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5-08 08:28:05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閆潔 劉秀玲
大約600年前,就在這篇稿件發出的地方,新華通訊社大院,是一個與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的場所。那時,一些南海周邊古國,沿海上絲路來訪,常捎給明朝一些大象,寓意“太平有象”。明廷選址宣武門西北角,專設養象馴象的“象房”。今天新華社西側的長椿街,原名象來街,就是那段海絲交往的見證。
北京城,不靠海,與絲綢之路也遠隔千里。但北京城里,從不缺少絲路符號和印記。
絲路的價值恰在于此。無論地處何方,都能讓智慧集聚一堂,集思廣益,匯小美為大美,又將其傳播四方。從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再到美美與共,是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的三重境界。
故宮博物院,終日人流如織。北京二環路,天天車水馬龍。但鮮為人知的是,當初紫禁城三大殿和北京城“內九門”的營造工程中,有一位越南工程師。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研究員李燮平介紹說,公元1406年,明朝廷在今天越南北部的交趾一帶尋訪人才,天資聰慧的阮安被選中入京。
在北京城的營建中,阮安等交趾工匠表現出獨特的天賦和勤勉。明朝時期的《水東日記》則稱阮安“為人清苦介潔,善謀劃……其修營北京城池、九門、兩宮三殿、五府六部諸司公宇……皆大著勞績”。
有意思的是,阮安之后300多年,越南阮朝多次遣使北京,學習北京城規劃經驗和設計思想,這才有了后來仿效北京城而建的阮朝都城順化。
“順化城可以說是北京城的縮小版,它的方形城池以及三重結構完全按照中國傳統筑城理念來建造,甚至建筑名稱也直接仿效中國來命名,如太和殿、午門等。”河南工程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王繼東說。阮安參與建設北京城,而北京城的設計思想又在幾百年后造就了順化城,這就是絲綢之路跨越時空的魅力所在。
花開花謝,春去秋來。
如今,越來越多中國建筑設計師懷揣設計方案走出國門,東方建筑理念開始在境外開出不一樣的花朵。從孟加拉國邦戈班杜國際會議中心,到老撾國際會議中心,再到斯里蘭卡紀念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中國建筑師的境外實踐不一而足。
在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張利眼中,有形的建筑背后蘊藏著無形的文化交融和互鑒,而“一帶一路”為這種交融和互鑒開辟了廣闊的合作前景。“我們需要更多軟實力的共建、融匯、互補、互鑒,建筑設計領域可以說算其中之一。”
美美與共,不止于自然山水和人文建筑。
古時候,除了工匠,大批“留學生”沿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來華,在西安、南京和北京等地學習四書五經、儒家經典,學成后再由這條海上交通路線,把中國文化帶回國。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云翱說,明代初年,大批留學生曾在南京的國子監求學,最多時達到9000多人。“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高麗、日本、琉球、占城、暹羅等國當時都有留學生來國子監求學……高麗學生金濤,留學后參加了科舉考試,回國后位至高麗國相,成為‘國家智囊’。”
金濤之后幾百年,泰國小伙差瓦利·朱加通過當代漢語教學機構——孔子學院與中國結下情緣,甚至迷上書法和京劇。他曾在天津師范大學攻讀碩士,如今是泰國曼松德·昭帕亞皇家師范大學中文系青年教師。
在差瓦利的研究中,中泰交往從泰國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就已開始。“那時,泰國只有陶器,不會做瓷器,這方面的技藝還是中國人傳授給我們的。明朝時,人員交往更加密切,有中國人來做生意,還有中國人來做官。有人說,當時泰國沒有稅收,是中國人帶來了這個概念,甚至可能泰語‘稅’這個詞都是從中國舶來的。”
在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孔院中方院長章石芳對當地教師林朗講述的故事印象深刻。“林朗老師告訴我,2013年,菲南部三寶顏發生戰亂,當時一批學生為了躲避槍戰而逃難。一個女孩在逃難途中突然返回,等她回來時大家才發現,她是為了回去取一本漢語教材——《快樂漢語》。”
如今,章石芳再次感覺耕耘的春天尤為可期。孔院成功推動漢考作為漢語教學考核評估方式納入菲律賓公立中學漢語教學體系,《快樂漢語》也將于今年在全菲公立中學全面啟用。
明朝時,多位皇帝都曾下諭,派專人學習周邊國家語言。永樂年間,明朝廷在國子監開設四夷館,專司外語教學,培養翻譯和外交人才。四夷館編制的《譯語》《來文》《雜字》三個系列的多語種教科書,合稱為《華夷譯語》,不僅是古代外語教科書的經典,還為很多周邊國家研究本國的古代文字提供了重要參考。
今天,大批外國著作被譯成中文的同時,還有很多中國文化經典被譯成外文,實現了智慧“帶進來、走出去”的良性互動。
“這是我們第一次大規模、系統性地與東盟國家譯者合作,連續推出的中華文化經典外譯精品。”翻閱著擺在面前的《東方智慧叢書》,叢書主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劉志強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兩年前,廣外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一拍即合,陸續推出《論語選譯》《老子選譯》等多部中華文化經典的東盟國家語種譯本,在越南、泰國、老撾、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中掀起一股中華文化熱,多家外國出版社希望再版。“經典外譯”這條文化路徑正在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交流播下一粒種、扎下一條根。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如何讓東盟和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國更多了解中華文化、中國思想是一個關鍵點,”叢書編審、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總編湯文輝說。
之所以為叢書取名“東方智慧”,湯文輝介紹說,是要表達中國與東盟國家同處廣義上的東方這一概念。這個概念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等傳達出來的智慧與價值能夠取得文化共鳴。
絲路書香,醇厚如昨。
通過海上絲路,古代中國向周邊國家輸送了大批“技術移民”,帶去織布、制衣、制瓦、制傘、造船等技藝。賀云翱說,明朝曾向琉球的中山國派遣了一批技術移民,分別負責造船、航海、翻譯、貿易等事務,史稱“閩人三十六姓”。
今天,中國技術人才走出國門的步伐不僅越來越快,內涵也愈發豐富,帶去的不再只是物質之“魚”或技藝之“漁”,更多的是共同發展、攜手進步之“遇”。
印度洋上2000多萬人口的斯里蘭卡,是全球最大的眼角膜捐贈國,被譽為“世界之眼”。2007年,時任總統拉賈帕克薩訪華時贈送給中國兩枚眼角膜。此后8年,斯里蘭卡向中國捐贈了1000多枚眼角膜,幫助上千中國人重見光明。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教授董方田去年11月帶領“健康快車光明行”醫療隊一行9人抵達科倫坡。那是“健康快車”項目配合“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國門的援外醫療任務。這期間,中斯兩國的醫護人員彼此信任、相互學習、通力合作。
“在一個陌生國家一所陌生醫院給一群陌生的人用陌生的設備做生命相托的手術,不那么簡單,”醫療隊最年輕的醫生趙潺說,“所有工作人員都很配合,從設備安裝到手術配合,他們也投入很大力量。”在手術間隙的聊天中,幾乎所有斯里蘭卡醫生和護士都會說起中國這些年來與斯里蘭卡的密切互動。
一個月時間,數百名斯里蘭卡白內障患者在中國醫生的手術刀下復明。
絲路之愛,就是要讓你看見,看見光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