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提供了一條最短、最經濟便捷的海上之路。它不屬于任何一個單獨國家,各國應以共同的目標聯系起來,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區域大國應合作實現發展目標。她認為,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正是這方面的榜樣,“一帶一路”前途遠大,將惠及南亞國家。
尼泊爾Muldhar新聞網站主編羅桑·卡德加表示,“一帶一路”連接亞歐非,尼泊爾作為中印兩國共同的鄰居,可以成為連接兩國的橋梁,并必將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委員會成員,新近成立的印度中國分析與戰略中心主席冉納德表示,中國和印度作為亞洲最大的兩個國家、緊密相連的鄰居,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實現各自的夢想。他認為,“一帶一路”是獨一無二的遠見,中印雙方應著力應對交流中的誤解。
加強發展戰略互通 交流對話消除誤解
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部原副部長、察哈爾學會國際咨詢委員艾平指出,互聯互通(Connectivity)、創新(Creativity)與合作(Joint Efforts)是理解“一帶一路”的三個關鍵詞。他說,政策溝通的內涵在于發展戰略的互通。隨著中國、印度等國的崛起及在國際關系中地位的提升,中國與南亞國家需要在清晰認識自身國情的同時,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加深合作,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有助共同發展的互信。
艾平指出,中國的對外開放已經進入新的階段。正是在“一帶一路”的新一輪開放建設中,西部內陸城市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他強調,中國與世界相互了解的過程,不僅包括歷史文化,也包括政治決策,他呼吁與會人士,在推進中國與南亞國家間相互了解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來自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勒摩尼·古普塔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有潛力彌補南亞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缺乏,有可能在區域內帶動印度與巴基斯坦經濟互動。印度國內雖有不同意見,但可以選擇性地參與。
中國學者在交流中闡明,“一帶一路”是應對中國國內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頂層設計,是開放雙贏、包容互惠的倡議,其本意在于經濟合作。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緬甸研究中心主任戴永紅指出,印度和中國都是崛起中的國家,應分擔更多國際責任,推動對外貿易投資發展。來自各國的學者還建議建立多邊三邊合作機制:如中印巴三邊戰略對話、中國與印度、尼泊爾共同建設中印尼經濟走廊。
與會專家認為,印度已經為促進互聯互通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印度是亞投行第二大股東、印度參與建設查赫巴爾港并可能與瓜達爾港連接等等。察哈爾學會副秘書長王沖提出,中印兩國可從小處開始,加深合作。西華師范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龍興春建議,從具體項目著手,對中印合作項目進行實質性推動,促進中印之間人員的往來相通。中外專家一致強調了人與人、面對面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希望中國與南亞各國通過對話加強理解,共同實現和平、穩定、繁榮的夢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