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7-07-05 13:17:07
新華社發
來自澳大利亞的蒂姆在杭州西湖使用手機支付寶體驗共享單車。新華社發
德國柏林街頭停泊的共享汽車。本報記者 馮雪珺攝
一組公用洗衣機近日出現在上海一商業廣場內。洗衣機也開始進入“共享時代”。新華社發
這是頻頻被外媒點贊的中國獨創!不僅在國內大受歡迎,還爭相進軍海外。僅僅幾個月時間,各種顏色亮麗的共享單車遍布大中城市街頭巷尾,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利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或輸入密碼即可開鎖、使用,這是近年來蓬勃興起的分享經濟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包括“愛彼迎”“優步”等在內的分享經濟正在全球興起,并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而立法、監管等方面的探索亟須跟上來。
中國是全球最大分享經濟市場
以摩拜、小黃車等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服務發軔于中國,是完全意義上的“中國式創新”。分享經濟從狹義上可以認為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平臺,將個人或企業閑置或未加充分利用的物品、技能、時間、生產設施等資源,以較低價格甚至免費方式提供或轉讓給需要的個人或企業使用的一種新型資源配置方式,其核心在于閑置資源的再利用。由于人們購買商品或服務本質上是獲得其使用價值,因此在滿足需求的意義上,使用權要比所有權更為重要。廣義的分享經濟并不局限于閑置資源的再利用,而是泛指使用而不占有,只租不買、按需付費的商業模式。以交通出行為例,上下班時間以較低價格搭載相同路線乘客的順風車屬于狹義的分享經濟;而借助于互聯平臺專職載客的網約車就屬于廣義的分享經濟。
分享作為一種商業模式由來已久,在汽車開始進入美國家庭的20世紀初就已經有汽車分享的雛形,例如,汽車租賃企業赫茲的前身成立于1918年。但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現象并被稱作“分享經濟”卻是不到10年的事情,其代表性事件是主打短期住宿分享的“愛彼迎”(Airbnb)和主打交通出行分享的“優步”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的成立。當前,全球分享經濟在二手物品、個人時間和技能分享等領域表現出了蓬勃生機,并逐漸擴展到生產能力的分享、協同制造等。例如,美國的Nextdoor、Rent the Runway、Gazeele、Bag Borrow or Steal等企業創建了個人圖書、服裝、電子產品、奢侈品的分享平臺。美國太陽城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購買閑置太陽能光伏系統,然后租賃給用戶并提供安裝等周邊服務,這是能源分享的新模式。
分享經濟已經形成巨大的市場規模。根據保守估算,全球分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已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的市場超過2萬億元,是全球最大的分享經濟市場。據普華永道預測,P2P住宿,汽車分享,P2P金融,音樂、電視和視頻,在線招聘等分享經濟五個主要領域的收入到2025年可達到3350億美元。分享經濟的發展能夠產生巨大價值。其經濟價值主要表現在:第一,分享經濟是閑置資源的再利用,它使更廣大范圍、更大數量供需雙方之間的交易成為可能,特別是能夠充分挖掘閑置資源的長尾需求,創造出更多價值;第二,分享經濟增加了供給方的收入,減少了需求方的支出,意味著社會福利的提高;第三,分享經濟可以調動全社會的創新資源,人人都能成為“創客”,激發創新活力;第四,支撐分享經濟運行的平臺企業發展迅速,有望成長為獨角獸企業。
個人不僅是分享經濟的消費者,也成為主要供給者
分享經濟的社會價值主要表現在:第一,由于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物質產品的供給數量,從而降低資源、能源消耗;第二,分享經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高效地實現對供需雙方的撮合,降低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節約大量的社會時間;第三,分享經濟使靈活就業成為可能,個體可以不依托傳統的企業組織而從事全職工作或采取兼職靈活就業,有利于減輕就業壓力;第四,尤其在交通運輸領域,分享經濟有利于減輕交通擁堵和汽車尾氣排放等“城市病”。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提出“產銷合一”正變為現實。個人不僅是分享經濟的消費者也成為分享經濟的主要供給者,例如“愛彼迎”的房源、“優步”的車源全部來自于個人。大量分散化的個人不但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創作的文字、照片、視頻,從而成為服務的組成部分,而且還主動貢獻自己的時間、技能參與到譬如開源軟件、維基百科等復雜產品的開發之中。未來,依靠計算機和3D打印機,在辦公室或家中就能夠將產品的數字模型文件轉變為實物產品,無數擁有3D打印機的個人或小型企業還能夠通過“云制造”網絡進行分工協作、生產更加復雜的產品。
分享經濟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發軔于美國并在全球范圍內興起,有其深刻的經濟社會與技術背景。2007年的次貸危機及其之后的國際金融危機使美國經濟遭受重創,出現大量裁員失業,這就促使美國人在開源與節流方面做文章。美國民眾擁有大量的閑置資產,如果能將這些閑置資源利用起來,一方面能夠增加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面由于閑置資源的價格更低,也能夠幫助別人節約支出降低生產、生活成本。因此,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一出現就受到熱烈歡迎,激發民眾的廣泛參與。
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是分享經濟的技術基礎。利用互聯網平臺,閑置物品或資源的擁有者可以近乎零成本的發布產品信息,同時需求者也可以近乎零成本地搜尋所需要的物品。近年來突飛猛進發展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一步提升了分享經濟平臺的交易撮合效率和精確度,提高了分享經濟的效率。
基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可移動終端的移動互聯網取代基于個人計算機的傳統互聯網。由于智能手機更便宜、更便于攜帶,功能日新月異,移動互聯網傳輸速度和成本的下降,使得更多人以更高的頻次來使用互聯網。智能手機終端已經成為各個分享經濟平臺最重要的入口,超過半數的分享經濟交易是通過智能手機完成,而且這一比重還在不斷提高。
商業活動參與主體和企業邊界將發生顛覆性變化
分享經濟的出現改變了傳統供需格局,對行業原有的利益分配機制產生巨大沖擊,同時也對傳統的行業管理和監管模式帶來挑戰。
分享經濟通常不是創造新的產品或服務,而是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調動閑置資源或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市場的供給。例如,網約車仍然是類似出租車的服務,并沒有創造新的出行方式。
分享經濟的興起實際上是動了傳統產業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因此對分享經濟的質疑、抵制不斷。
2012年之后,網約車在全球迅速發展,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印度等國家網約車司機的從業資質不斷受到來自多方面的質疑;在一些地區,網約車遭到傳統出租車從業人員的大規模抗議,政府不得不加強其監管,并判定部分網約車平臺的不正當競爭成立。如何協調分享經濟與傳統經營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在充分利用分享經濟平臺的同時發揮傳統企業在品牌、專業化服務上的優勢是分享經濟能夠進一步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分享經濟是建立在互聯網平臺之上的,互聯網經濟加劇了產業融合,模糊了傳統產業之間的界限。在互聯網時代,產品、服務,甚至行業都需要重新定義。分享經濟還使商業活動的參與主體和企業邊界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在分享經濟模式下,平臺雖然是企業,但它們通常不提供產品和服務,個人成為實際的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企業與市場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同時由于供給多來自于個人,因此產品和服務往往不是標準化的。傳統的監管體系和監管政策是針對邊界清晰的產業、以企業為中心的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建立起來的,在面對分享經濟這一跨界、跨產業的新模式時顯得力不從心。在如何清晰地界定平臺企業與個人的責權關系,如何對分享經濟下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進行衡量等方面,現有的監管法律法規以及監管手段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變革。
■鏈接
分享經濟走向綠色可持續發展
王 濤
分享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已經對世界各國的生產、生活等方面產生了深刻影響。西方發達國家高度認可分享經濟,并大力推動其發展,分享經濟總體上有以下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
一、政府主導的公益型項目。典型代表是交通道路分享,注重提升駕乘空間和公路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實行差別化的價格機制作為激勵手段。例如,美國交通公路系統中的 “共乘車道”是通過在城市周圍的高速公路和市內的快速路上設置專供大客車或合乘車輛使用的專用車道來提高單位用車的社會經濟效益。
二、企業發起的營利型項目。基于市場規則,通過搭建分享經濟平臺,充分利用閑置資源,加快物品流通速度,使商品價值得到充分利用。例如,一些汽車生產廠商的交通出行分享解決方案,戴姆勒奔馳的Car2Go、寶馬的DriveNow等。Car2go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分享企業,擁有超過100萬名會員,運營超過1.3萬輛車。
三、政府發起、企業運作的混合型項目。主要是在強調公益性的同時也考慮經濟性。例如,美國紐約Citi Bike項目是由花旗集團出資4100萬美元,萬事達出資650萬美元,由紐約交通運輸管理局監督,專業公司運營和維護的24小時自行車自助運營體系。
從發展階段來看,國外分享經濟已經從最初的成本導向逐漸發展到效益導向,并開始向可持續綠色發展導向演變,強調通過對社會存量資產的優化調整來最大限度利用產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從過度消費轉變為資源再利用,從而達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將其作為一種能夠提高社會就業,增加民眾經濟收入和實現綠色持續發展的一種未來發展方向來加以認識,為此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加以促進和引導。
分享經濟是新生事物,從國外一些國家的實踐來看,大多國家和地區都是通過強化監管,制定和調整法律法規來應對分享經濟帶來的新問題。
一是放松對私人物品分享的管制,對特定分享業務的開展采取“松綁”的態度。例如,英國政府允許非住宅物業可以出租現有的停車位,而不需要申請許可。
二是結合區域特點制定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和修正以前制度體系中的空白,以加強管制力度。例如,當前美國約有20個州對交通網絡公司進行立法,實現了對現有法律制度的創新和完善,駕乘分享獲得合法地位。
三是通過服務購買和外包的形式,委托社會組織等第三方來承擔公共職能和提供公共服務,幫助政府“瘦身”。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政府日常工作的負擔,還可以較好地利用市場機制來實現規范化運作和管理,并降低經營風險和成本。
制圖:劉 慧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05日 23 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