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7-11 17:37:07
7月10日,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前右)與到訪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前左)舉行會談。(新華/路透)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楊舒怡)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10日飛抵科威特,并將在今后數日穿梭于海灣多國,就卡塔爾斷交危機展開斡旋。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本次斷交風波中,主要是由海灣國家科威特積極斡旋,而美國一直躲在后面“看好戲”。但隨著僵持繼續,美國擔憂危機失控,不得不親自出馬。
【穿梭外交】
蒂勒森計劃10日至13日穿梭于科威特、卡塔爾、沙特阿拉伯三國,就卡塔爾斷交危機加以斡旋,希望能促成各方坐到談判桌前。
美聯社注意到,這是蒂勒森就任美國國務卿以來首次進行“穿梭外交”。此前,美國一直拒絕深度介入,按照白宮發言人肖恩·斯派塞的說法,這是阿拉伯人的“家務事”,應該由他們自己解決。
蒂勒森10日飛抵科威特,預計11日前往卡塔爾。美聯社報道,蒂勒森的具體行程隨時可能變化,要視斡旋進展而定。
蒂勒森10日會見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科威特外交大臣謝赫薩巴赫·哈立德·薩巴赫等人,據悉英國國家安全顧問馬克·塞德威爾也出席相關會晤。科威特、美國、英國在會談結束后發表一份聯合聲明,呼吁海灣國家“盡快控制當前危機,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多名美國官員表示,蒂勒森并不指望此行能立刻化解這場危機,但希望促成各方以談判方式尋求解決方案。美國國務院上周警告說,這場斷交風波或將持續數月,“甚至還有可能惡化”。
【擔憂反恐】
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右)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左2)、英國國家安全顧問馬克·塞德威爾(左)舉行會談。(新華/路透)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海灣盟國中展開斡旋存在一定風險,如果不小心得罪任何一方,都可能危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利益,以及影響國際反恐行動。
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海灣問題專家洛麗·普洛特金·博格哈特舉例說,美國近年來成功勸說卡塔爾“掐斷”恐怖組織資金流動渠道。如果卡塔爾認為美國“拉偏架”站在沙特、巴林等國一方,難保卡塔爾不會終止這類反恐合作。
此外,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部署也可能受影響。一方面,卡塔爾是美國親密盟友,卡塔爾境內的烏代德空軍基地是美國在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空軍基地。另一方面,上月與卡塔爾斷交的巴林被視為美國重要安全伙伴和防范伊朗的一處“堡壘”,美國海軍第五艦隊便是長期駐扎在巴林。
蒂勒森手下的高級顧問R·C·哈蒙德認為,中東四國向卡塔爾開出的復交條件不具可行性,但其中某些條款“仍有談判空間”,因此并非毫無希望。
6月5日,沙特、阿聯酋、埃及、巴林四國以卡塔爾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局勢為由,宣布與卡塔爾斷交,并開始對卡塔爾實施禁運和封鎖。隨后,又有多個國家宣布與卡塔爾斷交。6月23日,四國通過科威特向卡塔爾遞交了13點要求清單作為解決斷交危機的條件。7月5日,四國確認已收到卡塔爾的回復,但認為該回復不能令人滿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