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來網
2019-03-11 09:38:03
【關愛“快遞小哥”】系列評論之三
快遞小哥是新時代的建設者和勞動者。他們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而奔忙,我們也應該給他們多一份關愛和保障。
3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常委、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代表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作大會發言時建言優化外賣行業管理,針對勞動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健全政策法規,為快遞小哥織好“安全網”。對快遞配送車輛的車型、標識、通行、停放等作出規定,提高交通管理服務水平。把智能投遞貨柜等納入社區公共服務建設,改變“小區門難進、投遞散亂差”的窘境。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包裹量突破500億件,快遞企業配送人員超過300萬,各類網絡外賣平臺還有數百萬專兼職配送員。當這個群體用辛勤和汗水給城市居民帶來便利時,他們所面臨的生命危險,或勞動權益卻得不到保障。在每天上演的“速度與激情”中,他們只是車輪上松散的“流動大軍”,而要改變這一現狀,既要有勞動制度兜底,還要有行業制度保障。
其實快遞行業的低門檻,或者說服務者的門檻低,造就了一種不被當回事的慣性邏輯。不管是被服務者,還是行業的直接運營機構,或者行業協會,對于低門檻的服務者,都沒有認真對待的意識。雖然現在“快遞小哥”的話題頻頻出現在媒體,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但仍缺乏系統有效的保障制度,而現有的制度也大多是從消費者權益方面制定的,當不斷強調消費者的權益時,服務者的保障和權益就會被弱化和邊緣化。
導致的現狀就是,100多萬快遞從業者中,90%的人沒有勞動合同;有快遞員每天只睡4小時,月工資只有兩三千元......
“線上流量動,線下車輪轉”,在互聯網經濟高歌猛進的今天,線下的資源和管理能不能到位,特別是人力資源能否保持穩定,再次成為觀察相關行業的風向標。但事實上,“快遞小哥”們是有歸屬的,既然快遞是一個行業,它總有機構在運行。只是平日里“快遞小哥”早已習慣被邊緣化,就算真發生什么事情還是需要自己去承擔。說到底,這其中所反映的是赤裸裸的不安全感。
于是,有關“快遞小哥”的事件,人們都會先入為主,選擇加持而非妄議。然而,一個奇怪的現象是:“輿論上人們疼惜快遞小哥,可一旦成為被服務者就瞬間嚴苛滿滿,一點情面不講”。那些往日里的“不容易”和“風吹日曬”,瞬間就變為“服務差”和“必須投訴”。
在一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里,消費者的體驗總是容易被優化,而風里來雨里去的“快遞小哥”們卻像被“遺忘的孩子”。每一位快遞員的背影,映照的都是對生活的擔當。高付出、低收入肯定難以持久,更弗論少數公司無合同、無社保的潛規則,以及來自政策、實操、規范等多方面的風險。
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保障,這個群體就無法真正安心的去工作。而快遞業歸根結底是與人交往的行業,從屏幕一端到現實買家、從一個城市的倉庫到另一城市的客戶,傳遞的不僅是產品貨物,更是情緒和人情味。流動的中國里,快遞小哥是一抹特別的色彩,保障他們的權益,才能讓這個社會釋放更多善意,才能讓“車輪上的流動”更出彩。
(未來網特約評論員 陸玄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