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3-11-22 14:25:11
圖①:繁忙的廣州港南沙港區集裝箱碼頭。
陳志強攝(影像中國)
圖②:四川成都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
白桂斌攝(人民視覺)
圖③:廣東深圳前海微眾銀行體驗中心。
本報記者 梁曉健攝
圖④:坐落于岷江之濱的五糧液十里酒城。
五糧液融媒體中心供圖
古琴悠揚,筆墨飄香。近日,來自8個國家的首屆國際傳播“絲路獎”獲獎代表與廣州畫家一道繪制“絲路花語”長軸畫卷,共同見證“一帶一路”合作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表達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美好祝福。宣紙上的廣州市花木棉花栩栩如生、鮮艷似火,象征共建“一帶一路”事業蒸蒸日上。
“具有中國韻味的旋律飄蕩在整個大廳,感覺十分驚艷。”波黑“一帶一路”促進與發展中心主任、波黑—中國友好協會主席法魯克·博里奇聽完嶺南古琴曲后,一邊請琴師介紹音樂背景和古琴歷史,一邊感嘆,“隨著一朵朵木棉花躍然紙上,火熱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正在進行。通過這次活動,我堅信‘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的媒體交流合作將愈加緊密,也將對推動共建國家間文化交流互鑒起到深遠影響。”
吉爾吉斯斯坦卡巴爾國家通訊社國際部主任努爾詹·卡斯馬利耶娃用毛筆寫下“中國”二字,并驕傲地和自己的作品合影。“我一直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學習中國書法是我的一個愛好。”她說。
10月20日至27日,首屆國際傳播“絲路獎”獲獎代表與中方記者在結束北京的活動后,行進四川、廣東2省5市,深入探訪、實地調研,了解真實、立體、客觀的中國。此次調研行中,8位獲獎代表深入中國不同地區,對“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帶一路”,讓世界更“開放包容”
來自肯尼亞的獲獎者羅杰斯·薩巴納剛抵達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就看到了非洲舞者的歡迎儀式,當家鄉歌曲響起,他十分感動:“廣州以友好和包容聞名于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國家間文化交流提供了寶貴的機遇。”
古巴拉丁美洲通訊社前駐華首席記者尤萊迪·馬丁內斯則在參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時,對古蜀文明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些文物如此精美,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豐富多彩。”在她看來,增進文化交流將有利于建設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世界。
珠江兩岸流光溢彩,獲獎代表乘船夜游,感受穗城發展活力;傳承文脈的繡川書院,大家不時交流,共話青白江的發展變遷;“美美與共”的安樂泉旁,一曲高山流水,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些傳統與現代交織、充滿人文氣息的城市,無不讓獲獎代表在采訪中感知到一個開放包容的中國。
“一帶一路”,關鍵在于“互聯互通”
“通過互聯互通,共建國家間的商貿往來更加便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法語部副主任俞江說。
“一帶一路”的發展合作在中歐班列上體現得十分明顯。塞爾維亞佩卡特周刊記者布蘭科·祖約維奇來到成都國際鐵路港展廳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中歐班列路線圖上找到自己國家的站點。“我很喜歡看地圖,從中可以漸漸勾勒出‘一帶一路’的發展脈絡。”祖約維奇說,“在中國朋友的幫助下,塞爾維亞目前正在建設匈塞鐵路。這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發展戰略對接的重大項目。”
在廣州港南沙港區,布蘭科·祖約維奇感受到穿越千年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作為聯通世界的港口之一,南沙港的發展體現出全球貿易的繁榮。”
努爾詹·卡斯馬利耶娃的獲獎作品是《中國為旅客和貨物運輸創造一切交通條件》。此次調研期間,她對此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鐵路貨運量和國際航線的增加表明‘一帶一路’一直在延伸。”當了解到宜賓三江匯海科技集團計劃啟動連接共建國家的供應鏈后,她表示:“在全球化時代,我們需要更多更廣的互聯互通來造福各國人民。”
“一帶一路”,串連世界“共同發展”
“看到這么多的區域特色產品真的很有趣!”法魯克·博里奇在調研京東·西南數字化產融協同平臺時感嘆道,“我真誠地希望建立更多的合作關系,進而促進波黑的發展。”
位于廣州市南沙區的廣汽科技館展示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技術。《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社長高哈爾·扎希德·馬利克對此連連稱贊:“中國的科技發展很快,我們很期待能借鑒更多中國的經驗。我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世界人民連接了起來。”
來自烏干達的新愿景媒體集團多媒體制片人穆巴拉克·穆加博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極大地改善了烏干達的基礎設施建設,期待未來雙方可以進行更多合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