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新聞分析:美國“人才脫鉤”究竟傷害了誰

來源:人民網-滾動頻道-國際滾動

作者:

2022-11-24 19:35:11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新聞分析:美國“人才脫鉤”究竟傷害了誰

新華社記者

近年來,美國一些人掀起一股抹黑、阻撓中美科技和人文交流的逆流。少數政客持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鼓吹“人才脫鉤”。然而這種“人才脫鉤”是否會如其所愿打壓中國的競爭力?最終又會傷害誰?

中國:人才吸引力日益增強

在前不久舉行的“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顏寧表示,已向普林斯頓大學提交辭呈,將全職回國協助創建深圳醫學科學院。

除顏寧外,近些年已有多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國內。今年4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從哈佛大學退休,全職任教清華大學。亞裔美國學者論壇今年9月發布數據稱,2021年就有1400多名美國華人科學家放棄美國學術機構或公司職位回到中國,比前一年增加約22%。

英士國際商學院、美國波圖蘭斯研究所和新加坡人力資本領導力研究所11月聯合發布的《2022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繼續上升到第36位,為歷年新高。

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此前發表署名文章說,中國“海歸”呈平穩增長態勢,將在創新創業、技術突破、民間外交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教育部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超過八成完成學業后選擇回國發展。

美國:打壓華人學者帶來“寒蟬效應”

中國對海外華人學者的吸引力日益提升,而美國正因肆無忌憚打壓華人學者而“失去人心”。

在亞裔美國學者論壇報告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謝宇與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合作者對1304名目前受雇于美國大學的華人科學家進行調研后發表報告指出,在所有五個心理指標中,他們都顯示了強烈的不安和恐懼。

研究發現,35%的受訪者感到在美國不受歡迎,72%的人認為作為一名學者感到不安全,42%的人害怕從事研究;86%的受訪者認為跟5年前相比,更難招募到國際學生;約61%的受訪者考慮離開美國,前往其他國家從事研究。

這些負面效應很大程度源于美國特朗普政府啟動的“中國行動計劃”。該計劃栽贓抹黑華人科學家,引發學術界怨聲載道,今年早些時候被迫終止。

“過去,來自中國的移民科學家和工程師抱怨,雖然他們做了很多艱苦工作,但總體而言他們無法達到領導職位或者獲得認可,觸到‘竹子天花板’。而在‘中國行動計劃’開展后,大部分在美華人科學家感受到了潛在的聯邦調查和起訴的‘寒蟬效應’,并對他們在美職業的悲觀前景有了新理由。”謝宇等在報告結論中寫道。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此前發表題為《美國無法承擔流失中國人才的后果》的文章認為,將中國留學生全面排除在美國學術和科研之外并非合理做法,有可能損害美國的關鍵比較優勢,即其研究實體和創新生態系統的實力和活力。

“人才脫鉤”是開歷史倒車

人文交流給中美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亞裔美國學者論壇報告還顯示,2020年在美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獲得博士學位的3.4萬人中有17%來自中國。一些人畢業后繼續留在美國工作,和美國本土華人一起成為美國科技領域中一個龐大群體。

近期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發表的一份關于美中理工科人才“脫鉤”的背景、政策及影響的報告指出,中國留學生及研究人員至少以三種方式對美國的競爭力作出貢獻,包括大學收入、科技創新以及國家安全。

面對少數人鼓吹“人才脫鉤”,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等許多知名人士斥責阻撓美中人文交流等行徑是“重回麥卡錫主義”。

美國《科學》雜志主編索普強調:“科學進步依賴于協作,依賴于招募最優秀的人才來解決重要的科學問題,依賴于把這些發現傳播給全世界。因此,將科學作為一項與其他國家優秀人才開展的競賽,作為隱藏著不能廣泛分享的秘密的競賽,違背了科學界的核心價值觀。”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援引美國國際教育學會數據說,美國國際學生數量開始下降,在2020至2021學年,研究生數量下降12.1%,國際學者(特指博士后和訪問學者)數量下降31%。

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表示,當科學議題被“政治化”、國家安全被泛化后,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術獨立與自由受到挑戰、科學家的職業信心受到打擊,而這從長遠來看對科學事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當前形勢下,更應加強中美雙方科技界,特別是學術界和民間的對話與交流,使科學能夠回到自身應有的軌道上來,把科研活動包括合作的選擇權交還給科學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