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3-10-26 08:56:10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10月25日 第 05 版)
圖為拉娜和自己孩子尼基塔的合影。
拉 娜供圖
圖為在故鄉(xiāng)田園里的曼蘇爾。
曼蘇爾供圖
圖為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的哈斯(左)。
哈 斯供圖
圖為演講中的伯納德。
伯納德供圖
2019年,加納廣播電視臺編輯戴安娜(右)在貴州省一處苗寨與熱情好客的苗族少女合影。
本報記者 楊俊峰攝
掃碼觀看視頻
近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一帶一路”合作網(wǎng)絡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愿景轉變?yōu)楝F(xiàn)實,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ǎn)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從2017年至今,本報記者先后拍攝采訪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80多位青年。因為各種原因,他們與“一帶一路”結緣。他們的人生,也因“一帶一路”更加精彩。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本報專訪了其中5位青年,了解這些年來,他們與“一帶一路”雙向奔赴的故事。
“‘一帶一路’讓我感受到夢想成真的快樂”
——拉 娜(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你好,楊,好久不見!”在微信上,Svetlana Babina(中文名“拉娜”)用中文跟本報記者打著招呼。
拉娜來自塔吉克斯坦,今年32歲,曾是塔吉克斯坦負責東亞事務的外交官,現(xiàn)在一所大學讀博士,研究東亞文化。
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召開。作為塔吉克斯坦的青年代表,拉娜來到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參加活動。
“那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它的美麗和繁榮令我深受震撼。”拉娜對本報記者說。
本報記者對拉娜的第一次采訪,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在采訪中,拉娜身穿火紅色的塔吉克斯坦傳統(tǒng)服裝,笑容燦爛。她對本報記者提了一個要求,希望可以入鄉(xiāng)隨俗,用中文做自我介紹。
于是,拉娜就在采訪現(xiàn)場學起了中文。“我是塔吉克斯坦人”——字不多,但是因為發(fā)音方式問題,拉娜說得很吃力,但認真。“我不僅要說出來,還要說準確,這是我對中國文化的尊重,也是我對中國朋友的尊重。”拉娜說。
采訪在一片歡笑聲中完成,拉娜那青春洋溢的微笑和用快樂的聲音喊出的那句“我是塔吉克斯坦人”被攝影機完美地記錄了下來。
時光飛逝,6年之后,拉娜已經(jīng)從一位青春女孩變成一位年輕的媽媽。她給本報記者分享了自己和孩子Nikita(尼基塔)的合影。
談起“一帶一路”,她興奮地對本報記者說:“‘一帶一路’給我的人生創(chuàng)造了奇跡。”
拉娜一直有個留學夢。成為寶媽后,如何平衡生活、工作和學習讓她手忙腳亂。她想去海外留學讀博士,但卻因為撫養(yǎng)孩子的緣故久久無法成行。
她把自己的煩惱發(fā)表在社交媒體上。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則對生活的嘆息卻給她的事業(yè)帶來了轉機。
原來,2017年和她一同參加“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的伊朗代表看到她的狀態(tài)后,主動聯(lián)系了她,給她指點了一個可以兼顧學業(yè)和家庭的方法。
“我沒有想到,在‘一帶一路’活動中認識的朋友,幫我實現(xiàn)了夢想。”拉娜告訴本報記者,在伊朗代表推薦下,自己成功投遞了博士申請并被錄取。現(xiàn)在的拉娜已經(jīng)開始了博士學業(yè)之旅,孩子也依然跟在身邊。
“‘一帶一路’讓我感受到夢想成真的快樂。”拉娜對本報記者說,“與不同國家的朋友們相識相知、互相幫助,我的人生收獲了新的機遇。我現(xiàn)在學習的方向是東亞研究,特別是對中國文化的研究,這是我感興趣的領域,我相信未來自己一定可以大有作為。”
“寬容和接納,是‘一帶一路’倡議給我的重要啟示”
——曼蘇爾(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
曼蘇爾是一位來自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的青年,今年29歲,目前是一名土木工程師。
6年前,他以清華大學留學生的身份,參加了第一屆“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
“我收到大學的邀請,因為當時我是學校里唯一來自阿聯(lián)酋的學生。”曼蘇爾對本報記者說,“在活動中,我有幸結識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青年代表,他們每個人都代表了‘一帶一路’上多樣文化的不同側面。這一經(jīng)歷豐富了我的生活,至今我仍懷念與其他成員在一起的時光。他們向我講述了很多關于自己國家文化、教育和貿(mào)易的故事。”
曼蘇爾告訴本報記者,在那次活動中,自己學到了受益一生的信條。
“直到今天,我仍記得一位朋友告訴我的非洲諺語——‘不要看樹葉在風中搖晃和爭斗,而要深入土壤,觀察根部相親。’那使我明白,人類會有外表、膚色、文化和信仰分別,但要認識到不同皮膚下我們的本質是相同的。”
“寬容和接納,是‘一帶一路’倡議給我的重要啟示,這讓我有信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曼蘇爾對本報記者說,“今年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我一直在關注,許多國家都因‘一帶一路’而享有繁榮。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新的貿(mào)易和商業(yè)渠道,這讓人們更傾向于選擇用貿(mào)易的方式作為財富的來源,而不是去搶劫和侵略。當所有人都能共贏時,我相信我們可以共同擁有更美好、和平與和諧的未來。”
這些年來,曼蘇爾從中國游歷到其他多個國家,見證時間的流逝,結識眾多朋友,這些經(jīng)歷幫助曼蘇爾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和周圍的世界。
“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在這里生活了7年,每次回來都對這個國家的發(fā)展感到更加驚訝。”曼蘇爾對本報記者說,“第一次見面時,你曾問我,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應該是什么詞。我的答案是幸福。今天你又問我,我的答案依然不變,幸福,是中國留在我心中最深的印象。”
“當各國團結一致時,美好的事情就會發(fā)生”
——哈 斯(孟加拉國)
“你好,楊,10月18日是我的生日,我剛滿26歲,謝謝《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這一天采訪我,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Hassib Al Hassan Rizve Redoy的名字很長,人很風趣。“大家都叫我Hassib(哈斯)。我來自孟加拉國達卡市,在一家國際非政府組織工作。2018年,我參加了在長沙和南京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5年了。”
哈斯告訴本報記者,自己之所以報名參加“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是因為它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臺,可以讓自己與多元文化和創(chuàng)新思維建立聯(lián)系。“我對青年發(fā)展和遺產(chǎn)保護的熱情與論壇的目標不謀而合。此外,有機會親自到中國學習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非常有吸引力的經(jīng)歷。”哈斯說。
在中國參加“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給哈斯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以前我是個很內(nèi)向的人,不敢在人前大聲說話。”哈斯說,“但是第一次來中國參加‘一帶一路’活動,我就邁出了人生中勇敢的第一步。”
直到現(xiàn)在哈斯仍然記得自己在長沙市的那次演講。“在‘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開幕的第一天,我在至少500人面前發(fā)表了演講。那是我第一次在國際觀眾面前演講。”哈斯說,“一開始我緊張得說話磕巴,可是當我看到臺下各國青年代表鼓勵和支持的眼神,我瞬間就有了勇氣。”
“‘一帶一路’讓我更加自信。”哈斯告訴本報記者,現(xiàn)在的他,在做事情時充滿自信。
哈斯認為,在中國參加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活動推動了自己的成長,培養(yǎng)了自己對世界的責任感。
“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次改變?nèi)松臋C會。論壇期間建立的友誼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社交和職業(yè)生活。論壇對藝術、文化和遺產(chǎn)的展示是一次讓我大開眼界的旅程,加深了我對世界各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哈蘇說。
在參加“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之后,哈斯開始自己的國際交流之旅。
“我參加了許多聯(lián)合國組織的國際會議和交流活動,還有幸與氣候保護領域的杰出人物進行互動。”哈斯說。
哈斯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真正令自己感到驚嘆和鼓舞。“這一連接不同國家、文化和人民的宏偉愿景,沿著古代貿(mào)易路線,搭建通往更加光明未來的橋梁。”哈斯說,“通過參加‘一帶一路’相關活動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看到了中國的熱情好客和文化的豐富性,以及全球合作的無限可能性。這一倡議不僅僅關乎發(fā)展,更關乎培育友誼和分享知識。這一倡議向我展示了當各國團結一致時,美好的事情就會發(fā)生。它提醒我們,在這個廣闊多樣的世界中,我們都是相互連接的,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加充滿活力和團結的全球社區(qū)。這將不僅對我們產(chǎn)生持久的影響,也將對未來的一代產(chǎn)生影響。”
“我的生活因‘一帶一路’而受益多多”
——伯納德(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
“我的生活因參與‘一帶一路’相關活動而受益多多。”西蒙·伯納德是一位來自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的26歲青年代表,前不久,他參加了新一屆“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他對本報記者說,“這個平臺為我打開了機會之門,以多種方式豐富了我的職業(yè)生涯。”
伯納德說,坦桑尼亞因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受益匪淺。“作為一名坦桑尼亞的代表,通過‘一帶一路’,我有幸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領袖、專家和專業(yè)人士建立了聯(lián)系。這個擴大的人際網(wǎng)絡不僅拓寬了我的全球視野,還幫助我建立了與各國青年在文化交流、文學和和平倡導方面工作的合作伙伴關系。”伯納德說。
伯納德認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活動對自己的生活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這為我提供了技能和信心,并幫助我爭取到了成為國際會議口譯員的機會。”伯納德說,“我有幸在一些重要活動中擔任口譯工作,如今年7月3日的中國(山東)—坦桑尼亞經(jīng)濟貿(mào)易合作論壇、9月25日的中國—坦桑尼亞投資論壇,以及9月4日的中國(重慶)—坦桑尼亞經(jīng)濟貿(mào)易大會。這些經(jīng)歷使我能夠克服語言障礙,促進來自不同文化的參與者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這不僅提高了我的語言能力,還讓我能夠為國際合作作出貢獻。”
7月25日,伯納德接受了坦桑尼亞媒體的采訪。“這次采訪為我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我有機會分享我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活動的經(jīng)歷,并討論青年參與全球倡議的重要性。”
伯納德高興地告訴本報記者,自己剛剛被選為國際著名演講論壇的演講嘉賓。“這個機會讓我能夠站在全球舞臺上,分享我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獲得的見解和經(jīng)驗。”伯納德說,自己的演講將聚焦于年輕人如何推動積極變革、文化交流以及在全球范圍內(nèi)建立密切聯(lián)系,“這是一項榮譽,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機會,我希望可以通過參加演講,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和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青年發(fā)展和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張開友好合作的雙臂”
——戴安娜·弗森(加納共和國)
“楊!好久不見,今年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你看了嗎?”10月19日,加納廣播電視臺編輯戴安娜給本報記者發(fā)送了一條微信語音,為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點贊。“高峰論壇有來自151個國家和41個國際組織的代表來華參會,注冊總人數(shù)超過1萬人,這實在是太棒了!”
作為一名資深的年輕記者,戴安娜一直致力于報道中非合作和中非友誼。2019年,她來到北京參加“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lián)盟短期訪學班并和本報記者相識。戴安娜性格開朗熱情,很快受到了訪學團成員的歡迎,并和本報記者成為了朋友。
“楊,還記得我們一起制作的那部微紀錄片嗎?我在我們的視頻網(wǎng)站官方賬號上發(fā)出來了,等會發(fā)你鏈接,作為送給你的禮物。”戴安娜說。
“你能相信嗎?在中國西部大山深處的山谷中,有一條名叫烏江的江,在烏江上空,有一座鋼鐵大橋橫亙天際,連接了兩座大山,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點開視頻,戴安娜熱情洋溢的主持形象映入眼簾。在視頻中,戴安娜講述了中國貴州省的基礎設施建設、民族團結政策、脫貧攻堅戰(zhàn)以及中國廣東省的現(xiàn)代化建設成就。她走進貴州畢節(jié)的大山里,和84歲的脫貧老奶奶熱情擁抱;她站在烏江的船頭,把中國俗話“要想富、先修路”翻譯給本國觀眾;她走進苗寨,詢問少數(shù)民族少女護膚養(yǎng)顏的美容秘訣;她站在珠江的船頭,看廣東省廣州市的萬家燈火,感嘆中國發(fā)展的速度和質量。
“什么是中國力量?”戴安娜對本報記者說,“在過去的70多年中,中國人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轉變,勤勞的中國人發(fā)展靠的不是對外侵略、擴張和掠奪,而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一點一點地奮斗。從尊重傳統(tǒng)到開拓創(chuàng)新、從經(jīng)濟發(fā)展到環(huán)境保護、從消除貧困到創(chuàng)造繁榮、從獨立自強到開放包容,中國正在用行動向世界證明什么樣的道路才是正確的發(fā)展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張開友好合作的手臂,對我們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如果有人要問我打開未來機遇之門的鑰匙在哪里?我會說,中國,中國,中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