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7-05-31 04:14:05
2017年即將過半,全球經濟復蘇已蓄勢而動。不過,多重不確定因素仍給復蘇蒙上迷霧。英國的脫歐進程、美國政策的不可預知性、全球老齡化趨勢,以及地緣政治因素等,都會波及增長的穩定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世界經濟今年增速為3.5%,到2020年有望達到4%。發達國家仍會經歷不平坦的復蘇進程,年均增長率約為1.5%。老齡化和生產率低下拉低了這些國家的增長預期。新興市場國家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發動機,這反映出一些國家的宏觀經濟狀況正在回歸正常化(如巴西、俄羅斯和尼日利亞)。中國和印度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并且仍將以高于世界平均增速的水平發展。
全球生產率增速放緩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一大威脅。去年全球勞動生產率僅增長2.1%,低于1999年至2006年間2.6%的平均水平。近10年來,發達國家普遍經歷著生產率持續低迷的困擾。導致生產率下降的原因目前存在很大爭議:IMF表示,投資長期疲弱和金融危機遺留問題或許與之有關;另有一種觀點將生產率增速下降歸之于信息技術革命的正面效應正在逐漸減退;經合組織則認為,“僵尸企業”數量的增加拖累了生產率,并且對一些效率更高企業的投資產生了擠出效應……
發達國家中全要素生產率的長期羸弱,或許會導致中期潛在增長的下行,特別是在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此外,生產率低下帶來的后果還包括工資水平停滯、個人儲蓄高漲(會導致實際利率降至極低),這將加劇企業間的生產率差距,對財政的穩定性造成威脅。
總體上,政治和經濟的不確定性將貫穿2017年。除了文章開頭所述,即將到來的德國大選,處在過渡期的意大利政府,以及緊張的中東局勢,都會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以及國際合作意愿的下降。一系列的風險因素,都將給世界經濟的中長期增長帶來相應威脅。美國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無疑將加劇這些風險。此外,如果美聯儲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加息,新興市場國家的財政狀況會收緊,強勢美元將給這些國家帶來匯率下行的壓力。
不過,希望還是有的。美國、歐元區、日本以及不少新興市場國家都將迎來一定的增長,各國一些刺激需求的政策、有效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在開放貿易和投資方面的新承諾,都可以對經濟增長起到正面作用。但是,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必須對民粹主義保持警惕。發達國家仍然需要支持在產業結構和技術革新方面相對落后的國家。
(作者為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分析師)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31日 22 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