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3-03-31 17:30:03
新華社華盛頓3月30日電 最近幾十年來,基因研究技術的進步使科學家們能夠利用古代遺骸,揭開歷史謎團。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周刊上的研究顯示,美國研究人員利用基因技術,研究美國黑奴遺骸,這有助于揭示美國黑奴歷史。
2022年6月19日,人們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參加六月節慶祝活動。6月19日是美國的六月節,這一天被視為標志美國奴隸制最后終結的日子。新華社發(郭克攝)
約十年前,在南卡羅來納州海濱城市查爾斯頓一個藝術館的擴大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工人在地下挖掘時發現了36具人體遺骸。因關于這些遺骸的記錄很少,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成立了“安森街非裔墓地項目”,決定借助現代技術尋找線索。
研究人員說,這些遺骸可追溯至18世紀下半葉,大多數來自居住在附近的非洲裔黑奴,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屬于通過查爾斯頓港口運來的約17.5萬非洲人。查爾斯頓港口曾是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樞紐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現場出土的文物表明,有些人頭發上戴著珠子,或是眼睛上蓋著硬幣。他們牙齒中的礦物質表明,只有少數人出生在非洲,而大多數人可能是在查爾斯頓或附近出生的黑奴。
2020年6月28日,在美國密西西比州杰克遜,人們慶祝州議會通過更換州旗的法案。新的州旗將去除美國內戰時期維護奴隸制的南方邦聯旗幟圖案。新華社發(阿蘭攝)
研究人員從18具遺骸的骨骼中提取DNA(脫氧核糖核酸),并將其與今天非洲人的基因結構進行對比。結果顯示,他們與西非海岸的岡比亞、加蓬等多個地方都有關聯性。他們大多是男性,大部分在成年時死亡,既有3歲以下幼童,也有50歲以上的成年人。基因檢測結果還顯示,除了一對可能的母子外,其他人沒有血緣關系。
此外,研究人員還為當前生活在查爾斯頓地區的78名非洲裔美國人提供了基因檢測。截至目前,他們還沒有發現上述遺骸的直系親屬。
參與了基因檢測的社區居民奧布雷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表示,利用基因檢測技術揭示一些埋葬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的“被偷去的歷史”,這項工作意義巨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