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7-09 16:03:07
新華社墨西哥城7月9日電(記者楊春雪)路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死死盯著我們,眼神不可描述;前方,3個男人正對一輛汽車下手,其中一人打掩護。
這一刻,腦中飄過4個字:不宜久留。
竄回車里,氣還沒喘勻,砰砰,車窗響了。
......
我到底為什么要來貧民窟呢?
還不是開錯了地方么!
初到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時,去過一趟舉世聞名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沿途就曾第一次撞見貧民窟,漫山遍野,印象太深刻。
記得當時日出東方,花花綠綠的房子反著光,鋪在低矮的山丘上,乍一看生機勃勃,仿佛一位貴婦光滑的脖頸上戴著一大串色彩明艷的珠寶項鏈。
外人來不及探究,這“項鏈”上每顆“珠寶”其實都在講述一個有關貧窮的故事。這里是墨西哥城最貧窮的角落。
這一回,也是機(鬼)緣(使)巧(神)合(差),我們一行四人沿著墨西哥城和墨西哥州的西南邊界行駛,本想找個合適角度拍點好片子,誰知誤入貧民窟。
沒有了古老教堂、歐式殖民建筑“撐門面”,墨西哥城的這半邊臉打回原形。
從上世紀中期開始,墨西哥城畸形城市化的惡果不斷顯露。貧富差距加大、治安混亂、垃圾圍城、交通擁堵,“大城市病”一條也不少。
當然,還有躲不開的貧民窟。
在墨西哥城,貧富差距仿佛只有一路之隔。
華麗別墅緊挨貧民區很常見。比如,墨西哥城知名的圣達菲區,大廈林立,設施現代,相當于北京的國貿、上海的浦東、廣東的珠江新城。
但當汽車駛過某條“界限”,接踵而至的便是看起來沒完工的房屋,漆成不同顏色,不整齊地矗立在地勢不平之處,看著岌岌可危。
而在英國《每日郵報》刊發的一組照片中,墨西哥城的貧富差距甚至僅有一墻之隔。
墻這邊,貧民窟如迷宮般混雜不堪;墻那邊,花園別墅精心修飾。
為防走錯路,小伙伴甚至“自創”了看谷歌地圖辨貧富的簡易方法:若街道規劃整齊,則是富人區;若街道橫七豎八、歪歪扭扭,很可能是貧民區。
但還是誤闖了進來。
貧民窟外圍,一副城鄉結合部的樣子。街邊,洗車店臟兮兮的,美發店廣告牌剝落一半,停著破舊的貨車。
深入貧民窟小巷,頭頂上的藍天被雜亂電線任意分割。公交車喘著嗆人黑氣,從不關門,在巷口扔下幾個放學的孩子,就繼續向前跌跌撞撞。
孩子們看著很瘦弱,顯得校服肥肥大大,眼神里沒讀出什么色彩。
單一色的貧窮把人們集結在一起,相互熟悉。突然間來了一群亞洲臉龐的外人,還端著單反照相機從一輛陌生車輛上跳下來,他們的臉上立即浮現出猜疑和敵意。
才下車走了幾步,已被路對面幾個街頭混混盯上。不敢對視,匆忙拍了幾張照片,就逃回分社為記者配備的防彈車里。關上重重的車門,才找回幾許安全感。
又行至一處較陡的巷子。從這里放眼望去,貧民窟一層又一層翻涌而起,背后正是圣達菲區的林立高樓。絕佳的取景地。
不死心,下車拍照,結果更濃的猜疑和敵意又包圍過來。便有了開篇的一幕。
敲車窗的是一名女子。她詢問我們的來意,并告訴我們,這里幾乎每天都有孩子被人綁架。
“孩子在街上走,一轉眼就沒了。”一邊說,一邊瞟著副駕駛座上的我。
恍然大悟。
被貧窮拖累、被暴力充斥的生活本就不易。陌生人的唐突來訪更令他們心生防備、神經緊繃。僅有的寶貝,不能再被人搶走了。
赧然之下,我們解釋清楚后匆匆離開,不想再驚擾他們。
回程路上,我留意到,貧民窟內幾乎每面墻、每扇不銹鋼拉門上都有涂鴉。有的較為精致,有的只是隨意雜亂的幾筆。
同行的外籍員工說,這些涂鴉中很多都是販毒者的暗語;幾處電線上掛著舊鞋,據說也是毒品交易的暗號,只要有人站在鞋子下面長時間不走,就會有人來談生意。
我不禁想起美國人類學家奧斯卡·劉易斯半個多世紀前的貧困文化研究,以及他筆下那群“桑切斯的孩子”。
劉易斯曾長達10年深入墨西哥貧困家庭,以家庭成員口述實錄展現他們難以逃離的“貧困文化”:早生早育、性暴力、家庭暴力、輟學、偷竊、吸毒……人們就在這樣的生活中忍耐。
貧窮容易滋生暴力和犯罪,暴力和犯罪又把人箍在這貧窮的命運之中,死循環一般。
貧民窟便如陀螺,原地打轉了幾十年。今天的墨西哥,依然有無數“桑切斯的孩子”。(本文圖片均由新華社記者楊春雪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