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7-04-25 14:07:04
人民網舊金山4月25日電(記者陳星星)4月的美國西海岸,春雨漸落,春花繽紛,萬物萌發出新的生命力。
舊金山人克里斯.羅賓,正忙著推廣一本介紹蘇州的英文書。在給中國記者朋友的郵件中,他寫道:《美麗姑蘇:蘇州的社會文化歷史》馬上就要簽售了,你有興趣采訪作者嗎?一個美國人為中國蘇州寫了一本長達500頁的書,這并不尋常。
40公里外,硅谷中心城市帕羅奧圖,尼克.漢能正充滿激情地向來訪者介紹自己的公司?!拔覀內ツ?0月才搬過來,比原來的辦公室大了三倍。我最喜歡這個區域,有一張乒乓球桌,很酷吧!”
克里斯和尼克素不相識,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資企業在美國雇傭的本土員工??死锼故侨A媒國際集團公司執行主編,尼克是獵豹移動美國媒體關系資深經理。
根據市場咨詢公司榮鼎集團的研究報告,2016年中資企業在美投資較2015年增加了兩倍,達456億美元,這使得2000年以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額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目前,中資企業在美國雇傭超過10萬人。
中資企業靠什么吸引美國優秀人才?在中企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中資企業如何帶動就業、促進美國經濟發展?
為了職業發展,越來越多美國人跳槽到中企
克里斯對中國,是一見鐘情。
1981年,他隨父母到中國旅游。故宮、中餐、人口規模、文化古跡……剛打開改革開放之門的中國,是那么新鮮,令人記憶深刻。在北京街邊的餃子店,克里斯品嘗到了人生的第一盤水餃,唇齒留香,至今回味無窮。
中國之行讓克里斯大開眼界,甚至改變了他對整個世界版圖的認知。那一年,他13歲,對于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癡迷,一發不可收拾。在美國大學里,克里斯主修中國歷史,畢業后進入中國書刊社工作。這家家族企業曾是美國最知名的中國書刊發行公司,也是60年代美國人了解中國信息的渠道。冷戰時期,是中國書刊社,用一本又一本圖書,把隔著太平洋的中美兩國聯接在一起。
2002年,中國書刊社被中國外文局在美國的獨資公司常青圖書(美國)有限公司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聯合收購??死锼钩蔀橐患抑匈Y背景公司的本土雇員。
如果說,克里斯的職業選擇是文化癡迷的延續,尼克的故事就更符合美國年輕人對于職業規劃的考量。
中資企業,是東方文化的探索地,也意味著廣闊的平臺、國際化的視野和黃金機遇。像克里斯一樣,出于職業發展考慮,跳槽到中企的美國人越來越多。
喬.弗蘭克在中國電信(美洲)公司擔任區域銷售總監。此前,他在一家美國區域電信公司工作,“那是家小公司,不像中國電信,員工眾多,觸角遍布全球。我很興奮能在一家國際化大公司工作?!?/p>
據中國駐舊金山商務參贊楊依杭介紹,在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的硅谷和北加州地區,部分中資企業在當地運營,人員的本土化比例已經達到了80%以上。像TCL美研院、獵豹移動這類與當地市場融合度較高的企業,大部分員工都是本土雇傭,為當地創造了眾多就業崗位。
中企有“家的感覺”,靠“事業留人”
中國公司和美國公司有何不同?TCL美國研究院行政經理芙蕾婭.羅布萊斯和研究助理普拉迪普.奇特卡努力想了很久,都搖了搖頭,“沒覺得有什么不同?!?/p>
在“老外”員工眼中,走出中國國門,中企是中資企業,更是全球化公司;既流淌著東方血液,又經受著國際化熏陶。
喬的團隊中,有人來自中國,有人來自美國人,有人來自韓國。他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們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而奮斗。他說:“我感觸最深也是挑戰最大的,就是文化差異。我們是在創造文化。我想了解中國文化怎樣做事、如何表達,這對我來說很重要?!?/p>
尼克同樣也在一個多文化交融的團隊中工作。她說:“也許是因為我的個人風格,我幾乎感受不到文化沖突?!八踔猎u價,自己和中國同事的關系比和美國同事的關系還要緊密。
“當然這也帶來了一個挑戰:同事們來自世界各地,怎樣正確念出他們姓名的發音?我的名字就經常被大家念錯?!?芙蕾婭打趣道。
芙蕾婭在TCL美研院工作不過9個月,深刻體驗了公司的“家文化”。她和來自中國的老板很合拍,同事們對她熱情洋溢,語言沒有成為心與心交流的障礙。她說,即使硅谷有那么多的大科技公司,她也不會跳槽,“在這里,我覺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彼€想建議其他公司,也要將“家的感覺”引入公司文化。
克里斯則說:“我不單是和中國同事們一起工作,我們還變成了朋友,這是很好的跨文化交流,很有意義?!?/p>
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上,中資企業靠什么留住優秀人才?文化誘人?感情留人?顯然遠遠不夠。歸屬感不僅根植于公司文化,更脫胎于事業的成就感。
在中企工作,最大的滿足感來源于什么?
自13歲起就對中國文化一見傾心、致力于推動中美文化交流的克里斯回答:“能夠有機會為同一本書制作中英雙語版本,是世間最美妙的事?!?/p>
在尼克看來,能夠參與公司的前沿項目,讓他激動萬分。
芙蕾婭對自家公司的發展也非常驕傲。
中企融入美國當地的能力在增強
中資公司挺進美國,雇傭本土員工,與美國當地經濟共融發展,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一方面,中資企業要在美國當地發展,做當地生意,就必須用當地人。常青圖書(美國)有限公司收購中國書刊社后,仍然重用原先的美國工作團隊,有位管期刊的美國老太太,特別有親和力,和客戶一聊就是大半天,幫助公司拉攏了很多客戶。
另一方面,中資企業到美國投資,創造了稅收,解決了就業,客觀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南加州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和國際商業研究中心主任布萊恩.派克,曾經擔任加州州長商業與經濟發展辦公室國際事務與商務發展部副主任。他認為,中國企業為美國的經濟復蘇做出了貢獻,這是很有益的影響。同時,中企帶來了中國的公司文化,連接了中美的經貿投資關系,加強了文化交流。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提升,中企“走出去”,足跡遍布全球。尤其是對美投資,漲勢迅猛。楊依杭認為,中企對美投資,正在呈現出新的趨勢:投資數量增長迅速,投資領域更加多元化。以北加州為例,中企投資除在房地產領域外,在高新技術、先進制造、生物制藥、金融等行業的投資也呈現較快增長。同時也要看到,近期以來,中企為美國制造業帶來了新的活力,一些沉寂多時的制造業工廠因為有了中企的血液,正在“復活”。其次,中企在美國發展,更加注重產品和項目質量,也更加注重企業的形象。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中企融入美國當地的能力在增強,和當地融合,為當地做貢獻。
目前,英國和日本依然還是在美國創造就業崗位最多的兩個國家,但中企的發展潛力無限。根據美國的市場調研報告,近年來,中資在美投資,綠地投資比例上升。綠地投資又叫“創建投資”,是“從零到一”的增長,意味著被投資國生產能力、產出和就業的直接增長。
榮鼎咨詢的報告也顯示,被中資公司收購以后,公司或者工廠往往會擴大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15年前,中資在美創造的就業崗位數幾乎為零;而未來5年,這一數字有可能達到20萬至40萬個。
但對于文化人克里斯而言,雖然就業崗位的數字很重要,但中企在美國發展,要尤其注意和當地文化的融合,中美雙方需要找到文化的共融點,“這是經濟發展的前提。”
對于中國無限向往,他已經不再滿足于只在一家有中資背景的公司的工作了??死锼褂幸粋€“中國夢”:到中國工作,補上人生的遺憾。
他還有一個中文名字:羅天佑。
有什么寓意嗎?羅天佑賣了個關子,答道:“且聽下回分解?!?/p>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